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密謀布局
- 宋血
- 溫馨之旅
- 2610字
- 2025-05-31 00:00:00
林縛跟著禁軍小校穿過三條街時,后頸的汗毛突然豎了起來。
他能感覺到,至少有三雙眼睛藏在瓦檐下、酒旗后、賣糖畫的挑擔旁——童貫的暗樁。
這老閹狗請他“喝茶“,哪里是敘舊,分明是要探探太學博士的底。
轉過朱漆門樓,“童府“兩個鎏金大字在暮色里泛著冷光。
門房見著小校,哈腰掀開棉簾,混著龍涎香的暖氣壓得人發悶。
林縛踏進門廳的剎那,正瞧見正堂里的鎏金鶴嘴爐,爐口飄出的煙縷竟凝成蛇形,在梁下盤了三盤才散。
“林縛,總管道你來了。“
傳話的是童貫最得用的親隨周七,那嗓音尖得像刮竹片。
林縛抬眼,正堂里的紫檀木屏風被人掀開,童貫穿著簇新的團花錦袍,臉上的粉敷得太厚,笑起來時眼角的皺紋里能藏住金箔。
“好個太學博士,讓咱家等得茶都涼了。“童貫拖長了調子,目光掃過林縛腰間的御史劍,“這劍倒是別致,莫不是哪個野路子匠人打的?“
林縛垂手作揖,袖中手指輕輕叩了叩劍鞘——方才在巷子里,他已用指尖摸過劍穗里藏的薄刃。“回大總管,此劍是先父舊物。“他聲音清潤,像春溪撞石,“先父當年在御史臺當值,常說'劍在,理在'。“
童貫的指甲在扶手上掐出月牙印。
他當然記得,二十年前那個敢在殿上參他“私吞軍餉“的林縛父親,后來是怎么在大牢里“暴病“身亡的。
此刻林縛眼里的光,和當年那書生簡直一個模子刻的,看得他后槽牙直癢。
“坐。“童貫指了指下首的酸枝木椅,周七立刻捧來茶盞。
林縛剛要接,茶盞突然傾斜,滾水潑在他手背。
周七“哎喲“一聲:“小的手滑!“
林縛沒躲。
滾水燙得皮膚發紅,他卻盯著周七腰間晃動的銅牌——那是童貫私造的“監軍令“,上個月在滄州克扣軍糧的正是這東西。
“年輕人火氣旺,得降降。“童貫端起自己的茶,吹了吹浮葉,“聽說太學里最近總有些不規矩的言論?
什么'六賊亂政',什么'開倉放糧'...你是博士,該管管。“
“太學生議論的都是圣人之言。“林縛將燙傷的手按在膝頭,“《孟子》說'民為貴',大總管難道沒讀過?“
童貫的茶盞“咔“地磕在案上。
他盯著林縛的眼睛,那里明明白白寫著“我知道你貪了多少“,可偏偏翻遍開封府的卷宗,這書生連片紙罪證都沒漏出來。
前日派去搜他院子的人回來,只說找到半箱舊書、幾幅殘畫,還有塊染血的絹布——倒像是故意給他看的。
“你倒是會引經據典。“童貫突然笑了,笑得眼角的粉簌簌往下掉,“可這世道,拳頭大的才是理。“他揮了揮手,后堂突然涌出八個帶刀侍衛,繡春刀出鞘的聲音像群蛇吐信。
林縛的指尖在劍穗上繞了兩圈。
侍御史的權限剛解鎖時,系統提示過“可先斬后奏“,但此刻童貫身邊圍著的是他養了十年的死士,貿然動手只會打草驚蛇。
他垂眸盯著案上的茶盞,水面映出自己的倒影——像極了父親血書里寫的“天下局“,要下這盤大棋,得先讓對手漏出破綻。
“大總管這是要嚇唬學生?“他抬頭時眼底帶了三分笑意,“學生若怕,就不會接太學的聘書了。“
童貫的臉青了又白。
他忽然想起今早青田算的卦——“火克金,主客易位“,原以為是吉兆,此刻倒像根刺扎在喉嚨里。
他擺了擺手,侍衛們收刀退下,周七忙不迭上來給林縛賠罪。
“茶涼了,換熱的。“童貫起身拍了拍林縛的肩,那力道重得像塊磚,“年輕人有抱負是好的,可別學那些愣頭青。
這汴京城的天,塌不下來。“
林縛走出童府時,月亮已經爬上東墻。
他摸了摸被拍過的肩膀,那里還留著錦緞的觸感,混著龍涎香的膩味——童貫這是在警告他,也是在試探他有沒有后手。
轉過街角,墻根下的黑影動了動。
趙金羅從陰影里走出來,蘇婉抱著斗篷跟在后面。“如何?“她的聲音比夜風冷,目光掃過他發紅的手背。
“他沒證據。“林縛解下斗篷披在她肩上,“但不會罷休。“
兩人往太學方向走,腳步輕得像兩片葉。
路過賣夜宵的擔子時,趙金羅突然停住:“韓世忠今日在演武場,我上午瞧見他摔了三個克扣軍糧的隊正。“
林縛眼睛亮了。
韓世忠是西軍出身,去年在滹沱河一仗殺退過金兵,這樣的人若能拉攏...
