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當真豪爽,家中還未起字,姐姐喚我蘇五即可。”
蘇妙雅聽到李黎黎的話,眼里閃著光,終于不用再風塵仆仆的趕路了!!
“蘇五妹妹,喚我晨曦便好。這是我家叔伯,姓李。”
李黎黎看著可憐見的小姑娘,覺得很有趣。
“晨曦姐姐,李叔公,這是家兄。”蘇妙雅一早就盯上了她們,自然知曉她們的大致情況,為表尊敬喚了聲叔公。
“李叔公,晨曦姑娘,在下姓蔡字鶴歸。”蔡寧安恭敬的介紹自己,也不多言,任憑師妹發揮。
蘇妙雅別的不說,與人交談的功夫確實見長。
不過一炷香的時辰,便到了與李黎黎聊家長里短的地步。
“晨曦姐姐是有所不知,我與兄長本是遠房表親。因家中變故這才投奔兄長。”
蘇妙雅垂著頭,用衣袖抹著眼角的淚花,訴說著悲慘遭遇。
“誰知……天有不測之災,表兄家中也橫遭變故。”
李黎黎面色動容,欲伸出手安慰眼前的小姑娘。
李黎黎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眸下垂,放下了欲伸出的手,安靜的坐在一旁。
旁邊的蘇妙雅,沒有絲毫察覺,認真的編織著讓人動容的故事:
“兩家一合計準備去投靠表哥的未婚妻家,路上不幸與家中長輩走散,只剩下我和表哥在一處……”
和李關一起騎馬在隊伍前方的蔡寧安突然打了個噴嚏,扭頭四顧,試圖在背后咒罵他的小人。
完全不知他的好師妹給她安了個什么戲份。
“鶴歸,可是在找些什么?”李關見蔡寧安像是在找些什么,疑惑的詢問。
“在找要謀害我的小人。”蔡寧安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這句話脫口而出。
“……”李關沉默……
“叔公,是鶴歸失禮了。剛打了個噴嚏,家鄉傳聞這是有人在背地里咒罵的緣故。”像是反應過來的蔡寧安,急忙向李關解釋原由。
李關算是見識到了現在年輕一輩的天馬行空:“無妨無妨,鶴歸如此見多識廣,以后必然大有作為。”
李關對蔡寧安兄妹消除了一些懷疑,像這樣……的人,不會是對家派來的。
而馬上車蘇妙雅的故事也進入尾聲:“索性遇見姐姐這樣菩薩心腸的人物,不然我與兄長手中錢糧所剩無幾,怕是難……”
蘇妙雅說著說著便不動聲色的拉著李黎黎的手,神情滿是感激。
這一波三折的故事讓李黎黎頗為動容,顯然是當真了。
李黎黎沒抽出被蘇妙雅拉著的手,還伸出另一只手輕拍蘇妙雅拉著她的雙手,無聲的安慰著面前的小姑娘。
趕路的日子,因為多了同行的人,添了幾分趣味。
志趣相投的年輕人,總是能聊許多天馬行空的事情。
無關風月,有的只是少年人的意氣風發,談論各自理想抱負和對未來的憧憬。
斷斷數日,三人的關系也在不斷拉進。
這日突如其來的大雨,打亂了行程。
旁晚,一行人才狼狽的找了一處村莊。
村莊不大,零零散散坐落著十幾戶人家,看得出來有人居住。
傍晚加著下雨,家家戶戶緊閉著門戶,一片黑暗。
“請問有人嗎?我們是去北的商隊,因為大雨實在無處落腳。這才來接住一宿。”
李關敲了最近一戶人家的院門詢問,怕這家人不放心,特地交代了自己的來路。
話落,屋內靜悄悄的,許久沒有人應聲,只聽得見雨落下的聲音。
李關又接連敲了幾戶人家,依舊沒人應答,無奈回來詢問找李黎黎。
“小姐,這個村的百姓怕是都不會讓我們借住了。”李關臉色不好,雖說這世道鄉親們大多有防備心,只是像這個村落這么嚴重的,只怕是這附近有山賊。
李黎黎雖然涉世不深,但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顯然讀懂了李關的話里的意思。
可是夜路難走,更何況下著雨,只能咬牙在這附近對付一晚:“罷了,我們再找找這附近有沒有破廟之類可以遮雨的地方。若是沒有再想辦法。”
只求事情沒有預料的那么差。
往前走了一炷香的功夫,終于看到了無人住的破舊房屋。
但到底可以擋雨,李黎黎囑咐李關晚上讓下面的人戒備森嚴,警醒些。
李黎黎和蘇妙雅,蔡寧安三個坐在一起吃著硬邦邦的干糧。
“晨曦姐,這是?”蘇妙雅看著愈發黑的天,已及絲毫沒打算生火取暖照明的李黎黎感到疑惑。
李黎黎聽到蘇妙雅疑惑的話,耐心且小聲的安慰道:
“這附近怕是有盜賊出沒,不過小五和鶴歸不必擔心,我們這都是經驗豐富的商隊。”
李黎黎心中有了成算,咬了口干糧,接著說:“一會李叔會帶個人去探一探,若是有盜匪,看能不能花錢買路。”
一直當隱形人的蔡寧安冷不丁出聲:“晨曦,我在家時學過一些拳腳功夫。若你相信,可以讓我陪李叔公一同前去。”
“鶴歸兄,你當真想好了,雖說此事有九成把握會成,但世事難料。”李黎黎有些顧慮的開口,就怕這次的盜匪是不買賬的。
“晨曦放心,我也是很惜命的。”蔡寧安知道這個認識不久的朋友信任自己,帶著笑意回答。
李黎黎一直是個很爽快的人,聞言也不再糾結:“那便有勞鶴歸兄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