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這大明的確困難多
書名: 我在萬歷當暴君作者名: 白盎本章字數(shù): 4169字更新時間: 2025-01-14 23:02:43
朱翊鈞看著馮保離去。
眼神中滿是厭惡。
不知道怎么的,了解大明歷史的他,對于太監(jiān)就是喜歡不起來。
現(xiàn)在的他,也知道,兩宮其實就不懂什么奏疏里面的辭藻之類的,又或者里面的含義等
里面的彎彎繞她們也沒有那個心思去了解。
畢竟她們也是沒有武則天的野心。
所以,這也就基本上走一個流程。
她們也不會真的去駁了內(nèi)閣的政治聲望。
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例外,那就是親疏有別,這馮保是司禮監(jiān),高拱他們是內(nèi)閣,,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彼此是不見面的。
這司禮監(jiān)在里面也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歷史上,會出現(xiàn)司禮監(jiān)掌權(quán)的情況了。
對于各方意見,她們也就大致給點意見不會違背,只要司禮監(jiān)不再中間插一腳,基本上就是維持原擬票情況了。
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最后的批紅權(quán)限都是落在司禮監(jiān)了。
這樣一來,內(nèi)閣這邊就成了在前庭的票擬提案權(quán),司禮監(jiān)則完全捏著一票否決權(quán)了。
現(xiàn)在這位在他面前看起來恭恭敬敬的大伴,則是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走上權(quán)力的最高峰了。
因此,朱翊鈞看得出來,他現(xiàn)在是在忍。
這個馮保是在忍,對于今日的被辱,他一直在忍,他在等自己登基之后,真正的全權(quán)代理皇權(quán),到時候,就是他說了算了。
他就是即將與內(nèi)閣比肩的存在了。
而且,按照禮制高拱還要致仕,到時候,他可就算是只手遮天了。
至于那個聰明人張居正,自然不會如高拱一般,與自己作對的,今日就已經(jīng)看出來了,他有意與自己成為一個陣營。
想著這些,馮保暫時不去計較。
朱翊鈞則是有些擔憂,這樣看來,還是得早些動手,找機會才行。
否則自己還是被動了。
如此想著,他轉(zhuǎn)過頭,淡淡吩咐道:“走吧,回慈寧宮!”
.....
回到慈寧宮,已經(jīng)差不多要到吃午膳的時候。
這皇宮太大,事情又多,規(guī)矩繁雜,樣樣都耽誤時間,時間過得也快。
現(xiàn)在還是先帝的喪期,午膳也就是按照禮制的一些寡淡清湯。
其實,就算不是喪期,皇帝的膳食也沒有清朝那么夸張。
這還是得益于朱元璋他們比較崇尚節(jié)儉。
當然,雖然是清湯掛水,但也不是一般人家的粗菜淡飯能比的。
無論是品類,還是味道那都是非常美味,只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少了許多的葷腥油水。
不過,這對于朱翊鈞來說,那還是非常的好奇的。
這算是穿越而來的第一頓飯。
他倒是可以真正感受一下,這宮廷御廚的手藝了。
他現(xiàn)在是在長身體的時候,李貴妃特意給他加了幾道菜。
這樣他的桌子上,也擺上了十道菜。
品類豐富,色香味俱全。
朱翊鈞吃得很認真,也不挑食,還用心的品嘗著。
這倒是讓在一旁伺候的下人,有些奇怪,心想太子以前可都是要挑食的,還只喜歡吃甜的。
身子也不安分會亂動亂跑。
怎么今兒個卻是如此得體了。
難道是真的餓了?
朱翊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那自然是他好奇這宮廷的美食味道如何,
在后世,那些清朝遺民的廚子后代,開一個餐館,那都是高價奢侈的排場之說。
這還只是其一。
還有就是他現(xiàn)在還是小孩子,身體健康很重要,挑食偏食可不行啊。
他自然是要好好的補充營養(yǎng),否則就會像先帝一樣,年紀輕輕的就死翹翹了。
那多劃不來啊。
慢慢的,他還是發(fā)現(xiàn)了有些奇怪。
怎么這些菜似乎都有點甜啊。
其實他并不是排斥甜食,只不過這每一道菜都這樣,那就是特意為了朱翊鈞設(shè)置的了。
想到這樣,他突然想到,后世郭沫若他們不是把萬歷皇帝的墓給挖開了嗎?
