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肆封賞
- 人在水滸,美妙開局!
- 陌上花開少年歸
- 2139字
- 2025-02-21 18:57:48
“呵,富室連我阡陌,為國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于輸納,皆我之物。這狗屁話是人能說出來的?”
劉牧望著面露激動之色的西溪村青壯后生們,腦中不由想到北宋的立國之策,心中鄙夷不已。
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一說法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得到了認證,宋朝卻偏偏去依靠地主階級,任由他們剝削人民。
只能說不愧是靠欺負孤兒寡母建立的王朝,目光短淺的像池里的王八!
但在鄙夷過后,劉牧更多的還是悲傷。
這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富裕的王朝究竟無能成了什么樣,竟逼的只要能吃飽飯,有衣穿就很滿足,很幸福的百姓們一個個寧可過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日子,也不愿在田地頭上討生活。
“唉!”
劉牧長嘆一聲,調整好心情,看向等著他回答的村民,鄭重說道:“承蒙大家看得起劉某,那我也定不會辜負大家,今日參軍的都和狗蛋一樣先暫時編入預備營磨練本事和牢記軍規。”
“至于寨中答應給上山士卒的十貫錢和十石糧因為數量不足,等回到寨里再補發。”
村民一聽劉牧又要給錢給糧,七嘴八舌的說個不停,但都可以歸納總結為一句話。
那就是寨主給俺們的已經夠多了,俺又怎可厚顏無恥的再收寨主東西。
看,這就是古代的百姓,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誰對他們好。
士為知己者死在古時從不是句玩笑話!
劉牧伸手壓下村民的說話聲,誠懇說道:“多謝鄉親們的好意,但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請諸位不要讓小子變成一個不守信的人。”
村民們聽過后也不再推辭,拉著自家小子叮囑,讓他們在山上好好努力,不許偷奸耍滑辜負寨主,也要好好學習本領,保護好自己。
劉牧靜靜聽著,沒有打斷,沒有急切。
因為有愿隨自家孩子上山的,但也有以李老太公為首故土難離,不愿上山的。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在自己身邊待了十幾年的孩子突然要離開自己,母親們自是覺得有說不完的話要說。
放眼望去各家全是女人們在說話。
但這并不代表父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父愛多是無言的,只是拍拍自家孩子肩膀。
最后,還是李老太公出聲,村民們才收了萬語千言。
劉牧一一與眾人告別,帶著士卒回山。
途經溪邊時,瞧見一身材魁梧像個鐵塔似的大漢帶著一面白須長,秀才打扮的書生和三五莊客正站在溪對岸。
看到如此標志性的外貌,劉牧自然知道這二人是托塔天王晁蓋和智多星吳用。
早在消滅黃巖后,就有哨兵來報晁蓋在溪邊眺望,但這二人只帶了幾個莊客也不像想來趁火打劫,白吃黑的樣子,事情繁多的劉牧也就沒有理會,只讓哨兵繼續盯著。
可現在面對面碰到了,自然不能不打招呼。
劉牧下馬隔岸拱手道:“想來閣下就是大名鼎鼎的晁蓋,晁天王了吧?小弟久仰大名!”
“當不得將軍夸獎,都是大家謬贊。”
晁蓋上下打量劉牧,他從聽聞西溪村那黑了心肝的老保正將黃巖這個活畜牲引來后就備好了金銀,以此來讓黃巖放過東溪村。
未曾想,黃巖還沒等來,卻見一伙官軍打扮的人馬浩浩湯湯從本應是盤踞匪寇的梁山水泊下來,非但將老保正宰了,連黃巖都沒放過。
這讓晁蓋在心驚的同時也充滿不解,如此數量的人馬是如何在他眼皮子底下上的梁山,他居然一點都未察覺。
還有,明明都是官兵,為何要自傷殘殺?
此等詭異的情況,別說是他,就連深得他信賴,足智多謀的吳教授也沒想明白。
但晁蓋完全沒有問詢的想法,他現在只希望這伙人抓緊離開,別有搶他的打算。
要知道,他的家財可比老保正只多不少。
不過,作為江湖上成名多年的大哥,晁蓋自然不會表明心中膽怯,笑著說道:“有朋自遠方來,將軍賞臉去我莊中吃幾杯水酒?晁某已做好準備!”
“多謝天王好意,但我等還有事在身,待來日小弟得空,再設宴向天王賠罪。”
劉牧搖頭,看向眼睛嘰里咕嚕亂轉,往他們身上掃的智多星,正色道:“只是有一事請天王相幫,若日后官府來問詢黃巖行蹤,還望天王幫忙遮掩一二,說他從村中剽劫后離開就好,剩下的小弟自會處理干凈,不會牽連到天王。”
“我想二位也不會想看相識多年的鄉親們遭受無妄之災,你說對嗎?加亮先生!”
吳用收回目光,心驚更甚。
他雖自認有陳平才能,諸葛謀略,但眼下只是個不得志的教書匠,這人居然識得他?當即壓下心思,看向晁蓋。
“將軍言重,某自不會幫著那群賊們禍害鄉親。”
見自家恩主發了話,吳用跟著說道:“將軍放心,保正是個義氣的好漢,小生等人跟在他身邊耳濡目染也學了七七八八,絕不會做出助紂為虐的事!”
“那就多謝天王和先生了,等來日小弟再到府上登門拜訪。”
劉牧沒多廢話,再墨跡會兒天都亮了,他這大隊人馬可是顯眼的很,想不被人發現都難。
剛一回山,本要論功行賞的劉牧就被杜壆,許貫忠等人勸去看了郎中。
經過好一通診治,一身藥味的劉牧披著外衣走上高臺,看向臉上帶著喜意的士卒們,笑問道:“賞錢可都如數分到兄弟們手里了?”
“分到了,謝謝寨主!”眼中充滿對未來憧憬的士卒們大喊回道。
尤其是跟著上山的那些西溪村后生,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僅僅只是幫著搬了些東西,竟也能分到賞賜。
雖然與參加戰斗的士卒們得到的錢財相比少上許多,但也是他們家中辛苦勞作一年都未曾見過的數字。
更何況,見識過寨主行事作風的他們堅信只要他們肯努力,也可以像寨中這些老兵們一樣。
劉牧把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滿意的點點頭,他大撒銀鈔把福利待遇提高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對于在溫飽線上掙扎的百姓們,沒有什么能比實實在在的錢糧更快加深他們的歸屬感。
靜等士卒們發泄了會兒情緒,劉牧重新開口問道:“大家說,此戰首功應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