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李強的感嘆
- 重回1980,跟著氣運賺錢
- 作家c8ChJw
- 2836字
- 2025-04-01 09:09:00
送走李強一行人后,蘇天雄、李涯和林虎緊急開了一個會,商量一下明天的招待事宜。
一夜好睡。
早上8點半,李強就出現在兵工廠。
南山縣一眾領導都沒有出現,這讓蘇天雄三人相當詫異。
“局長,縣里的領導呢?”蘇天雄代表兵工廠小聲的問道。
“我讓他們不要跟來,兵工廠也有自己的秘密。”李強笑道。
蘇天雄聞言一愣,心中對李強豎起了大拇指。
“這樣吧,今天就讓小林陪我走走。”
既然李強都發話了,蘇天雄和李涯只好點點頭,目送他們離去。
林虎首先領著李強和他的秘書,去廠里的服裝公司參觀。
“這個服裝公司是兵工廠最早啟動的項目,至今仍在給廠里帶來利潤。”
李強聞言點點頭,看著廠房里的設備和工人熟練的操作,他開口道:“當初你是怎么想到要做服裝的?”
“從報紙和廣播上,我聽說廣珠市那邊經濟非常活躍。然后去看過之后,便有了這個主意。”
“報紙和廣播?”李強驚奇的看著林虎。
“是的,現在只有這兩個渠道獲取外界的消息。若不是我有聽收音和看報紙的習慣,否則也發現不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什么意思?”
“服裝生意沒有太大的難度,兵工廠能做,別人也能做。”
李強沒有反駁,他面色凝重問道:“你們有什么替代項目?”
“有。”林虎笑道,“請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便回。”
幾分鐘后,李強驚訝的看到,一輛吉普車停在自己身前。
“李局長,上車吧!”
吉普車沿著水泥路,朝水體水庫駛去。
遠遠的,鵝叫聲就傳來。
“鵝?”副駕的李強驚愕的問道。
“是的。”林虎把車停在一號養鵝場門口。
鵝叫聲此起彼伏,從養鵝場里面傳出來。
從聲音和鵝場的規模,可以判斷里面的鵝還不少。
“養鵝?這就是兵工廠替代服裝公司的項目?”李強眉頭微皺,他臉色嚴肅的說道,“有句話你可知道?”
“什么話?”林虎回頭問道。
“這話叫‘家產千萬,帶毛不算’!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無數養豬戶慘痛經歷的總結。”
“話我聽過,所以我才選擇養鵝嘛。”林虎嘿嘿一笑,“局長,您在崗位上工作多年,可曾聽說過鵝大面積死亡的案例?”
李強聞言一怔,他皺著眉頭沉思良久,最后眼睛瞪大了些:“就算你說的對,可你打算把鵝賣到哪里?”
“外面風沙大,咱們還是進到鵝場里再說吧。”寒風忽起,吹起風沙遮眼。林虎推開鵝場大鐵門里的小門,請李強和秘書進去。
進入鵝場大門,林虎帶著二人洗手消毒,又穿上了簡易鞋套,才推開1號鵝場的門口。
三人進入的動靜,驚動了大白鵝。
它們紛紛從大棚里站起來,然后呼啦一下跑了出去。
“養得好啊!”李強難以置信的說道。
他眼前的大白鵝,只只精神飽滿,體態豐盈,羽毛潔白。
林虎微微一笑:“這是皖東大白鵝,特意從皖東那邊買回來的。”
“你們打算賣到哪里?”
“廣珠市。”
“廣珠市?”
“是的,廣珠市現在的經濟在全國范圍內來說,是最好的那一批。而且那邊也有吃鵝肉的習慣。”
“這也是你從報紙和收音里知道的?”
“嗯,除了從報紙和收音收集消息,我也親自下去考察過市場。”
李強驚奇的看了林虎一眼,又扭頭看向鵝群。
但很快他臉色一變:“不對吧?”
“有什么不對?”
“這個鵝群大概有2000只,一只賣50塊的錢,利潤應該在20塊錢左右。你這里有3個鵝場,假如每個鵝場都有2000只鵝,利潤也不過12萬。你確定能替代服裝公司?”
“李局長好眼力!”
