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后,許澤甫并未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而懈怠,反而更加勤勉,全身心地投入到國家的治理中。他重新審視之前的改革舉措,總結經驗教訓,使其更加系統全面。
在繁忙的政務之余,許澤甫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接續寫下了《大許政要·軍事篇》和《大許政要·教育篇》。在《軍事篇》中,他詳細闡述了軍隊建設、戰略戰術以及軍事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和策略;在《教育篇》里,他強調了培養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發展教育的方針和措施。
與此同時,許澤甫采納了許子龍和周小兵的建議,創立了科舉考試制度,廣納天下賢才。這一舉措為大許的朝堂注入了新鮮血液,眾多有識之士得以施展才華,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許正五年,大許在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生產逐漸恢復,商業繁榮,稅收增加,國家財政狀況大為改善;政治上,官場風氣清正,官員們盡職盡責;軍事方面,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斗力大幅提升。
然而,正當大許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時,北方邊境卻傳來了警報。北堅首領戈句可汗親率 10萬鐵騎再次南下,兵臨環河北岸。
許澤甫深知,此時與北堅開戰并非最佳時機。雖然大許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北堅的實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然而,現在的大許已不再是過去那個積貧積弱、任人欺凌的國家,更不是上一個腐敗無能的王朝。
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為了民族的尊嚴,許澤甫以極高的自信決定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到環河南岸,與戈句可汗進行談判。
這一天,陽光灑在環河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許澤甫身著金色的鎧甲,騎著高大的戰馬,英姿颯爽地來到橋中間。他的身姿威武霸氣,北堅的騎兵們一時竟呆若木雞,被他的氣勢所震懾。
許澤甫一聲大喊,聲音響徹云霄:“朕,大許皇帝在此,真誠邀請北堅戈句可汗前來談判!”
戈句可汗一時被許澤甫的氣勢鎮住,竟沒有反應過來。旁邊的士兵提醒之后,他才半信半疑地來到橋上。
許澤甫機智地察覺到,此刻距離掌握主動權只差一步。他率先說道:“戈句,你們北堅這是不守誠信,雖然你們本來也就是這樣的,但朕想說,今之大許不是以前的大許了。看看大許的文武大臣吧!這是許子龍,能文能武。”許子龍騎馬來到許澤甫身后,威風凜凜。
許澤甫接著介紹:“還有這是周小兵,謀略過人。”周小兵緊跟許子龍,目光堅定。
許澤甫繼續說道:“希望北堅可以學會信守承諾。大許是大國,遵守諾言,朕不僅會繼續履行‘五夷之盟’,還會再追加一倍物資!”
戈句可汗被許澤甫的話語震撼得說不出話來,但又不想在部下面前失去面子。許澤甫敏銳地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接著說:“我們便在此殺馬結盟。”
戈句可汗聞言,連忙點頭。
于是,在環河橋上,許澤甫與戈句可汗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結盟儀式。北堅的鐵騎緩緩退兵,邊境的危機暫時解除。
許澤甫用超高的政治智慧,為大許接下來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回到京城,許澤甫深知,此次的忍辱負重只是權宜之計,大許必須繼續加快發展的步伐,才能真正在北堅面前挺起脊梁。
他召集文武大臣,在朝堂上慷慨陳詞:“諸位愛卿,此次與北堅的談判,雖暫保邊境平安,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我們要利用這難得的時間,進一步發展國力,壯大軍事,以待來日一雪前恥!”
大臣們深受鼓舞,紛紛表示愿為國家的繁榮富強鞠躬盡瘁。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許澤甫更加勤奮地處理政務,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需求,不斷完善改革措施。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鼓勵農民開墾荒地,推廣新的種植技術;在商業方面,進一步降低稅收,促進貿易往來;軍事上,加強軍事訓練,研發新型武器裝備。
同時,許澤甫大力發展文化教育,興辦學校,培養更多的人才。他還鼓勵科技創新,推動了工藝技術的進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許的國力日益強盛,百姓生活富足,社會穩定和諧。而許澤甫也在這一過程中,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愛戴和大臣們的敬重。
然而,許澤甫心中始終牢記著北堅的威脅,時刻準備著為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而戰。他知道,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他堅信,只要大許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夠實現國家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