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封狼居胥是刻在骨子里的DNA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朱厚熜緊緊盯著對聯,旋即口中不禁輕聲吟誦著這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詩句。

敢情人家朱厚照也是一個想要開疆擴土的帝王啊!

見狀,陸炳眸子也是一凝。

只見那對聯筆力雄渾,猶如蒼松勁柏,躍然于紙。

待看清上面的字跡后,他整個人猛地一震,呼吸也是不由自主地急促起來:“啊……這是先帝的字跡!”

他激動的轉過頭,望向有些發愣的皇帝

“字跡?!”朱厚熜一臉好奇,開口問道:“你見過堂兄的字跡?”

“見過,是家父給我看的。昔日,他曾隨先帝親征漠北……”

聽到這話,朱厚熜眉頭一皺:“親征漠北……難道是應州之戰?!”

根據前世的史料來看,讓朱厚照親自出征的也唯有此役了。

想到這里,朱厚熜一臉好奇:“你接著說。”

見到皇帝投來好奇的目光,陸炳努力平復心情,緩緩說道:

“正德十二年,小王子率五萬鐵騎侵犯我大明邊境。”

“先帝得知此事后龍顏震怒,決定御駕親征!”

“經過一番殊死搏斗,我軍斬敵數萬……成功擊退了敵軍。”

“其實,先帝也是積極有為之人,并非是傳聞中的那般只會吃喝玩樂,不干正事的人。”

“可惜他時運不濟,大業未成便棄天下,猶棄敝蹝……”

“是嘛?這些我以前倒是沒有聽說過呢。”朱厚熜輕聲哦了一聲。

他知道《明史》可不是像陸炳所說的這樣記載。

《明史》甚至是《明武宗毅皇帝實錄》中對“應州大戰”的評價是這樣說的——

“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

“是后歲犯邊,然不敢深入。”

簡單來說就是在應州之戰中,明軍僅僅是殲敵十六人,而自身卻折損五十多個人,傷者更是多達五六百人。

但是在此戰之后,韃靼再犯邊關時,就不敢再貿然深入了。

明眼人都知道,數萬騎兵交戰,怎么可能才出現這么點傷亡?

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要說如果不是故意抹黑,恐怕沒人會相信。

況且,《明史》有關記載里邊更是自相矛盾,難圓其說。

……

這是朱厚熜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了解“堂兄”朱厚照,想起他的死,總覺得有些蹊蹺離奇。

由此可見,有時候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書上面所記載的事情不一定都是人盡皆知的歷史真相。

“大明朝的政治氛圍可真是水深得很,以后行事可得要小心再小心了……”

心里這般暗暗告誡自己,朱厚熜再次看了一眼地圖,目光落在漠北以及遼東。

片刻后,他執起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突然想起朱棣五次親征漠北的史實。

史料記載,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遣淇國公丘福領十萬大軍征伐草原,結果全軍覆沒。

為了徹底解決邊關之患,朱棣決意親征漠北。

自永樂八年至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親征漠北,凱旋歸朝途中于榆木川薨逝。

永樂帝五征漠北雖未能徹底根除邊關之患,但是有力打擊了殘元勢力,守護了大明朝的邊疆安寧。

如今,邊關卻又是秋風瑟瑟,山雨欲來……

“這個地方適合拿來給咱們養牛羊。”

陸炳直勾勾地看著那個被皇帝勾畫的紅圈圈,眼神露出一絲熾熱:“當年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一路打到了成吉思汗稱帝的地方。那個地方叫……叫……恒河!對,就是恒河!”

“……”

“什么恒河……你小子看過地圖沒啊?”

“那叫斡難河!”朱厚熜輕瞥了他一眼,沒好氣兒地說道。

見狀,陸炳略顯尷尬地撓了一下后腦勺,旋即咧嘴一笑:

“嘿嘿……管它是什么河呢。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之處,皆為我大明疆土!”

