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思路
- 重生:人生不只是爽文
- 海岸邊的狐貍
- 2181字
- 2024-11-23 08:00:00
上完補習班后,王國華正打算回江州,順路捎上了徐景。
在回江州的途中,徐景陷入沉思,他手里還余下 10萬多元,得找個妥當的用途。
聽著王國華和陶然在談論昨天逛街的種種經歷,比如哪家店的衣服美觀,哪家店的褲子質量欠佳。
徐景的腦海中猛地冒出一個想法,他讓王國華掉轉車頭返回東江。
對于徐景的這個決定,王國華雖說有些疑惑,但還是果斷掉轉車頭開往東江。
昨天他們逛街時有多愉悅,今天陪徐景逛東江大市場就有多煎熬。
不過,他們還是盡力配合徐景,試穿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衣服、褲子和鞋子。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徐景最終一件東西都沒買,這讓王國華和陶然感到頗為尷尬與失望。
在此過程中,徐景并未解釋他這般行事的原因,只是讓王國華和陶然陪著他試穿各類衣物。
他們盡管有些不解,但還是全力配合了徐景的舉動。
晚上,依舊是知味居,徐景點了滿滿一桌菜,對著一臉郁悶的王國華和陶然說道:“我明白,今天二位受累了。這桌菜就當作我給二位哥嫂賠罪。”說完,他打開兩瓶啤酒,遞給兩人。
陶然聽到徐景稱呼他們為“哥嫂。”
感受到了徐景對他們的認同,心中甚是歡喜。她輕輕拉了拉王國華的袖子,低聲說道:“小景是你表弟,你做哥哥的幫一幫弟弟怎么了?別老是擺著一張臭臉,讓人看著心里不舒服。”
王國華無奈地接過啤酒,看著徐景說:“小景,你向來有主見。但今天這一出究竟是怎么回事?半道掉頭回東江,又試了半天衣服,你到底意欲何為?”
徐景揉了揉有些酸脹的小腿,認真地說道:“為了一樁能賺錢的生意,表哥。你有想過賣衣服嗎?”
王國華皺了皺眉頭,困惑地說:“街上賣衣服的多了去了,也沒見誰發了大財啊?”
陶然聽王國華這么講,氣得拍了他手臂兩下。
“你怎么這么沒眼光?張嘴閉嘴就是大財,你有多大能耐啊?才賺了幾個錢就覺得別人賺的都是小錢?人家賺沒賺錢會跟你講嗎?”
徐景對陶然的看法表示認同,他說道。
“然姐說得在理,表哥,你別總是盯著賺大錢。這次咱們運氣好,找到了一個沒人競爭的市場,但你所謂的賺大錢,也就這兩個月罷了。如今日裝機量都不到 1000臺,一個月也就勉強 7萬多,往后可能還會更少。跟之前兩個月相比,跟你以前相比,這已經很不錯了。再者,別覺得賣衣服就賺不了大錢。衣食住行,哪一行做好了都能賺大錢。關鍵在于你能不能做好。”
王國華盡管有些不以為意,但想到剛才被陶然批評了,便選擇了默不作聲。
徐景接著說道:“我的想法是,咱們在江州開一家服裝店。咱們可以先在東江找一家規模大些的批發商進一批貨試試水。要是反響不錯,咱們就擴大規模;要是反響不佳,咱們再想辦法調整。如此一來,咱們可以先小范圍嘗試,風險相對也較低。”
徐景的這番話讓王國華和陶然陷入了深思。
他們開始意識到徐景的計劃并非毫無根據,而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雖說他們對服裝行業并不熟悉,但徐景的自信和決心讓他們對這個計劃逐漸產生了興趣。
最終,王國華點了點頭表示支持:“行吧,小景,既然你這么有信心,那咱們就試試看。”
徐景的開店構想雖好,但現實遠比他想象的更為復雜。
第二天,他跑了好幾家批發商,卻都沒能順利拿到貨。
要么批發商要求他必須搭配一些老舊款式一起出售,要么就因為他要的貨量太少,只愿意以比零售價稍低的價格供貨,不肯大幅降價。
面對這種狀況,徐景感到頗為無奈。
他清楚,空口白話地想要低價拿貨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貨量不足的情況下。
他開始明白,開一家服裝店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陶然是東江本地人,對東江的服裝廠頗為了解。她提議去服裝廠瞧瞧,說不定能找到更合適的貨源。
于是,徐景和陶然一同花了兩天時間,走訪了不少服裝廠。
一開始,這些服裝廠聽聞他們是來批發衣服的,都表現得極為熱情。然而,一當他們詢問具體的貨量時,這些廠家的態度就有了顯著的轉變。
要么抱怨工作繁忙,沒空接待他們,要么直接送客,連進廠參觀的機會都不給。
在徐景和陶然四處碰壁之后,終于有一家名為“金發制衣”的廠子愿意接待他們。
這家廠子的老板叫劉金發,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劉金發年輕時跑長途貨車,賺了不少錢。
然而,在一次運貨途中,他因疲勞駕駛險些沖下山崖,雖說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但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觸動。
這次死里逃生讓劉金發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用賺到的錢,再加上向親朋好友借的一部分資金,開辦了一家制衣廠。
金發制衣主要生產 T恤,偶爾也承接一些其他訂單。
在頭兩年,廠子的效益還算不錯,劉金發也掙了不少。于是,他決定擴大生產規模。
然而,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管理方面的問題逐漸顯現。
劉金發發現舊款式的衣服積壓過多,很多貨款也難以收回。賬上的資金越來越少,大的訂單如今已無力承接。
為了維持生產,他只能依靠接一些小訂單勉強支撐,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
面對如此困境,劉金發感到萬分焦慮。他清楚,如果再不盡快處理掉積壓的舊款或者追回欠款,他的廠子就要被拖垮了。
所以,當王國華和徐景等人來到他的廠子時,盡管他們開的是一輛面包車,但劉金發還是從他們的穿著中看到了一絲希望。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他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徐景在看過劉金發提供的樣品后,發現都是一些印花 T恤,款式并不出眾。
他感到有些失望,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預先設想的計劃的第一步或許就走岔了。
他不想再在此處浪費時間和精力,于是準備打道回府。
徐景的心情異常沉重,他感覺自己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或許很多事情并非如自己所想的那般簡單。
他意識到開一家服裝店并非易事,需要考慮諸多因素,例如貨源、款式、質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