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東萊名將
書名: 三興大漢之荊南劉賢作者名: 平平安安安本章字數: 2027字更新時間: 2025-03-13 23:43:37
冬末春分時節的太陽暖洋洋的,曬在人身上令人困意滿滿。
但是攸縣的文聘和劉敏卻不敢絲毫大意,他們打起精神看著城下正在喊話的壯士。
此人約摸四十歲左右的樣子,胡須甚是好看,令人一見難忘。此人身披盔甲,手持雙戟,背負一把大弓,猿臂悠長,應該是武藝過人之輩。
“城墻上面的聽著!”此人拍馬在城下大聲喊道:“我奉我主孫會稽之命前來攻打長沙,還不速速獻城投降,更待何時?”
見城墻之上沒有動靜,此人又道:“現在獻城,算汝大功一件,日后當以高官厚祿厚待之,若是引來我大軍來攻,城破之日你們自己掂量。”
片刻,劉敏探出頭來,大聲斥責道:“太史子義,我本以為你是東萊豪杰、江東猛將,能說出來一些道理來。想不到你竟然如此見識短淺,令人實在惋惜。”
太史慈眉頭緊皺,劉敏則繼續道:“你們孫氏確實能獨霸江東,但是請你記得,當年孫堅是被劉表的手下黃祖射死的。你們如今卻認賊作父,與殺父敵人沆瀣一氣,是何道理?”
劉敏的聲音愈發大了起來,道:“我聽人言,自古仇恨之大,莫過于殺父之仇!太史將軍,您的會稽太守卻能忍耐這般仇恨,真不是一般人!”
太史慈聞言惱怒至極,偏偏劉敏說得極為在理,令他無從反駁,只能怒罵道:“我主如何作為,自有其道理,我今日來只為討伐長沙,你若是束手就擒,我還能留你全尸!”
劉敏卻絲毫不管,繼續道:“太史子義,如果您的父親死了,您能跟殺父敵人聯手嗎!孫仲謀這般行事,還不如酒泉趙娥一介女流呢!”
“哈哈哈哈!”城墻上響起了歡快的笑聲。
太史慈咬碎鋼牙,取出背后的弓箭,拉弓引箭對著劉敏射去。
太史慈的動作并不小,劉敏看到他拉弓引箭就有所防備,猛的將頭縮了回去,堪堪躲過。
那箭矢卻去勢不減,一下子就射到了劉敏身后的城樓柱子上,箭矢入木三分,死死的釘在上面。
“某今日留你性命,待我攻破攸縣,看看你是否還能牙尖嘴利!”太史慈拿起自己的武器,拍馬趕回陣中。
其實對于太史慈來說,孫權放棄劉表進攻長沙,并沒有什么道德負擔。但是臨陣之前被人點破,卻有些尷尬了。
父之仇弗與共戴天,遇到殺害父母的仇人,應該放下一切先為父報仇!如果做不到,就自己去死!
這也是為什么靈帝光和二年,趙娥為父報仇,殺死李壽之后,非但沒有被法律制裁,還被認為是烈義行為。當地此事太守為趙娥刻石立碑,太常張奐更是贈趙娥金帛。
社會風氣如此,趙娥報父仇距今天不過二十來年,此人還尚在人世。
而劉敏將此事挑明,讓太史慈面上也有了許多不光彩。
但是他心性豪爽,很快就將此事拋之腦后,道:“攸縣城池我看過了,堅固高聳,不是輕易可以拿下來的。我們必須打造器械,以待周瑜的大軍。”
言罷,太史慈下令道:“姜司馬,智司馬,你二人各帶兩千兵馬去砍伐樹木,打造器械!”
智司馬姓智,乃是春秋智氏后人。
智司馬出言道:“將軍分派我們出去,營中只留下一千兵馬,是否有些不妥?”
太史慈眉毛一挑,道:“我還等著他們來哩!”
太史慈無比自信,他出道以來縱橫天下幾十年,這座小城還不放在眼中。
與此同時,城內文聘和劉敏也在爭執。
“劉護軍,太史慈遠道而來,定然立營不穩,若是不能趁著這個機會看看他部的虛實,我寢食難安。”文聘長出一口氣,道:“劉護軍,我是真的想試試。”
劉敏沉吟良久,也是嘆了口氣,道:“我知道將軍在軍事之上定然勝于我,但是此事真的可行么?別的我不怕,我只怕將軍到時候身陷敵營,我一個人無法守衛此城。”
文聘卻絲毫不懼,他直視著劉敏的眼睛道:“我是當將領的,瞻前顧后不是我的性格,我覺得這場仗必須要打一下,我要看看東吳兵馬的精銳程度,也要看看我軍將士的表現情況。”
顯然,文聘并不是一個單純的防守將領,此人極其擅長把握機會。
另一時空中孫權以五萬將士攻打石陽,文聘卻能憑借孤城堅守二十余日,直到孫權撐不住退去。
這還不算完,文聘見孫權撤退,甚至開城門追擊,大破吳軍而還!
此時的文聘雖然跟歷史上那個能攻能守的大將還有些差距,但是這份眼光卻已經不弱常人。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況且劉護軍,我們接下來要長期守城,必須得有一場勝利用來鼓舞士氣!”文聘言辭懇切,令人生不出拒絕的想法。
“那?試試?”劉敏面對文聘的言辭,也有些意動,道:“帶兵打仗應該是將軍做主,我負責軍中的建設,還請將軍不要因為我的言語就動搖自己的決心。”
劉敏咬了咬牙,道:“不過將軍,此事若是失利,到時候你我聯名報告主公便是。”
這是要跟自己一起抗事,文聘站了起來,剛想說話,劉敏卻搶先一步,道:“將軍,你我在此地休戚與共,我知曉要守住城池,非賴將軍不可,還請將軍以攸縣為重,千萬不能身陷險地。”
文聘猛的點了點頭,道:“護軍放心,我自然會安全回來。只是聯名之事……”
“好!”不待文聘說完,劉敏打斷了他的話語,道:“將軍要帶多少兵馬去,我去幫您挑選將士!”
文聘思忖片刻,道:“我只要一千兵馬即可,只是搦戰試試太史慈的成色而已,用不了多少兵馬的。”
不是決戰,只是小規模的試探。
“好!”劉敏當即道:“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為將軍挑選人馬,請將軍莫忘了你我的約定!”
言罷,劉敏一步邁出頭也不回,文聘留在原地只能苦笑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