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絕望中的希望?
- 我的姐夫是堡宗
- 夏夜無恨
- 2030字
- 2025-01-12 20:06:23
于謙眼神凌厲的看了說話之人一眼。
“守不住也要守下去,士兵不足就讓城內的輕壯頂上去,告訴他們今天京城若是被攻破了,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一個都活不下去。”
出言那人聽到這話,嘴巴張了張,到了嘴邊的話卻又被他生生給咽了下去,好一會他才嘆息一聲道。
“屬下知道了,我這就讓人去挨家挨戶的搜羅壯丁去守城。”
于謙沒有說話,微微點了點頭算是默許。
待那人走后,立馬又有一個將領走了進來,他拱手沖于謙低聲說道。
“回稟大人,已經打聽清楚了,從南門方向逃走的是孫太后和會昌伯等人!”
于謙聞言臉上并未露出什么驚訝的神色,他知道淡淡的點了點頭道。
“可查清他們一共帶走了多少士兵和官員。”
來人猶豫了一會才說道。
“被帶走的官員具體有多少暫時還不清楚,但士兵大約有兩萬多不到三萬。”
聽到這個數字,于謙直覺的胸口一陣翻涌,隨后哇的一聲吐出了一大口鮮血。
見狀軍帳之內的其他人立馬就圍了上來,一個個關切的看著于謙。
“大人,您這是怎么了!”
“大人您可一定要保重身體啊,現如今城內的幾十萬大軍和上百萬的百姓生死可都指望您了。”
此時的于謙臉色蒼白如紙,幾乎沒有一絲血色。
孫太后帶人棄城逃走他沒資格阻攔,會昌伯帶著手下親信逃走他也沒攔不住,畢竟這兩個人他誰也沒資格管,他其實也懶得管。
可他們自己逃走也就算了,竟然還一下子帶走了將近三萬的精銳。
要知道,他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好不容易搞了個十團營十幾萬勉強算得上精銳的士兵出來。
先前石亨圍攻京城時候,張軏就帶走了將近三萬人,這次孫繼宗竟然又帶走了三萬人。
再加上先前幾次大戰的損失的兵馬,現如今十團營剩下的士兵已經不足五萬了。
而這部分士兵中又有將近一半的人因為慶祝白天的勝利喝的不省人事,根本就上不了戰場。
原本屯兵幾十萬的京城,此時能動用的士兵卻不超過兩萬人,讓原本能輕輕松松守住的京城變得岌岌可危,甚至連大明都有了覆滅的危險。
這種天上地下的落差換做任何人怕是都難以承受。
于謙有氣無力的望著天空嘶吼一聲。
“該死的張軏,該死的孫繼宗,該死的勛貴,朝廷對爾等不薄,可爾等卻在大明為難之際,只顧自己死活,全然不顧大明安危,爾等枉為大明臣子!”
一句話還沒說完,于謙就再次噴出一口鮮血,接著整個人就再也承受不住如此打擊,直接就昏死了過去。
軍帳中的眾人又是一陣驚呼,廢了好大一番力氣,才好不容易將他喚醒。
“大人,事情已經發生了,切已經無法挽回,您就不要再為此傷心氣氛了。
咱們現在要做的是守住京城不失!
城內還有十萬輕壯,城外,還有瓦剌和朵顏三衛支援而來的十多萬大軍和慶云候和他手下那些戰無不勝的護衛營。
只要咱們能堅持到明天,堅持到他們趕來救援,想要守住京城也并非沒有可能啊!”
聽到這話于謙總算是恢復了些許信心。
“你說的對,城外還有援兵,咱們還沒輸!”
說著,他就在其他人的攙扶下勉強站了起來。
“傳令下去,城中所有人,只要身體沒有殘缺的,不管男女老少,能上戰場的全都給我拉上去,就算是用人命堆,也絕對不能讓蒙古人破城。
告訴他們,只要咱們能堅持到明天天亮,京城就不會被攻破,大明也不會亡!”
聽到于謙的話軍帳中的一眾將領精神都是為之一振,一掃先前陰霾。
“大人放心,我等就算是拼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絕對不會讓蒙古人攻破城墻的。”
于謙朝眾人重重的點了點頭。
“放心大膽的去戰斗吧,今天過后你們都將是大明的功臣,等打退了蒙古人,我親自去和陛下為你們請功!”
眾人聞言心神又是一震,眼中的戰意越發的高昂。
可等眾人一一離開,于謙臉上的表情卻又立即沉了下去。
別人或許不清楚此時的真實狀況,可他心里卻是清楚的很。
城中百姓即便明知道城破可能會遭到蒙古人屠殺,愿意上戰場的人,恐怕也不會超過兩萬人。
而城外的瓦剌和朵顏三衛的騎兵說的好聽點是來支援大明的,實際上人家是看在周壽的面子上才南下幫忙的。
讓他們打打順風仗他們可能不會猶豫,但若是想要他們和蒙古人死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朱祁鈺讓人對付周府的事情一旦暴露,周壽不僅不會派兵支援,甚至還有可能調轉槍口和蒙古人一起圍攻京城。
這些并不是他危言聳聽,而是的的確確有可能發生的。
他先前贊同那個將領說的話,不過是為了給其他將領加油打氣而已,實際上今晚他們能指望的人就只有城頭上那兩萬多人而已。
想到這里于謙眼中閃過一絲絕望之色,深吸了一口氣后,喃喃的道。
“蒼天啊,今晚大明真的度不過這一劫了嗎!”
就在這時,營帳的大門突然被人推開,一個穿著太監服的人走了進來。
一看到這人的穿著,于謙心里又是咯噔一下,還不等那個小太監開口,他就著急的詢問道。
“可是陛下那邊出什么事了。”
小太監神色糾結的點了點頭道。
“不敢隱瞞大人,宮里的確是出事了。”
“宮里到底發生了什么,難不成是陛下他出什么意外了嗎!”
說到這里小太監眼眶一紅,竟是直接噗通一聲跪了下去,朝著于謙哭訴道。
“陛下在得知太后娘娘和會昌伯帶著兵馬逃離了京城后一蹶不振,無論旁人怎么勸說,陛下始終是沒有反應。
直到半個時辰之前,城外各處傳來攻城的聲音,陛下不顧所有人阻攔勸說,帶著杭貴妃和小皇子從密道離開的皇宮,此時怕是已經出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