第22章 昭明
- 三國:黃巾余孽,再造漢室
- 夢輕明月稀
- 2843字
- 2025-02-15 19:57:28
次日,陳潛一早就起來更衣。
畢竟見客人嘛,還都是一輩子讀老了書的經(jīng)學大家,你若是自個不體面些人家可能就要把口水噴到你面門上幫你體面了!
這倒不是說陳潛對這些大儒存在什么刻板印象,相反他對今天的兩位客人其實是有幾分了解的。
昨日陳寔提到的荀韓二人,正是隔壁潁川荀氏的荀爽和潁川韓氏的韓融。
兩人輩分都比陳寔小一輩,也都是各自族中這一輩里響當當?shù)念I(lǐng)軍人物。
尤其是那荀爽,他那一代兄弟八個,搞了一個很是牛逼哄哄的組合名喚作‘荀氏八龍’。
而荀爽呢,則作為這個組合毫無爭議的絕對 C位,獲得了“慈明無雙”的額外贊譽,這“慈明”便是他的字了。
不過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陳潛真正關(guān)心的只有一點——
雖然他的老朋友荀彧有很多個叔叔,但荀爽恰好就是荀采的父親!
當下,陳潛絲毫不敢怠慢,收拾妥當立即往那邊去。
到了那邊,陳寔也已經(jīng)穿戴好了,在堂上正襟危坐。
瞧著陳寔,陳潛心里犯嘀咕,老爺子今日看著可比昨日精神多了,可湊近一瞧,還是能瞅出些端倪。
那臉上明顯經(jīng)過了精心的妝扮,想必是不愿讓自己的兩位學生瞧見他風燭殘年的老態(tài)。
大伯陳紀作為潁川陳氏第二代的頂梁柱,這種場合自然也不能缺席,看見陳潛進來,立即就冷哼一聲,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棄。
陳潛暗自腹誹,對對方的刻意有些嗤之以鼻。
這堂上統(tǒng)共就他們仨人,這是演給誰看呢?
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老藝術(shù)家的從容?
不多時,荀爽和韓融并肩步入。
對陳寔自然是執(zhí)禮甚恭,對陳紀也是一致的友善笑容,可到了陳潛這二人的神態(tài)卻頓時有了天壤之別,讓與他們素未謀面的陳潛瞬間做出了區(qū)分!
那個臉上掛著標準的長輩專屬的慈祥和煦笑容的無疑是韓融了;而那個笑的比哭還難看,眼睛快要噴出火來的......
陳寔見狀也是不禁莞爾,似笑非笑地看了陳潛一眼。
“今日請二位來,主要是為了老夫的幼孫陳潛。此子雖年少,卻心懷進仕之志。兩位既是他的長輩,還望不吝賜教。”
這卻是應(yīng)有之義了。
昨日陳寔是答應(yīng)他手書一封給何進,讓對方以大將軍的身份征辟陳潛,對方想必也不會拒絕。
可哪怕是關(guān)系戶,多少也得有個讓人信服、說得過去的由頭吧?
換言之,今日眾人聚在這里只做一件事——為他陳潛編簡歷!
此時陳紀卻是突然起身,朝著除了陳潛的三人分別行禮:
“諸位實在抱歉,在下今日晨起便覺身體不適,頭疼欲裂,實在難以支撐,還請諸位恕罪,容在下先行告退。”
眾人自然不能說不許,只看著他揚長而去了。
荀韓二人面面相覷,皆感詫異,他二人自然也是德行君子,可對于陳寔此時的要求卻實在是習以為常的。
對于這些世族中原本就作為家族繼承人來培養(yǎng)的年輕士人,如荀彧陳群等,這一流程是早就走完了的。
荀彧是何颙欽點的‘王佐之才’;陳群不僅有孔融抬轎,更是有陳寔親自出面給出“此兒必興吾宗”的至高評價;就連出身稍差些的荀攸,也有與酒醉的叔父荀衢玩耍時被對方誤傷還盡力替對方遮掩的早慧事跡。
這本就是士族子弟間大家伙早就約定俗成的游戲規(guī)則!
他陳元方莫非與此子有隙?
