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時代大學生厚植愛國主義精神的研究

電氣與電子信息學院 鄧燕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培養和厚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培育具有深厚民族自豪感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時代新人。本研究通過綜合運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現狀,并深入探討了影響其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實踐是厚植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三大核心途徑。家庭教育為大學生奠定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基礎;學校教育通過系統課程與多元教育方式提供全面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則讓大學生親身體驗國家強大與社會進步,進一步激發其愛國熱情與社會責任感。本研究為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學校教育;社會實踐

一、引言

在新時代浪潮中,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力量。在這一宏偉背景下,愛國主義精神作為國家的精神支柱,愈發顯得舉足輕重。它不僅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推動國家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力量,對其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和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帶來了深刻變化。當前,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成為具有高度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的時代新人,是當前的重要課題。本研究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討新時代如何厚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現狀及其問題成因,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旨在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持。同時,期望本研究能引發全社會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共同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環境。

二、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與特征

(一)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

在新時代語境下,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經歷了顯著的豐富與拓展。它超越了傳統的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演變成一種對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深刻責任感。這種新時代的愛國主義精神,強化了個人與國家的緊密聯系,激勵大學生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大局相融合,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與社會進步之中。此外,愛國主義精神還倡導全球視野和國際責任,鼓勵大學生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為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緊密貼合當前時代背景,深刻反映了國家發展的需求與民族復興的期望。它強調個人與國家、民族命運的緊密相連,引導大學生將個人成長和發展與祖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緊密相連,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二)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特征

在新時代的語境下,愛國主義精神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些特征不僅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彰顯了他們的責任與擔當。

1.責任性與使命感

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性。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被賦予了重要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他們不僅要關心個人的學業和發展,更要關心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命運。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大學生為祖國的建設、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開放性與包容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展現出了良好的包容精神。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這種精神鼓勵大學生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和特點。他們應該學會欣賞和借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特色,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3.創新性與進取性

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鼓勵大學生勇于擔當、敢于創新。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是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大學生作為未來的棟梁之材,應該具備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領域,為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感性與理性

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包含深厚的情感,也強調理性思考和科學決策。大學生在表達愛國情感的同時,也應該具備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他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為國家的發展獻言獻策,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這些特征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內涵,它不僅是對傳統愛國主義的傳承和發揚,更是對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的深刻詮釋。

三、當前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總體表現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總體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他們普遍具有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對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充滿信心和期待。許多大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文化交流等,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充分發揮了青年的愛國情懷,體現了新時期青年的擔當和責任。同時,大學生也通過學習和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不斷增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他們關注國家大事,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為國家的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缺乏深入理解與實踐

在現行大學教育體系中,愛國主義教育大多囿于教材和課堂之內,鮮少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激發他們的實踐熱情。這導致了一種現象:雖然許多大學生能夠嫻熟地復述愛國主義的理論和口號,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難以將這些言辭轉化為實質性的愛國行動。這種明顯的理論與實踐的斷層,不僅制約了學生對愛國主義精神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也限制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愛國主義的意愿。誠然,大學教育在傳授理論知識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過度偏重于這一方面往往導致了對實踐體驗的忽視。愛國主義教育不應該僅停留在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的層面,更應該通過實踐活動引導他們深入體會和領悟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力量,并將其轉化為推動自己行動的強大動力。以某大學的歷史課堂為例,盡管老師詳盡地闡釋了愛國主義的理論和口號,學生也認真學習并順利通過了相關考試。然而,當學校組織一次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時,許多學生仍顯得茫然無措,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實際行動。這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脫節,不僅阻礙了學生對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入理解和體驗,也限制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愛國主義的意愿。

2.利益沖突與選擇困難

在當今多元化、復雜化的社會大背景下,大學生在權衡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時,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惑。這一問題不僅涉及簡單的道德判斷,更觸及了個人價值觀、信仰和人生追求的深層次內核。隨著現代社會中個人主義思潮的逐漸盛行,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利益取向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愈發注重個人成長、發展和利益追求,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自己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擔當。這種思潮導致一些大學生在面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時,可能更傾向于選擇維護個人利益,甚至對國家利益產生一定程度的忽視或抵觸。此外,大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發展大局的深入了解與認識尚顯不足。他們可能缺乏對國家歷史、文化和社會現實的全面了解,無法深刻體會個體與民族命運之間的緊密聯系。因此,在面對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沖突時,他們可能會感到迷茫,無法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利益沖突與選擇困難不僅可能阻礙大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還可能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3.教育方式單一與缺乏創新