說著,他霍然抬頭,雙目熠熠生輝,朗聲道:

“大哥,我也想親率大軍北征,仿若大漢雙壁一樣直抵狼居胥山,祭天封禮!”

封狼居胥,這是何等的榮耀。

誰不想建功立業?

都想!

衛青,霍去病想建功立業。

李世民想建功立業。

甚至是陸炳也想建功立業。

他,朱厚熜難道不想建功立業嗎?!

全都想。

這可是刻在骨子里的DNA啊!

聽到陸炳這么一說,心里不知為什么有一股莫名的躁動。

此刻,朱厚熜只覺得自己的心中似有一團烈焰正熊熊燃起,眼眸也熾熱如火。

目光一凝,再度看向地圖。

看著看著,他仿佛看到了大漠孤煙起,金戈鐵馬踏征途,漢家子弟威震四海八荒!

天下臣民如眾星捧月一般,緊緊圍繞在自己的四周高呼“萬歲”!

是夢吧?

是幻吧?

不!

兩京一十三省算什么?

朕要威震四海,君臨天下!

“迢迢八荒寰宇,任我子弟翱翔!”

聞言,陸炳興奮不已:“陛下有秦皇漢武之魄!我大明天下無敵!”

啪!!!

說著,他突然用盡全身力氣狠狠地拍在了御案上。

只聽見“砰”的一聲巨響……

然后一聲清脆的斷裂之聲響起來。

突如其來的聲響一下子就把朱厚熜從剛才的幻想中給硬生生地拽回了現實。

他先是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一絲驚愕之色,隨后便急忙低頭看去。

只見一塊金絲楠木竟然已經斷裂開來,直直掉落到地面上。

“草......”

朱厚熜身子微微一怔,而后朝著陸炳狠狠翻了一個大白眼:“啊!我的金絲楠木......”

“你這個豎子!居然敢弄壞我的金絲楠木御案!”

“嘿嘿……”

陸炳顯得有些尷尬不已。

只得連忙躬身行禮,結結巴巴地解釋道:“那個…大哥……我剛剛實在是太激動了,一時之間沒能控制住自己的力道……”

行吧行吧!

朱厚熜再度白了他一眼,旋即將目光投向御案上的地圖。

地圖上清晰地標注著大明朝各個地區的情況以及周邊勢力的分布。

西北地區,殘元勢力常年不斷侵擾邊關。

而在遼東地區,女真部落勢力日益壯大。

想到這里,朱厚熜不禁皺起了眉頭。

當年,明憲宗搞的成化犁庭原本是想要一舉消滅女真部落,將其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誰曾料到,此舉不僅未能如愿以償,反倒讓女真人僥幸撿回一條命,而后更是日漸強大。

最終發展到足以與大明分庭抗禮、取而代之的地步。

除此之外,就連西南邊境的那些土司也開始蠢蠢欲動。

昔日聲名顯赫的三宣六慰已經名存實亡,對當地局勢全然無力掌控。

“難搞……”

朱厚熜沉思片刻后,看了一眼地圖上的江浙滬區域。

他又在上面劃出一個圓圈。

這片膏腴之地……

自從南宋南遷后,江南漸次取代北方,成為九州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

朱重八把明帝國的王都立在了此地,這里也就成了大明朝的重要稅收之地。

明代的開朝勛貴,例如徐達、劉伯溫、藍玉、宋濂……等等,都是來自這里。

可以說,這里就是大明朝的基本盤。

“朝廷每年的收入大多數皆是源于此地。”朱厚熜低聲呢喃,似是思及某處關鍵,“等等,我好像遺漏了什么……”

驀地高聲呼道:“黃大伴,快快把賬本取來,朕要親閱!”

“是!”不多時,黃錦立刻取來一沓厚厚的賬本,“陛下,所有的賬本都在這里了!”