“阿潛年紀已然不小,于儒學經(jīng)義方面,造詣平平,依老夫之見,還是得在‘孝’字上頭做文章……”
陳寔卻不管他們心中如何猜測連篇,只是自顧自地將心里盤算好的方案和盤托出。
方案很簡單,也很俗套。
無非是讓人出去傳揚,陳潛在父親逝后憂思過度,哪怕出了孝期后,每每思念父親,都會哭得嘔血絕氣。導(dǎo)致相貌枯槁,形容受損,最終更是一病不起。幸而上蒼有感于他的至孝,降下祥瑞金光,助他恢復(fù)如初云云……
荀韓二人聽得卻都是連連頷首,這無非是類似不久后將要誕生的二十四孝中哭竹生筍、臥冰求鯉的套路,在當時的效果毋庸置疑。
顯然,這是陳寔早就謀劃好的,叫他倆來,不過是借他倆的威望與名聲,出去宣揚宣揚罷了。
更何況這套方案確實也堪稱無懈可擊,便是真有無聊透頂或是別有用心的人要來查驗也不可能尋得到破綻。
畢竟,陳潛出孝期后是不是大病一場?郎中是不是斷言藥石難醫(yī)?他是不是被醫(yī)生判了“死刑”后又奇跡般蘇醒?
這些都是實打?qū)嵃l(fā)生過的事兒。
至于孝心是不是真到那份兒上,有沒有那勞什子金光,難不成誰還能揪住老天爺問個明白?
陳潛在一旁聽著,差點“噗嗤”一聲笑出來。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這樣的故事在他一個現(xiàn)代人眼中實在是荒誕不經(jīng);另一方面,這故事的前半段,他竟莫名覺著熟悉。
他分明記得,什么“遭父憂,每哀至,輒歐血絕氣”,這不正是史書中記載陳寔去世后,他大伯陳紀的表現(xiàn)嘛!
這下可好,自己此番前來,竟把人家的“劇本”給搶了,也難怪大伯要甩臉子拂袖而去,這都分不清到底是老戲骨的演技精湛,還是真情流露了!
陳潛可沒興趣成為什么第二十五孝,來之前,他對眼下這局面也并非毫無準備。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掏出一卷縑帛,正是他之前在長社精心謄寫的《千字文》。
“祖父大人,二位世伯,在下近日著得一文,是供蒙童啟蒙所用,還請諸位大人能給些建議。”
陳寔伸手接過,蒼老的臉上頭一回露出驚疑之色,雙唇微微張開,卻沒發(fā)出聲響,只默默將手中的縑帛遞給韓融。
韓融心道,反正是文章嘛,能拿出來自然沒有差的,自己夸就完事。
當下很隨意地伸手接過,可剛瞧了沒幾行,眼睛就直了,情不自禁地邊看邊低聲誦讀起來,臉上滿是陶醉之色。
荀爽很敏銳地察覺到了屋內(nèi)二人的反應(yīng),當即湊近一看,但很快就嘖嘖稱奇。
終于,韓融讀完最后一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激動得一把扯住陳潛的袖子:
“此真奇文也!字字珠璣,還能讓蒙童知曉義理,此文真是賢侄所著?”
一旁荀爽卻顯得要淡定許多,眼睛不時偷瞟坐在上首的陳寔
千字文的含金量自然是不用說的,能讓千百年后的各路文章大家服氣,荀爽之意自是不言而喻。
陳寔此時已然恢復(fù)了平靜,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兩位不用胡亂揣測了,此文絕非老夫所著,老夫也是第一次看見。”
聞得此言,荀韓二人立時大驚,眼中都有不可置信的神色。
陳寔此言無疑是徹底否認了二人先前的猜想,洗清了自己為陳潛做槍的嫌疑。
畢竟若真是陳寔拿自己的文章來為兒孫作閥,這種事定然是該心照不宣的!
還是韓融率先反應(yīng)過來:“恭喜老師得此佳孫,我與慈明今日卻是白來了,此等天縱之才,又何須我等老朽為他揚名?”
荀爽倒是還拉不下臉來夸獎這位將自己女兒芳心騙走的“黃毛”,但看向陳潛的眼神也柔和幾分。
陳寔卻突然大笑出聲:“阿潛,你今年幾歲了?”
陳潛微微一愣,隨即老老實實地答道:“還有三個月到十六。”
陳寔卻是捋須而笑:“那也離二十不遠了,你父親走得早,老夫也沒幾日可活了,不如我今日便為你取字,日后也就算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了。”
韓融立馬樂顛顛地接上話茬:“賢侄之名曰潛,取得想必是“潛龍勿用”中積蓄蟄伏之意。依照慣例,取字之意,或取其同,或取其反.......”
荀爽也連忙跟著湊趣:“不如叫昭文如何?賢侄既然做得如此文章,所謂‘火龍黼黻,昭其文也’,昭者,顯也,字意倒也契合。”
陳寔微微搖頭,眼中透著幾分思量,緩緩開口:
“昭文卻不如昭明,《尚書.堯典》有云‘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想必這也是阿潛你的志向吧。”
陳潛跪地謝恩,心中滿是感慨。
自己此去洛陽,想必是如潛龍在淵。
可又得到何時,才能真正將光明昭之于眾嗎?
或許,就從今日開始?
陳潛心中頓時有了些許明悟。
從今日起,他就是陳昭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