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禮部試
- 大宋宰執(zhí):從挽救范仲淹開始
- 我不懂網(wǎng)文
- 2028字
- 2025-06-13 22:38:42
“肅靜!”
貢院里的官吏左手提鑼,右手拿鼓槌,邦邦邦的大敲幾下。
禮部試要開始了,姜塬兩人瞬間不再交談,其他號舍的考生也安靜下來。
很快有兩名官吏抬著一塊欄板過來,放置在姜塬的正前方,上面的字跡以大號楷體書寫,讓他清清楚楚的看到考題。
策問…
《尚書·皋陶謨》言‘在知人,在安民’,《周易·系辭》稱‘圣人成能,人謀鬼謀’。今欲效法三代之治,使九德咸事、庶績其凝,當何以明察吏治而通天人相與之道?
禮部試進士科依舊沿用先策、次論、后詩賦的循序,其他科目主考貼經(jīng)、墨義為主。
考題緊扣九經(jīng)典籍,答題也不能飄出去了。
北宋時期的貢舉,考題多在財政、民生、吏治、禮儀、刑法上面選,北伐和收復夏國基本不會出考題。
避免刺激到他們,從而引起邊疆軍事的壓力。
其實通過貢舉的考題,可以猜出當朝的政治傾向。
至少趙禎父子是比較傾向保守方面,而非跟遼、夏死磕。
姜塬細看一會兒考題,確保沒有看錯后,往硯臺倒點水研墨,毫無疑問這是一道吏治題。
他腦海捋清思路,才把草稿紙張鋪開來,然后用鎮(zhèn)尺壓住別讓寒風吹走了。
有著秋試積累經(jīng)驗,姜塬倒不用手忙腳亂,一切步驟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他右手提筆蘸墨,手法很自然的落去。
“明察吏治疏。”
“伏惟圣鑒:臣聞《尚書》有云:“知人則哲,安民則惠。”蓋明辨君子小人之分,方稱真哲;洞悉天道人事之微,始謂深惠。”
“昔舜廷分職,皋陶陳九德以辨器能;周室建官,冢宰執(zhí)八法以稽治效。此皆圣人承天秩而熙庶績之要樞也。”
寫了一段后,姜塬放下毫筆,雙掌互相搓熱,再用嘴對著哈幾口氣驅(qū)寒,繼續(xù)持筆書寫。
貢院的號舍基本沒有隱私可言,答題睡覺吃飯,全部要讓巡邏的官吏一眼看清。
這就導致號舍門戶大開,寒風時時倒灌進來,時間一久吹得臉手生疼。
反正此刻貢院內(nèi)哈氣聲此起彼伏,顯然有很多考生被凍得哆嗦了。
想要在禮部試榜上有名,不但要熟讀圣賢書和磨練出工整的楷體,同時要考驗自身學到多少知識,順便檢驗身子硬不硬朗,能否抵抗住天氣的變化。
不久有官吏抬著火炭盆擺放在附近,任由考生取炭火放入暖手爐驅(qū)寒。
一人配置一個火盆是不可能的,朝廷沒那么多的木炭供給考生。
姜塬走出去裝了些火炭進暖手爐,順帶跟滕元發(fā)互相點頭,兩人匆匆見了一面。
……
而在貢院主屋里,此刻知貢舉趙概、權(quán)知貢舉張方平、張揆他們正聊閑著吃茶。
考生答題的這三天是院務比較清閑時候,反而前后的日子才是緊張忙碌,吃飯休息的時間被壓縮下去。
趙概屬于半百老人了,聲線沙啞道,“根據(jù)各地上報的秋試成績來看,癸巳年考生的學識頗為過硬,顯然官家推行的官學一直有成效,殿試一過我等又為朝廷錄取了一批棟梁之材啊。”
“老夫比較看好荊湖北路的解元鄭獬,他秋試的卷子我翻閱過,非常有望考中省元。”張方平語氣里表露出欣賞。
張揆習慣性的蘸口水翻書頁,“天下英才何其多,不但鄭獬實力過硬,開封府解元姜塬也不容小覷,他這幾個月的表現(xiàn)你們也是有目共睹了。”
“姜塬可惜了,若他是一個農(nóng)家子出身的考生,該是多好啊?偏偏入了宮城當醫(yī)官,烙印上雜流的痕跡。”
張方平嘆息一口氣。
趙概目光一閃,輕聲道,“慎言!張學士想暗諷官家不成?”
這還算說得委婉,再直白點,你張揆想讓趙禎絕嗣嗎?
“人老了,口誤口誤,等貢舉結(jié)束,老夫請兩位去樊樓一聚,可否賞個老臉?”
張方平拍拍臭嘴,趕緊想法子彌補過錯。
趙概無心擴大事態(tài),回應道,“正好許久沒讓你請吃酒了。”
“大善!”張揆順著下臺階。
張方平如釋重負,他們不答應赴宴,那問題就嚴重了,“兩位老哥哥給臉,屆時決定好好款待,開封府的好酒好菜隨意點。”
“大出血是跑不了,說回剛才的話語,老夫倒是認為姜塬摘取省元的概率大些,他擁有館閣讀書的特權(quán),應該讀過諸多先賢注釋過的九經(jīng)典籍,鄭獬未必贏得過他。”
趙概面色若有所思的說道。
“半年時間太短了,姜塬再天才也不能全部讀完吧?”張揆不相信的搖頭。
趙概笑著說,“這小子身上的奇跡太多了,豈能用常理推論。”
“那咱們賭一手?我覺得姜塬無法摘到省元。”張揆神態(tài)信誓旦旦的說道。
同時張方平插話道,“老夫壓鄭獬!”
“既然如此,那我選擇姜塬,賭注嘛,大家獻出一副頗為珍貴的墨寶當做賭注。”趙概說道。
最后沒確定名次之前,是不能解開卷子上面的戶籍信息。
“沒問題!”張方平一口應下。
張揆“我也是一樣。”
……
另一邊,姜塬是不會知道趙概他們的賭注,現(xiàn)下他的策問已經(jīng)答好在草稿紙張,用時不到半天的時間,可謂是文思泉涌,一發(fā)不可收拾。
然后修繕修繕文章,剔除不合時宜的表達,糾正某處思路,最終大功告成了。
時間臨近晌午。
姜塬從包袱里取出炊餅就著水吃下去,氣候不好炊餅也是又冷又硬,貢院里禁止考生攜帶明火,想吃口熱湯只能在夢里辦到。
塞飽肚子后,他歇都沒歇,又提筆把策問抄錄到正式卷子上,天氣太冷了,手僵得要死,必須要爭分奪秒寫出一份無比工整的答卷。
黃昏時分。
姜塬左手揉著酸疼的右手腕,低頭瞧著完美無瑕的答卷,不由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吹干字跡后,才對折放好,等官吏來收取。
隨后扯來一張被褥包裹住身子抵御寒流。
目光望去外面,不知何時飄下雪花了。
開封府還是有概率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