在檢查遺體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的牙齒基本上都是齲齒,這很大可能是他愛吃甜食的原因了。
大明這個時候也沒有什么牙醫(yī)之類的。
想到這里,朱翊鈞心中也是有了一個打算,看來這個墓穴還得重新找一找才行,否則真被人挖出來那可就死不瞑目了啊。
想來后來朱翊鈞靠著鴉片鎮(zhèn)痛,這小小牙疼可沒有少折磨到他。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現(xiàn)在他想起這些,那么還是要從根上就解決掉這個問題。
大家有常識的都知道,只要平時注意飲食結(jié)構(gòu),注意口腔清潔,一輩子也不容易出現(xiàn)這種齲齒的問題的。
“這些菜,味道都還不錯,就是甜了一些,告知御廚以后做菜不要放甜了,本宮口味變了。
這是小事,也不必去追究他們的過錯,只是下次改正就好了。”
朱翊鈞之所以補上后面的一句,就怕到時候馮保要是搞自己,聽到御廚做的菜被點名,直接就去把御廚的頭給端過來這種事情。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也是的確發(fā)生過的。
朱翊鈞要當暴君,也不是胡亂的殺人。
而是專殺該殺之人。
他吃完飯后,又仔細地洗漱了一番牙齒,而后在宮女的服侍下,在床上小憩了一會兒。
這的確是生理上面的困乏,沒有辦法,朱翊鈞不想睡,可是身子也不答應(yīng)啊。
回了東宮之后,并不意味著事情就結(jié)束了。
就算是李貴妃答應(yīng)過要給他放半天假。
可是按照宮里的規(guī)矩,還是要去請安的。
所謂的出必告反必面嘛。
再說他也是沒有辦法出宮的,只不過是可以不碰學習而已。
皇太子的功課還是很多的,皇宮小孩也是悲催的。
他午休之后,就去陳皇后那邊去請安。
然后就是又到李貴妃那里去請安。
朱翊鈞對于這些請安的事情,其實是挺不樂意的。
只不過,現(xiàn)在的他還是要暫時了解這個時代的規(guī)則。
凡是要想改變者,都需要先順應(yīng)時代。
尤其是他現(xiàn)在還沒有登基,沒有親政,這是不是尊崇了孝道那可是這些大臣們最在乎的事情。
否則,他到時候可就真的無人可用了。
這請安的事情不可少,在請安的過程中,也不可能是走過去,然后說一句,兒子給母親請安,然后就轉(zhuǎn)身走了吧。
他倒是可以管住自己不去找些話去賣乖。
可是他沒有辦法預(yù)料陳皇后和李貴妃會不會問些什么,
難道她們問起來,自己還能不回答嗎?
總之,這都是非常耽誤時間的。
哎呀。
怪不得有些皇帝是想擺爛的。
整個歷史上,勞模皇帝畢竟很少。
果然,一切如她所料,陳皇后都還好。
她也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雖然名義上朱翊鈞是她的兒子,但人家李貴妃才是生母,等著朱翊鈞登基之后,她也就真的只能是在宮中養(yǎng)老了,權(quán)力什么的也就要交出去了。
好在,她也沒有那個心思要去爭奪什么。
先帝在的時候,她也不見得有多受寵。
總之,她已經(jīng)是一副認命的狀態(tài),所以也就無所謂。
朱翊鈞去請安,她也就照常應(yīng)付。
沒有多說什么。
也不愿意多問一句朝中之事。
但李貴妃可就完全相反了。
她今日要說心情那是幾番波折了。
還有高拱的態(tài)度,馮保的進言,朱翊鈞的變化,欽天監(jiān)的說辭。
樣樣事情她都想要管。
倒不是她有弄權(quán)的想法,只是她不想朱翊鈞吃虧。
這也是為母的對于孩子的關(guān)懷,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其實,在朱翊鈞還在午休的時候,她就已經(jīng)差人來叫他了一次。
只是聽說他在睡覺,就退回去了。
李貴妃聽說了,也不急了,知道他會來請安的。
也就等他好好睡了。
現(xiàn)在,朱翊鈞在陳皇后那邊已經(jīng)請安完畢,來到了她這里。
她就有許多的話想要問了,許多的事情想要了解了。
“孩兒,怎么樣,今日視朝,可還適應(yīng)?”
“放心吧,娘親,這都是小事,哪里還能嚇到我呢!”
朱翊鈞現(xiàn)在就是要慢慢改變李貴妃對他的固有看法。
畢竟之前的朱翊鈞可是一個膽小怕事單純天真的小孩子。
李貴妃一聽朱翊鈞這般老氣的話,又想起了欽天監(jiān)對她說過的話。
“要留心宮中的人性情的變化!”
現(xiàn)在看來,就鈞兒這變化的確讓人意外。
可是欽天監(jiān)說了,這可是不祥啊。
大明恐有危機啊。
應(yīng)在鈞兒身上!
這.....