部分高校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陷入了教育方式單一、缺乏創新的困境,導致愛國熱情難以被有效激發。這種現狀很可能與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滯后密切相關。在某高校的歷史課堂上,老師依舊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單方面地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真正投入和感受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涵。因此,盡管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流利地背誦愛國主義的相關理論和口號,但當面對愛國主義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時,他們就會無所適從,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此外,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缺乏與時俱進的特點,無法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例如,一些高校仍然沿用過去的教育內容,缺乏對新時代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深入解讀,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同時,教育形式也缺乏創新,仍然停留在課堂講解和教材學習的層面,沒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資源,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來豐富教育形式和提升教育質量。

四、厚植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途徑與方法

(一)家庭教育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中的作用

家庭既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又是個人成長的場所。對于大學生而言,家庭教育在塑造其性格、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引導。家庭教育為大學生提供了最初的愛國主義教育環境。家長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家庭氣氛的營造,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的養成有直接的影響。父母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如講述祖國的歷史和文化、關注國家大事、參與社區公益活動等,潛移默化地傳遞著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家庭教育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過講述國家的發展歷程、英雄人物的事跡等方式,激發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同時,父母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參與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家庭教育還能夠培養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愛國主義行為習慣。父母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家庭規則的制定和執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這些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等,都與愛國主義精神息息相關。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引導,可以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養成良好的愛國主義行為習慣,為其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學校教育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中的主陣地作用

學校作為教育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著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方面,學校教育發揮著主陣地的作用。學校教育通過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系統地傳授愛國主義理論知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學??梢匀谌雵覛v史、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愛國主義的內涵和要求。同時,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可以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元素,讓學生在不同領域的學習中都能感受到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學校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在校園內形成了濃郁的愛國主義氛圍。學校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愛國主義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展覽等,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愛國主義的魅力。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講座、研討會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為學生解讀國家大事、分析社會現象,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國家觀和民族觀。學校教育通過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和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學??梢酝ㄟ^開展志愿服務和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對國情和民情有更深刻的認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同時,學校還可以與社區、企業等合作,建立實踐教育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的平臺。為了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中的主陣地作用,學校還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和形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深厚愛國主義情感、能夠在新時代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大學生。

(三)社會實踐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對于大學生來說,社會實踐是一個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環節。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國家的發展變化,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激發愛國熱情、堅定愛國信念。社會實踐讓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增強國家認同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到國家的發展成就和社會進步,了解國家面臨的挑戰和問題。這種深入的了解和體驗,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國家觀和民族觀,并增強其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可以參與國家建設的各個領域,如扶貧濟困、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等。通過親身參與和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公民的責任和使命,從而更加珍惜和愛護自己的祖國。同時,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需要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社會實踐還能夠讓大學生接觸到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從而拓寬他們的視野和胸懷,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為了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加強社會實踐的組織和管理,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并深入思考和總結經驗,加強社會實踐與課程教學的結合,提高社會實踐的質量和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實踐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方面的目標。

五、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入探究,揭示了其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體現了其對國家的深厚情感,更展現了其對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的積極擔當。這一精神的培養,對于塑造具有高度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新時期大學生愛國情懷的培育,任重而道遠,需要從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入手。通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和構建良好校園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努力,我們可以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努力造就一批有強烈民族榮譽感、責任感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趙明鍇.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邏輯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8):33-35.

[2]趙軒.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四重路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3):158-164.

[3]葉開亮.立德樹人導向下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3,45(S1):102-104.

[4]陳亞青.大學生愛國主義微教育模式探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35):24-27.

[5]徐國正,劉文成.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挑戰、原則與路徑[J].大學教育科學,2022(3):8.

[6]曲建武,張曉靜.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三個維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1(10):36-38.

[7]趙培堯.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四個向度[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2):3.[8]林秋琴.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20(1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孝感市| 龙川县| 大英县| 绥江县| 阿尔山市| 尼木县| 新绛县| 岳阳县| 乌兰县| 连云港市| 惠水县| 若尔盖县| 晋中市| 台南市| 咸阳市| 定西市| 天气| 平利县| 任丘市| 蒙城县| 房山区| 怀来县| 永济市| 新津县| 荆州市| 泰安市| 康乐县| 黄山市| 蒙阴县| 通道| 锡林浩特市| 游戏| 贺州市| 榆林市| 凤山市| 白山市| 嘉鱼县| 宁明县| 巨鹿县|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