“嗯,朕知道了。”

朱厚熜接過賬本,隨手翻閱起來。

片刻后,他不禁悚然一驚:

“不是吧……去年江南只上繳了200萬兩白銀?!”

“是不是這些家伙都把朝廷的錢給私吞了!”

要知道,以江南繁榮的經濟實力,不可能只上繳這么點銀子。

要說沒有人偷稅漏稅、中飽私囊……打死都不信!

明朝后期正是因為缺錢少糧的緣故,所以才會內部起義不斷,外有力不能敵八旗,最終導致滅亡。

念及此處,朱厚熜深吸一口氣:“就這么點錢……能干嘛???”

“啟奏陛下,內閣遣人前來,此刻正在殿外候著。”

就在朱厚熜沉思的時候,一個小太監突然跑了進來。

聞言,朱厚熜面露不悅之色,立刻回絕道:

“不見,你沒看到朕正忙著嗎!”

小太監見狀,嚇了一跳,支支吾吾道:

“陛下……此次來人乃是為陛下擬定年號之事。他們說將擬定好的年號呈上,請陛下御覽定奪。”

聽到這話,朱厚熜心中愈發煩躁,只覺得這些大臣著實煩人。

但是,念及年號之事對于自己至關重要,終究還是強壓怒火,沉聲道:

“罷了罷了,那就快快呈上來讓朕過目。”

“是,陛下,奴婢這就去拿過來。”

小太監見到皇帝點頭,如獲大赦一般,立刻往外面跑去。

很快的,小太監又匆匆忙忙跑了回來:“奏本在此,請陛下過目。”

朱厚熜接過奏本,然后有些不悅的看了一眼小太監:“你且先下去吧。”

說完,他隨意的掃了一眼奏折,當目光落在上面時,眉頭突然一皺:“紹治???這就是他們給朕擬定的年號?!”

啪!

他不由自主地拍了一下御案——

“真沒想到啊,這幫家伙居然到了如今這個時候,依舊是死性不改!”

“當真是見縫就插針……處處都想掣肘我這個天子是吧?!”

“紹治???”

站在一旁的陸炳看到皇帝這般震怒,不由得微微一愣。

“這‘紹治’二字……恐怕是要大哥繼續繼承弘治皇帝尚未完成的大業啊……”

“大哥若是認可了此年號,亦是變相承認了自己乃是以皇子的身份繼位。”

“這簡直就是一箭雙雕,好一個內閣。”

想到這里,他輕輕嘆了口氣,對于皇帝此刻的心情也多了幾分理解和同情:“也難怪大哥會這般生氣了。”

“那個……大哥,你沒事吧?別跟他們一般見識……”

陸炳剛想出聲安慰朱厚熜,只見這位大明帝國的新君面色凝重,猶如陰云密布。白皙的脖頸處,幾絲青色血管清晰可見,顯然是情緒激動所致。

“紹治這個年號是挺好的……但是,朕還有一個更好的年號!”

朱厚熜抓起案前的御筆,隨后以排山倒海之勢在折子上重重落下一筆。

筆力之重,似乎是要穿透紙張一般。

陸炳不由自主地伸長了脖頸,想要窺視皇帝究竟寫下了何等吉祥的年號。

他小心翼翼地偷瞄過去,只見折子上龍飛鳳舞的呈現出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嘉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罗甸县| 来安县| 原阳县| 鹤峰县| 金坛市| 平武县| 莲花县| 奈曼旗| 故城县| 旬邑县| 朝阳市| 乌兰县| 克山县| 高密市| 海兴县| 象州县| 灵川县| 穆棱市| 漳平市| 安丘市| 登封市| 永兴县| 金堂县| 喀喇| 中阳县| 南安市| 托克逊县| 建德市| 晋中市| 吉安市| 呼伦贝尔市| 泰来县| 开鲁县| 曲周县| 旬邑县| 上蔡县| 山东省| 肇州县| 安西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