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啊~~~~
李貴妃心里叫苦,但這些話她當然不會給朱翊鈞說。
只是又旁敲側(cè)擊的問了些他的生活方方面面。
朱翊鈞對于這些也是應(yīng)付自如。
李貴妃見朱翊鈞有了這些變化,話匣子打開了,那是更加的東拉西扯的,什么都可以問。
朱翊鈞一看這架勢,想來這休假是泡湯了。
想想也算了。
反正自己休息也不知道要干啥,倒不如趁現(xiàn)在李貴妃高興,自己也要為未來的事業(yè)做點打算了。
李貴妃以前對于朱翊鈞的嚴厲的,現(xiàn)在看到朱翊鈞舉止有度,回答她的問題的時候,也是頭頭是道
心里很是欣慰,以往一副嚴母的她,也變得和善了許多。
朱翊鈞一見她這么高興,想起了。
之前在殿上不是讓錦衣衛(wèi)去審了一個小太監(jiān)嗎?
這個小太監(jiān)不管最后在錦衣衛(wèi)手下招還是沒有招,他這個位置可是留出來了。
而且這個位置在文華殿當值,是馮保的心腹所在。
這種重要位置,自己怎么可以不安插可靠的人手呢?
否則,自己手上連一個真正能夠用的人都沒有,那這個皇帝還當個屁啊。
這些宮女太監(jiān)要不是聽馮保的,就是聽李貴妃的,然后自己日講的老師,那一個個都是人精,自然不會親付他一個小皇帝。
想來想去,他可真是孤獨。
錦衣衛(wèi),禁軍,侍衛(wèi),這些雖然是皇帝的專屬,可也要他親政之后才能真正歸屬。
所以,他得一步步的培養(yǎng)一些自己人才行。
就今天的情形來看,他也能夠感覺出來了。
那個小太監(jiān)的處置問題,也不是他的話管用,而完完全全是因為當時在文華殿,有高拱和一眾大臣在,馮保被架著了。
他不得不棄車保帥,要是這個事情是發(fā)生在私下,那么結(jié)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想要自己處理都還要看馮保的態(tài)度,這種感覺實在是如鯁在喉。
就這種背景下,他朱翊鈞別說要當暴君了,別說要獨攬大權(quán)一呼百應(yīng)了。
要是有人逼急了,或者是不怕死,狗急跳墻,被人買通等,那么就他一個十歲的小身板,說不定什么時候意外死了都不知道。
想著這些,朱翊鈞就覺得這事情十分的棘手了。
他和李貴妃聊了許多,也撒起潑來,在李貴妃的床上就勢躺下。
李貴妃今日對于朱翊鈞很滿意,很高興,對于他這個行為也是沒有多加怪罪。
她也聊的有些口渴了,讓宮女去準備一碗銀耳蓮子羹。
看著朱翊鈞躺在床上,她一臉微笑,只是這思緒里還是又浮現(xiàn)出天狗食月,及欽天監(jiān)的話語。
朱翊鈞躺在床上,看著眼前的美婦人,此刻倒是沒有閑心去挑逗什么的。
他腦子里想得是一些大明天下的事情。
首先,他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權(quán)力,是自己的安危。
安全如果不能保證,那么一切都是空談。
然后就是對于今日朝堂上面的見聞進行復(fù)盤。
他發(fā)現(xiàn)當下的大明可真的是千瘡百孔了。
宣大有割據(jù)的想法,中央顯然已經(jīng)失去了威脅,高拱再被擠兌出去的話,宣大更無人壓,他會不會造反?
湖廣地方這些豪強世家,在地方上橫行霸道,兼并土地,欺瞞中樞,連欽差都要被陷害,這朝廷已經(jīng)到了快要失去公信力的時候了。
這還只是一個湖廣,那么其余的地方呢,難道情況就會更好?
除此之外,后面還提到了東南倭寇的日益猖獗,今年的春稅還未收齊,還有些地方土匪強盜打家劫舍,地方府衙也是無可奈何等等。
真可謂是一團亂麻了。
就在這種情形下,還出現(xiàn)了先帝駕崩,新帝年幼,天狗食月,諸多大事,朱翊鈞就算是想要呼風喚雨,那也得穩(wěn)字當先,對于某些事暫時不做強硬的計較。
甚至是可以忍一忍。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現(xiàn)在的大明,唯有變法才能救了。
內(nèi)閣的高拱對于各方的情況又何嘗不了解呢,他們臨危受命,當然沒有辦法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十歲的孩子身上。
只能是激進攬權(quán),實習新政,主導(dǎo)變法。
張居正也是如此。
想著想著,朱翊鈞在李貴妃淡雅香氣柔軟舒適的床上又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