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到此為止
- 三國:你管他叫文弱謀士?
- 梨梨飛
- 2091字
- 2024-12-25 11:57:17
眾人停下議論,朝曹操、夏侯惇看去。
“大兄,我也相信叔敬的為人,但這件事還是說開了好。讓叔敬在這里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都能安心。”夏侯惇認真說道。
“什么相信為人,元讓你神神叨叨的。”曹仁拿著耳杯,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
“就是,軍師他怎么了?”
夏侯惇一咬牙,也不管曹操的反對了,徑直走到眾人面前,“諸位,有一件事本來應該私下再說,在座的都知道無論興農養民,還是許都保衛戰,軍師都是大功臣,我夏侯惇是打心眼里欣賞。”
“但是。”夏侯惇話鋒一轉,“前日皇后伏壽,暗訪許宅,和軍師談了一個時辰,敢問軍師,伏皇后找你有什么事?”
此話一出,文武面面相覷,均是不由自主皺緊了眉頭。
曹昂放下耳杯,朝夏侯惇一揖,“叔父,先生剛剛立下如此大功,父親還沒有賞賜,叔父就來興師問罪,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眼見曹昂直接和夏侯惇對線,其他人更不敢說些什么,只是靜靜看著。
“昂兒,軍師的功勞我當然知道,不過伏皇后的事情今天還是有必要說清楚的。”說著,夏侯惇緊盯許安。
許安走上前來,朝曹操、夏侯惇、曹昂三人分別一揖,“既然元讓將軍執掌校事府,他就有監察文武的權力,我自然需要配合。”
夏侯惇輕輕點頭,“軍師說的是。”
許安繼續道:“伏皇后之所以來找我,是想讓我為大漢效力!我想這一點,元讓將軍應該非常清楚吧?”
此話一出,文武均是臉色微變。
荀彧更是如同鬧肚子一般,只想立刻起身離開。
曹操微微瞇眼,拿起耳杯的手又放了下去。
夏侯惇道:“實不相瞞,校事府在軍師家安排有人,伏皇后所說,我確實知曉。”
許安笑道:“既然話都說開了,我就把那天發生的事和大家講講。伏皇后覺得……”
不多時,許安就把伏壽前天所說的事情講了出來,無論是七尺大辱,還是過河拆橋,許安全部講了出來。
出于一些私心和善意,伏壽對于曹操的評價,許安并沒有說。
這些事后面怎么發展,他還沒理清思緒,暫時不摻和進去才好。
夏侯惇顯然也沒想到許安會說的這么詳細,有很多細節,他根本不知道。
文武們不敢接話,只是悄悄看向曹操。
許安的話透露出的信息量實在太大。
短暫沉默后,曹操哈哈大笑,“叔敬,奇恥大辱那不過是他們的誤會,正好大家今天都在,我再重申下,叔敬之所以只當了太祝令,是因為他太懶,不想參加朝會。”
“?”
在場眾人有許多并不知道許安選擇當太祝令的真正原因,一直以來,大家和劉協還有伏壽想法一樣,那就是許安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司空。
所以才得了這么個閑職。
現在看來,事情好像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一切都是因為軍師懶得上朝。
“至于過河拆橋,我相信在座各位心里有答案,我就不多說什么了。”
“明公絕不會過河拆橋,伏皇后這廝真是信口開河!”
“是啊,明公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全是為了征討不臣,卻被如此誣陷,真是讓人心寒。”
“這么聽來,軍師的心跡天地可鑒,他甚至拒絕了皇后親自邀請。”
“這是多么感人的情誼!”
許安和伏壽對話的很多細節,夏侯惇之前并不知道。
此時他雖然還有懷疑,卻也根本找不出許安言語之中的破綻。
眼見氣氛已經烘托到位,許安講出了伏壽問出的最后一個問題。
“伏皇后曾問我,‘這般年紀,不應該想著天下百姓,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嗎?’我卻說,‘為曹司空出謀劃策,就是為了盡快平息戰火,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至于青史留名,我只求活好這輩子,死后的事情,想不了。’”
話音未落,一人撫掌大笑,“好,好一個還天下百姓太平,這正是曹操所想。知我者,叔敬也。”
夏侯惇有些汗顏,許安確實踐行了他說的話,有許安在的這一年,曹營的實力不知增加了多少。
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許安對青史留名不在乎的態度。
這個時代的文臣武將,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在夏侯惇所知的人里面,也就大兄曹操能做到這點。
這樣一看,兩個人竟這般相似!
許安再朝眾人一揖,“明公,諸位見笑了,不過這確實是許安心中所想,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許安這話倒不是為了避免曹操猜忌,而是他覺得能陪著糜丫頭平平安安一輩子就挺好。
當然甄宓、大喬、小喬這樣的美女見識見識也沒壞處。
這就對曹操統一的速度有點要求,畢竟現在這三個丫頭年紀還不大,但再過幾年就可能被豬拱了。
眾人不說話。
曹操朝許安一揖道:“叔敬所想,曹操定傾盡全力讓你達到,不過在此之前,還請叔敬多多為我出謀劃策。”
許安還禮,“謹諾!”
得到許安的肯定答復,曹操大手一揮,“元讓,此事到此為止可好?”
夏侯惇嗡聲道:“全聽大兄吩咐。”
“既然如此,我就說了。當初成立校事府,為的是散播袁術稱帝的讖言。所謂的監察百官,校事府要做,但要注意方式。我認為此次窺探叔敬家里的事情,就不大好。這樣,元讓你只可安排諜子在百官府宅之外監察,府宅之內,我曹操用人不疑,不必再安插眼線。”
“明白。”
許安心中微微一動。
沒想到曹操竟然主動閹割了校事府的功能,這和原劇本里的他可是大不相同。
看來曹老板改造計劃,取得了一丁點進展。
雖然不多,但他多疑的性格,似乎有了些許改善。
眾人看向許安的眼神也或多或少有著感激。
他們之前對校事府的職能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夏侯惇私底下安插了這么多諜子。
如果不是許安出頭,眾人在自己家里說什么做什么,腦袋沒了可能都不知道。
“叔敬,為了補償你,我決定把赤兔賞給你,這樣你平時黃馬、紅馬就能換著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