林虎沒想到李強對市場那么了解,他撓頭笑道:“額,有些事不能說。”
李強聞言瞪大了雙眼,但想到這可能是人家的商業機密,也只好作罷。
“現在只是有一個大概的框架,具體什么時候能成,還不知道。”
“好吧,這是你們的機密,我就不打聽咯。”
看完養鵝場,林虎把李強帶到養魚場。
“你們這又是什么新型養魚方法?”李強驚愕的問道。
全封閉的養魚場地,用水泥池來養魚,各種奇奇怪怪的設備,還有魚池里密度驚人的草魚數量,都沖擊著他的神經。
“這是我們去年開始的,正在實驗的高密度養魚。”林虎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高密度養魚。”李強俯身,把頭靠近水面,看著水里的草魚群,然后扭頭看向林虎,“這在國內聞所未聞,你是怎么想到的?”
“這是個偶然。”林虎一邊思索一邊說道,“去年夏天,我發現水庫上有幾條魚漂在水面。起初我以為那些魚得了病,但經過檢查,發現它們并沒有病,而是缺氧。”
“缺氧?山體水庫缺氧?”李強眼里露出一絲懷疑。
水庫那么大,基本上不可能缺氧。
林虎心里咯噔一下:“壞了,說順嘴了。”
但他很快就冷靜下來,笑道:“李局長,山體水庫漲落明顯。我看到的那幾條漂在水面的魚,其實被困在一個淺水坑里。”
李強聞言點頭道:“山體水庫的確有漲落。你接下去說。”
林虎心中松了口氣:“當時我把那些魚撈起來,經過檢查,發現它們身上并沒有受傷。又解剖了一條后發現也沒有有寄生蟲病等。”
“于是我把剩下的魚放在一個不算大的水桶里養著,以便觀察它們的情況。”
“因為天氣炎熱,我接了一根水管,不間斷的給魚降溫。”
“令我沒想到的是,這幾條魚反而活了過來。”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以及和廠里農業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交流后,才有這個高密度養魚方法。”
聽完林虎的話,李強大為震撼。
幾個年輕人就鼓搗出這樣一個養魚方法,若是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要是能將這個養魚方法推廣到全國,那該多好啊!”
李強目光閃動的看著林虎。
林虎察言觀色,將李強的心思猜得七七八八,他心里暗笑:
“嘿嘿,局長,想要我的養魚技術,您就得幫我一把。”
“唉。”他忽然長嘆一聲。
“小林同志,為什么嘆氣啊?”李強不解的問道。
“可惜這個高密度養魚法實驗樣品不夠。”林虎搖頭道。
“還不夠?”李強大為吃驚,他看著幾個大池子,滿臉不解。
“李局長,您看這幾個池子好像魚很多,但其實只能做一期。”
“為什么?”
“誒,李局長,不瞞您說,您是不知道這些魚是怎么來的。”
林虎簡單的將王班長他們買魚路上遭遇的事說了一遍,聽得李強沉默了。
這個時候,社會風氣不是很好,他也是有所耳聞。
但沒想到會惡化到這個地步。
“那要怎么辦?”李強皺起了眉頭。
省城及其周邊的地區,都沒有這么多的魚苗。
“要解決這個事,還得局長您出馬。”林虎見時機成熟,趕緊說道。
“哦,我能做什么?”李強訝異的問道。
“我想和省城的農科院合作,一起研究高密度養魚。”林虎笑道。
“啊?”李強大吃一驚,難以置信的看著林虎。
一旦真的合作,那么兵工廠的高密度養魚技術就得告訴農科院。
“你,你真的這樣想的?”李強慢慢問道。
“是的。農科院購進魚苗,兵工廠提供技術,這是雙贏的事。”
林虎并不懼怕高密度養魚的技術外泄。
單是那些設備,都是兵工廠自己研究的,市場上根本買不到。
別人想要研究也要花費時間和金錢。
更何況他的最終養魚目標,并非四大家魚,而是那些冷水魚。
諸如虹鱒,細鱗魚之類。
山體水庫的水常年在15度左右,正是那些冷水魚喜愛的溫度。
“此話當真?”李強激動起來。
“絕非虛言!”林虎肯定的點頭。
“好,好,回去我便幫你聯系農科院的人!”李強難得搓著手。
接下來又參觀了養雞場和養豬場后,李強非常震驚。
他沒想到一個兵工廠,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養殖。但今天來考察后,卻發現兵工廠的養殖技術如此高超,管理辦法如此詳細。
而這一切的謀劃者,居然是自己身旁,笑容可掬的青年。
“人才啊!”
李強心中感嘆。
“若是能為我所用,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