“他在左衛當都頭,管著三千禁軍。“趙金羅摸出塊碎銀丟給賣餛飩的老漢,“童貫的人在軍中安了十二顆釘子,韓世忠這兩個月拔了七顆。“
林縛折下根柳枝在手里轉著。
月光透過柳葉灑在他臉上,照出眼底的算計:“明日寅時三刻,我去演武場找他。“
“我讓蘇婉跟著。“趙金羅扯了扯他的衣袖,“童貫的暗樁還盯著太學。“
第二日卯時,演武場的晨霧還沒散透。
林縛穿著青衫立在靶場邊,看韓世忠挽弓射靶——七支箭,支支釘在紅心。
“太學博士?“韓世忠摘下頭盔,額角的汗混著晨露,“找我何事?“
林縛摸出卷紙筒丟過去。
韓世忠展開,是上個月左衛軍糧冊的抄本,上面“童“字押印下的數字被紅筆圈了又圈:“五石糧,記成十石,這差額...“
“都進了童貫的私庫。“林縛指了指靶場邊打盹的軍校,“你殺的那三個隊正,不過是小嘍啰。“
韓世忠的手攥緊了弓,指節發白。
他想起上個月去滄州送糧,看見老卒們啃的樹皮,看見餓昏的孩子被當街拖走——原來不是天不收,是有人把天捅了窟窿。
“你要我怎么做?“他聲音啞得像砂紙。
“你繼續拔釘子,我繼續找證據。“林縛摸出塊青銅令牌,是系統剛獎勵的“諫言印“,“等湊夠童貫三百條罪證,我要他跪在上元門,把吃進去的都吐出來。“
韓世忠盯著那令牌,突然笑了。
他想起十年前在延州,老將軍種師道拍著他的肩說“宋土要靠血性守“,此刻林縛眼里的光,和老將軍當年一模一樣。
“好。“他把弓往地上一插,“我韓世忠這條命,借給你用。“
三人在演武場邊的破廟里商議到晌午。
林縛記了滿滿一本子計劃,趙金羅用炭筆在墻上畫著童貫的關系網,韓世忠則掰著指頭數軍中可信的百戶——直到蘇婉來敲廟門,說太學那邊有急信。
信是用密語寫的,林縛拆開來,只看了一句就變了臉色。
趙金羅湊過去,見信紙上歪歪扭扭寫著:“夜亥時,破瓦巷九號,童貫私通金使憑證。“
“誰送的?“她問。
“門房說是個要飯的小孩,塞了信就跑。“蘇婉攥著劍,“可能是陷阱。“
林縛把信折好收進袖中。
他想起青田今早算的卦:“月入云,有客來“,又想起童貫昨日眼里的陰鷙——不管是敵是友,這信都是根線頭,得拽一拽才知道牽著什么。
“亥時,我帶蘇婉去。“他摸了摸腰間的御史劍,劍穗在風里晃得像團火,“你和世忠繼續查軍糧的事。“
趙金羅欲言又止。
她望著林縛眼里的堅定,想起昨夜他說“宋可亡,天下不可亡“,突然伸手理了理他被風吹亂的發:“當心。“
亥時的破瓦巷像口枯井。
林縛踩著碎磚往前走,蘇婉的劍在鞘里輕輕撞著他的腿。
巷尾那間小屋門關著,窗紙上漏出豆大的光,像顆懸著的眼珠子。
他停在門前,聽見屋里傳來一聲咳嗽——是個老婦人的聲音?
還是...
門“吱呀“一聲開了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