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畏難,才能克服困難
第1課 心里不怕,寫作文就不頭疼
問題聚集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語文課上最讓人討厭的事可能就是寫作文吧。很多同學一碰到寫作文,就頭疼不已,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通常情況下,一篇800字的作文,當天布置下去,大多數學生到第二天乃至第三天才能勉強完成,質量還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不會寫,寫不出來。
明明是母語寫作,字都認識,話都會說,為什么寫出來就那么難呢?通過大量的問卷調查、分組座談、個體詢問等方式,對近萬名學生進行分析研究之后,我們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文之前,就先開始害怕寫作文。由此可見,阻礙他們完成寫作的原因,其實是先入為主的畏難心理。
就好比一場比賽,運動員還沒上場呢,心里先怯了對手,認為自己不行,那怎么可能會贏得比賽呢?所以,解決寫作文頭疼的問題,方法技能尚在其次,首先要克服畏難情緒。心里不害怕,才有可能去做。做了,才有可能做成。
認知加固
在課本中有一篇課文《為學一首示子侄》,文中有一個段落廣為人知:“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p>
意思是說,天下之事,無所謂難與易,全在做與不做。做,難事變易事;不做,易事變難事。妨礙我們開始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態度。
心理學上說:“畏難情緒,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設限的預期焦慮,是面對困難時,認為困難很大,自己很小,遲遲不敢邁開第一步?!庇纱丝梢?,只有克服了畏難情緒,才能談得上去行動。那如何才能克服畏難情緒呢?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努力。
應對策略
1.保持覺察,提醒自己不要害怕
每當你不想動筆,一看到作文就頭疼時,記得及時提醒自己:這是畏難情緒,我不能被它縛住手腳。人經常生活在某種慣性中而不自知。比如,覺得自己內向,所以從來不在人多的場合發表演講;覺得自己成績不好,所以選座位都不敢選前排的。
這時候,如果不及時覺察自己的心理,不及時提醒自己,可能你會一直對你害怕的事望而卻步,不敢嘗試和突破。所以,當你害怕寫作文時,記得告訴自己:不過是畏難情緒又來了而已,一篇作文嘛,哪有那么難!這樣,你就不那么怕了,會變得有自信一些。
2.降低期待,允許自己有個“爛開始”
很多同學害怕寫作文,未必是真的寫不出一句話,或者湊不夠字數,而是害怕自己寫不好,寫得太差,讓人笑話。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降低期待,允許自己有個“爛開始”。
要知道,即便是大作家,寫文章時也不是出手必精品,他們也會寫出一些很糟糕的文章。所以,降低期待,甚至可以直接去設想最差的情形,不要奢望一寫就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卸掉心理包袱,你就沒有了后顧之憂,可以大膽地開始動筆。
3.設立小目標,從最簡單的內容開始練習
寫作文是個系統工程,包括審題、立意、構思、語言表達等,想要一上手就能面面俱到、樣樣做好,顯然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很多同學會被嚇住,覺得那么復雜的事情,自己肯定做不好。
這時候,我們不要好高騖遠,可以先給自己樹立一個小目標。比如這次練習,我只要把標題擬好,開頭寫精彩,就已經很不錯了。目標定小一點,難度就會降低,寫起來壓力就沒那么大,也就沒那么害怕了。
4.不要跟他人比,自己只跟自己比
老師批閱作文后,肯定會打一個分數,同學之間就免不了會有比較。甲分數高,乙分數低,比來比去,很多同學喪失信心就不愿寫了。一是好不容易寫出來,總得不了高分,感覺得不償失;二是落后于別人,心里不舒服,產生挫敗感。時間一長,寫作文就成了一件讓人生厭的事。
這時候,一定要端正思想,告訴自己:寫作文是我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寫好寫壞,都只代表一次的好與壞,都只代表我自己的水平,沒必要跟別人比,更沒必要為此懊喪、惱怒。每個學生基礎不同,水平有高低,切忌盲目攀比。
5.刻意練習,重復練習,堅信熟能生巧
無論什么事,干得多了,自然熟能生巧。寫作文也不例外,你之所以害怕寫,是因為練得太少,練習不得章法,所以進步小、進步慢,漸漸地就失去耐心和信心了。
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寫作文其實沒那么難,只要找到好方法,反復練習,一定可以取得進步。重復是一種力量。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只要重復去做,就可以把它做得更好,做到極致。
以上五種方法經常使用,可以幫我們解決害怕寫作文的問題。美國演說家博恩·崔西說過一句話:“信念可以產生三萬倍的力量?!辈还芨墒裁矗睦砩系碾y關邁過去了,堅定的信念樹立起來了,真正的行動才能展開。
本節課小結
1.學生一寫作文就頭疼的根本原因:還沒開始寫,心里先害怕了。
畏難情緒,是寫作文最大的絆腳石。
2.針對畏難情緒的解決策略:
(1)保持覺察,提醒自己不要害怕;
(2)降低期待,允許自己有個“爛開始”;
(3)設立小目標,從最簡單的內容開始練習;
(4)不要跟他人比,自己只跟自己比;
(5)刻意練習,重復練習,堅信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