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深夜夢魘
- 仙道:從基礎原理開始
- 五加一皮
- 2018字
- 2024-11-18 14:01:27
“噠!”
“噠噠!”
許平取出火石敲擊出火花。
田坎枯草垛被點燃,很快就燃起熊熊火焰。
等火星熄滅,泥鰍就差不多被烤熟,三人就用棍子在灰燼翻找,挑出十二條臟兮兮的泥鰍放在樹葉上。
“沒鹽!”
“泥鰍大小差不多,一人分四條,等吃中飯攪在菜里下飯。”
“我先嘗嘗味看泥鰍烤熟沒有。”
殷石肚子餓的受不了,拿起一條卷曲的燒泥鰍,熟絡拍掉表面草木灰露出金黃色泥鰍肉。
撕開腹部扔掉腥味重的內臟,將肉從骨頭上輕易剝離,一口就吃下半條泥鰍,咀嚼兩口就直接咽進肚子,胃里浮現一股淡淡暖意。
“咕!”
許平、陳業咽了口唾沫。
也拿起一條泥鰍品嘗,烤熟的泥鰍肉金黃酥脆,即使沒鹽味道也算尚可。
“王二蛋沒口福,得留下來照顧張疤臉。”
“要不也給王二蛋留兩條泥鰍,都是一個村出來的人。”
“燒泥鰍冷了不好吃,中午燒的泥鰍就不給他留,下午逮到的泥鰍給他留兩條。”
“…………”
三人閑談沒歇一會兒。
山下兩名提前回田莊煮飯的壯丁,抬來一桶煮好的稠粥上山。
分量還前兩天多點,每個人能分到一大碗稠粥,下飯菜是一點發酵的豆子,能補充干活流失的鹽分。
泥鰍肉和豆子攪拌,肉有了鹽味,豆子有了肉味,殷石三下五除二就吃進肚子。
有了富裕的能量補充,下午才能維持繼續修持晨曦印的損耗。
【晨曦印,熟練度+1。】
【晨曦印,熟練度+1。】
【晨曦…………】
下午過去一半。
許平,陳業兩人徹底提不起干勁。
不止是許平、陳業兩人,經過半天時間觀察,眾人發現周元是真不管事,盤坐誦經不垂目向下看一眼,所有人干活效率都直線下降。
殷石靠‘晨曦印’加持沒感到疲憊,盡頭比老牛更足三分,但體力能省則省,干活效率也跟著慢下來。
耕田可以摸魚。
晨曦印修持卻不能有絲毫懈怠。
殷石印法越來越純熟,進度非但沒有放慢反而越來越快。
等到黃昏時分,晨曦印進度終于達到99%,只差最后一哆嗦就能圓滿。
【晨曦印!】
殷石再次掐訣激活法印,閉目感受身體變化。
天邊一輪黃昏紅日恍若化作晨曦,似有一縷光芒正在一點一點融入身體,陌生又熟悉。
所有感悟其實在衍法階段就已經完成,只是在這一刻,才將晨曦感悟完全烙印進身體。
【晨曦印,熟練(1%),特性:清明,日出時分,處于昏迷狀態,晨曦效果將越來越強,直至喚醒方休。】
“成了!”
殷石露出一抹微笑。
晨曦印從入門提升至熟練,除了基礎效果提升,特性清明能讓他對夢中邪祟的抗性提升。
雖說硬實力還是和普通人差不多,但提升至熟練不是極限,晨曦印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一天能提升至熟練,十天,一百天,一年,又能將晨曦印提升至何種地步?
“…………”
“梆!”
“梆梆!”
山下梆子聲再度響起。
聲音沒清晨時分響亮,提醒眾人該下山回田莊。
夜晚完全降臨前入睡,才能最大限度規避邪祟侵害,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原理,但不遵守規則的人都死了!
這會兒下山回到田莊,等吃過晚飯回房天色差不多來到夜幕,所有人都收拾好農具下山。
“噠!”
“噠噠!”
許平再次用打火石點燃枯草,赤紅火光映照在臉上。
殷石停下修行抬頭望向洞子山頂,周元身影在夕陽下很模糊,眼中樹影與人影重疊。
體會到修行的好處,眼中全是對未知學識的渴望。
修成‘晨曦印’這種不入流的法門,激活法印耕田也能比其他人多耕兩畝。
周元腦海里極可能掌握很多仙道知識,雖然沒修成導致神通無法采法,但知識依舊是無價之寶。
不需要多高深玄妙的法門,啟蒙階段的基礎知識,甚至是仙道常識,都是殷石所渴求的仙道知識。
陳業清洗干凈腳上的泥濘,牽著老牛回準備田莊,拍了拍發愣的殷石肩膀:“狗剩你在看啥?干了一天活還這么精神,是不是瞞著我們偷懶?”
殷石收回視線:“不都在你們眼皮底下,周管事一整天都在樹下盤坐,有點好奇他是在做什么?”
許平將燒好的泥鰍小心收好,毫不在意道:“人家說不定在練一種特殊的武功,看張疤臉遭遇邪祟嚇到了,操多余的心干啥?”
“泥鰍燒好就趕緊下山,每天早點睡早點起,三年后才能活著回家娶媳婦。”
神通傍身,不用像王度那樣急功近利,何必受王度節奏影響空耗不必要的精力?
獻媚逢迎,屈膝討好,殷石自認不能比王度做的更好,那么只需安心等待就行,由衷祈禱王度能成功獲得機緣,畢竟有神通加持——所見即所得。
殷石眼眸一抹精光流轉,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認真點頭:“有道理,下山吃飯!”
“…………”
山上,周元壓抑體內的躁動,一遍一遍不停誦讀經文,直到聽到梆子聲才停下來。
誦讀能令人清靜的經文,變得像蚊子叫一樣吵耳,念經非但沒尋回清靜,反而讓心情越加煩躁。
“砰!”
周元一拳打在樹干、
樹干留下一枚清晰的拳印,爆發出的恐怖巨力,超越人類血肉之軀的限制。
然而,周元沒有震驚于自身所掌握的偉力,眼眸中只有對這股力量的厭棄。
“六天!誦經四百四十二遍!沒感受到一絲清靜意。”
“靜不下來,無論如何誦讀經文,都再也無法再找到清靜意。”
“入道一步邁過去是仙,邁不過去是凡。青煙山上修習六年沒能入道,可見我資質平庸,只能通過誦經感悟清凈意,日積月累,尋求一線入道的機會。”
“然而,未入道前修習武道,體燥意熱,誦經入道這一條庸人走的路也走不通,微乎其微的入道機會也斷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