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財帛動人心
書名: 大唐,從養豬開始!作者名: 牛角的二師兄本章字數: 2011字更新時間: 2024-12-17 23:16:28
馬周倒也沒隱瞞。
“沒錯,仆寒窗苦讀多年,便想來京城尋些機緣,渴望能一展才華。”
薛稷笑道,“那你若能成為薛家的幕僚,機會就來了。”
馬周聽了之后,眼睛亮了起來,說道:“莫非薛公子愿意舉薦我?”
薛稷搖了搖頭,“并非如此。”
馬周聽到的話,眼里面的光熄滅了,果然事情沒那么簡單。
薛稷看了看他,“不過我給你的是一個機會,讓你管這個明月樓,你若管好了,到時便能一飛沖天。”
馬周有些不相信說道:“無非就是個酒樓,還能跟我的前程扯上關系?”
薛稷冷笑,意有所指說道:“你知道這酒樓是誰開的嗎?”
馬周自然不是個蠢貨,聽到薛稷這樣說,敏感地察覺到,這里面肯定有他不知道的奧妙。
“還請公子為我解惑。”
薛稷看了看他,說道:“你來這里那么久了,連一聲少郎君都不愿意叫?”
馬周連忙拱手,對薛稷行禮,說道:“拜見少郎君。”
薛稷頗為滿意,馬周喊了這一聲少郎君之后,就會打上自己薛家的標簽。
哪怕馬周只是個幕僚,可以后就是再發達了,也洗不掉薛氏門人的標簽。
薛稷擺了擺手,說道:“且慢,我也不是什么人都招,先問你幾個問題。”
說著,薛稷又考了馬周幾個問題,里面有經學的,也有經世致用的。
薛稷家里世代武將,但是終究也是士族,這位士族怎么可能不讀書。
薛稷腦子里面繼承了前身的記憶,肚子里面多少是有點墨水的,若僅僅如此,薛稷自然是比不過面前的馬周的。
可薛稷的身體里,裝著一個來自1400多年之后的靈魂。
這1400多年來,經學的發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薛稷前世對這些東西就頗有興趣,多有涉獵,問出的問題自然是新穎,立意也高。
原本馬周只把薛稷當成一個紈绔子弟,但是聽了薛稷提出的這幾個問題之后,他的表情變得嚴肅了起來。
薛稷的表現,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無論是他來薛府之后,薛稷與他的交談,還是薛稷現在對他的考教,都讓他看到薛稷絕對不是什么庸人。
薛稷提出的那些問題,讓他回答起來,也覺得頗為難纏。
他回答完幾個問題,大冷的天,額頭上已經有一層汗了。
他勉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薛稷看到差不多了,才說道:“馬郎君的確頗有才華,這一點你倒是沒有撒謊。”
現在的馬周在薛稷面前哪里還能傲得起來,深深地對薛稷行了一禮。說道:“少郎君就不要調侃我了,以我的見識,在少郎君面前,實在是算不得什么。”
薛稷擺了擺手,不說話,“馬郎君謙虛了。”
馬周看著薛稷的臉上,的確沒有被夸獎之后的驕傲表情,并不像個年輕人,十分沉著穩重。
他的心里又對薛稷增添了幾分崇敬。
薛稷看了看他,“我們先說回酒樓的事情吧。”
薛稷的思維比較跳躍,馬周勉強跟上,說道:“愿聞其詳。”
薛稷看了看馬周,說道:“這酒樓背的份例分了十份,其中有三份在我的手里。”
馬周早聽說過明月樓了,還以為這明月樓就是薛稷的,沒想到薛稷在這里面只占了區區三成。
薛稷嘆了口氣,“沒錯,那七成是別人的,其中三層在河間郡王的手上。”
馬周的心不可抑止地劇烈跳動了起來。
他站了起來,拍著胸膛對薛稷說道:“少郎君的意思我明白了,少郎君是說叫我把酒樓經營好了,河間郡王看到我的才能,定會為我舉薦。”
薛稷搖了搖頭,走上前去拍了拍馬周肩膀,說道:“不,河間郡王那邊不是重點,重點是剩下的那4成,那4成在陛下的手里。”
這話如一道驚雷,劈在了馬周腦海里,震得他外焦里嫩。
他盯著薛稷。說道:“少郎君,你說的這些,可是真的?”
薛稷擺了擺手說道,“事情你知道就行了,莫要往外亂傳。”
馬周也是連忙拱手,又看了看薛稷,欲言又止。
薛稷說道:“馬郎君,你是個有才華的人,但是你總得有個施展的機會。”
“酒樓就是為了掙錢,陛下養兵養民,樣樣都是需要錢。”
“如果你幫陛下搞來錢財,就能展現出你的才華,將來不必我幫你舉薦,陛下看見到手的錢越來越多,你的前途自然也一發不可收拾。”
馬周有些向往。
薛稷又意味深長地說道:“馬郎君,你的前途有多遠的,就要看你自己掙錢的本事。”
馬周咬了咬牙,堅定地說道:“我不會讓少郎君失望的。”
薛稷搖了搖頭,說道:“不。你不是在替我辦事,你是在替你自己辦事。”
“你要記住,不要讓你自己失望。”
薛稷看了看馬周,“我看得出,你是有宰輔之才的,一個明月樓困不住你。”
馬周有些沉默,以前他也是認同的,可來了京城大半年,見了大多有才華的人。
比如面前的薛稷,雖見面不過半天,可他感覺薛稷的見識與才華,恐怕都不在他之下。
薛稷看到馬周有些消沉,忍不住說道,“馬郎君,送你一句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兩句詩一出,馬周身體像是被定住了,心念一轉,身體一震,心里郁悶竟化作清風,盡皆消失矣。
他深深地看了薛稷,“想不到少郎君竟然還有如此詩才。”
薛稷聽到這話,愣了一下,才想到這句詩現在好像還沒出來,他好像當了文抄公。
他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在意,這詩不是我作的,我只是拿來用的。”
馬周卻不相信,若是真有人能作出這樣的詩,必然名聲在外,不會默默無聞。
以他所看,這詩肯定還是薛稷作的詩。
“少郎君還是太謙虛了呀!”
薛稷被馬周的眼神盯得有些發毛,連忙拍了拍手。
薛大武進來了,身后跟著兩個婢女,手里各拿了個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