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覺遵守合理的制度

有制度卻不敢執行

很多受西方管理科學影響的年輕人告訴我,一家公司只要把制度定得很完善,然后很徹底地執行,大家都很重視執行力度,那就很好了。我認為,毫無經驗的人才會這樣講!

實際上很少有人敢照制度去做,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常常講,制度定得很規范,不是不執行,而是不敢執行。例如,在公司的相關制度中,每個領導都有權力開除員工。可是每個領導都抱怨說,自己沒有開除員工的權力。那是因為,他不敢用這個權力,一旦使用肯定后患無窮。

再如,制度規定:上班時間不能看書報雜志,否則罰款1000元。制度定得夠清楚、夠嚴格吧?假如今天你當這個經理,你的部門里面有一個人上班時間看雜志,而且高高地舉著看,你敢不敢抓他?很多時候不敢。

為什么經理不敢處罰違規的員工呢?大多數人自己會衡量,那個人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敢公開看嗎?不敢。這種人是能屈能伸的:沒有什么優勢可用的時候,就埋頭苦干,就很聽話;當有貢獻、背景很好的時候,當有“兩把刷子”的時候,就開始“耍大牌”。而事實上我們也真的不敢把這種人怎么樣。

但是,作為領導,一定要想辦法做點兒事情,此風不可長——管不了他,就管不了別人!道理非常正確。可是只要一處理違規的人,你就完了。這時,就必須要想一想:這個人我動得了動不了?動不了我也要動啊,不然我就沒有尊嚴了。

有的領導常常會叫別人去“看看他在干什么”——你看得那么清楚,還叫別人去看,是因為你要把責任推給他。如果你一下子抓住當事人,把他報上去,他一定會否認:“他栽贓我,他冤枉我,他想借機會整我,百口莫辯啊!”

所以,有的領導明明看到違規的事情,他一定先拐個彎,讓別人去“看看他在干什么”——這個人將來就是證人。被要求去看的人,警惕性很高,他也知道,經理明明看到了有人上班看雜志,于是,他就再叫另外一個人:“哎,你離他比較近,你去看看。”

為什么我們總是推、拖、拉呢?因為這樣一來,證人就會有好幾個。但是,這樣做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如果那個違規的人是老板的紅人,你敢動他嗎?你動他就是不給老板面子。老板雖然會很嚴厲地處理這件事,但從此老板和你之間會產生很大的隔閡。

合理的制度,合理地執行

同樣是沒有遵守規定,中國人會有兩種處理方法:一陰一陽,一種是抓,一種是不抓。抓,有抓的做法;不抓,有不抓的做法。

那么,抓怎么做,不抓又該怎么做呢?遇到了這種情況,身為領導應該怎么處理呢?

如果要抓,就要找很多證人,然后叫當事人自己來說在干什么,自己寫報告。老板經常說“做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就是這個道理。報告寫完給證人看,大家都認定,而作為管理者的你卻一句話也沒說,這個無為有很大的作用。

不抓,就更妙了:

經理趕快拿一本雜志去,站在看雜志的人面前:“哎,你在看什么雜志啊?一定有很精彩的內容,你才會這個時候看。哎,我這本也有很精彩的啊!”然后,就把他那本拿來,跟自己手中這本卷在一起,大聲說:“兩本都帶回去看啊,免得人家誤會你上班看雜志。”

說你沒有處理嗎?你處理掉了。說你處理了嗎?你沒有處理呀。老板一定對你非常滿意,因為他知道你是會做事情的:給員工和老板都留了面子,也給自己留了退路。

很多員工一輩子在基層,他們常說,所有一切都要依法辦理。坦率地講,如果一切依法辦理辦得通的話,干部就可以統統被裁掉了。因為依法可以辦理的事情,基層都辦完了,要干部干什么呢?公司需要干部,就是因為基層依法辦事行不通,干部如果還要依法辦理,我看這個干部還是干脆不要當了。當干部的,如果滿腦子都是依法處理,就不是一個好干部——不夠格。

制度只能管例行,沒法管例外。但是,中國是例外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嘴上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實際上你一看曹操就明白了:

曹操帶兵出去打仗的時候,看到麥田里的麥子長勢很好,于是下令:大家注意,不要踩踏麥田,哪一個人踩踏麥田,斬!剛剛講完,他的馬(也就是他自己)就踩倒一大片麥苗。怎么辦?當時曹操就拿起刀來,所有的人都跪下去求情:“千萬不可以。”曹操堅持認為,自己發布的命令,一定要遵照。大家又趕緊求情:“絕對不行!絕對不行!”那怎么辦呢?于是曹操“割發代首”。

這叫作變通,至于合不合理,大家衡量。如果曹操將自己斬首,還打什么仗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林甸县| 广德县| 卓尼县| 疏附县| 郴州市| 邻水| 蒙城县| 三门县| 宁河县| 古丈县| 乐都县| 光山县| 长沙县| 梓潼县| 江源县| 庆安县| 屯留县| 特克斯县| 京山县| 长治市| 大同市| 雷波县| 富川| 容城县| 唐海县| 临夏县| 靖安县| 南汇区| 文安县| 自贡市| 杭州市| 任丘市| 无锡市| 汉寿县| 专栏| 绍兴市| 潢川县| 赤壁市| 寿宁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