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曹震天還是曹震天
- 萬化之主
- 十九代目
- 2118字
- 2024-11-19 12:38:26
再次見到曹震天,他還是一副碼頭力工的打扮,正在屋里與老福、三虎說話。
石崇圣進得門來,拱手道:“曹爺。”
又與三虎、老福隨意點了點頭,便尋了位子坐下。
那三虎便道:“獨你一人來的晚,小子。”
石崇圣瞥他一眼,沒理會,而看向曹震天,說:“曹爺,我聽周師弟說朝廷在南方要吃敗仗了,具體是個什么情況?”
曹震天聽了,發出一聲輕嘆,道:“此間事,稍后我慢慢來說?!?
即又笑道:“真是沒有想到,月余不見,小石你已破關化勁、練炁有成,好,好啊!”
以曹震天的眼力,第一眼便看出端倪。
此言出,三虎頓時眼睛里瞳孔一縮;旱煙吧嗒個不停的老福,也是動作一滯,把渾濁的眼睛看了過來。
石崇圣笑道:“僥幸?!?
曹震天擺了擺手:“不消謙虛,分明是厚積薄發——你做事實在,做人也實在,修煉更實在;時機一到,自然突飛猛進?!?
他明顯高興了幾分,說:“二階練炁已是武道好手,你入二階,咱們弘義會便又多了根頂梁柱?!?
石崇圣道:“曹爺謬贊?!?
對面的三虎神色已是沉下了三分;老福則發出一聲輕悄悄的嘆。
他們兩個雖也是二階里的人物,但都在化勁,在一次接著一次的抱丹中步履維艱;石崇圣一個小青年,一月前還在暗勁圓滿,一月后竟已破關化勁、練炁有成!
后來居上??!
原先對石崇圣,他們還有幾分俯瞰;到底石崇圣雖也是法壇大師兄,可修為不及他們。
而現在,石崇圣已經超過他們了。
說來石崇圣完全可以掩蓋自己的氣息,不讓任何人看出底細;但他偏偏沒有這么做,倒不是為了裝比,而是為了加重自己在弘義會的分量。
幾句寒暄,便入正題。
曹震天神色嚴整,說道:“早上和一個南方的朋友照了一面,我也是才知道,南方的鎮海軍竟和西夷在洪江口鏖戰了已有半月。”
他說:“戰事的起因,說來可悲可笑——西夷鬼子在洪都無惡不作,竟陰差陽錯把洪都的一群官太太捉了去玩兒樂?!?
他發出一聲苦笑:“其中就有洪都鎮守使、鎮海將軍查木龍的兒媳婦。”
“那鎮海將軍氣不過,帶人捉了涉事的西夷鬼子,一口氣弄死了十幾個?!?
話到這里,前因已是明了。
死了十幾個西夷鬼子,西夷豈肯善罷甘休?
當天夜里,西夷便以此為借口,驅策戰艦,炮轟了洪都的江口炮臺。鎮海將軍查木龍竟也不虛,當即作出反應,派兵圍了西夷區,并大肆抓人。
曹震天發出一聲嘆息:“這鎮海將軍倒也有血性——他把洪都那些反對的、妥協的官員盡數軟禁起來,然后調兵遣將,與西夷戰在一處?!?
隨后又嘆:“惜乎西夷堅船利炮,鎮海將軍業已不敵呀。”
聽到這里,石崇圣不禁道:“確如曹爺所言,這人有幾分血性;西夷跋扈惡虐,著實也是該死。不過依朝廷歷來作為,不論勝敗,這查木龍恐怕都不會有好下場?!?
頓了頓,又道:“按說鏖戰半月,津海這里沒有消息也就罷了,朝廷卻不能沒有接到戰報。難道朝廷就沒有作出反應嗎?”
曹震天沉默了一下,道:“想是朝堂扯皮,尚未有定論。”
石崇圣頓時嘿然。
旁邊的三虎便憤憤道:“怕是此間戰后,又要割地賠款!”
老福亦是憤懣語氣:“恐怕此時朝堂上,正商量著該向西夷賠多少錢呢!”
這特么就是玄東朝廷!
石崇圣皺起眉頭:“朝廷賠給西夷的錢,可不是達官貴人家里的銀子,必然向百姓加稅加賦;津海這地兒,本來特殊,西夷已把手伸了進來,經此一事,必然得寸進尺?!?
一句話,之后老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津海的局勢,也會越來越惡劣。
曹震天卻擺了擺手:“不要對朝廷大政妄加猜測?!?
他說:“西學派的各位大人皆有力挽狂瀾、匡扶黎民之志向。他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石崇圣一聽,頓作啞然。
曹震天還是那個曹震天啊——寄希望于朝廷,寄希望于所謂的西學派——若西學派頂得住事,又何以洪都打了半個月,朝廷都沒反應?!
——若他知道西學派的領袖,右丞相張同康還是個極樂膏販子,他會不會吐血?
石崇圣念頭轉動,暗嘆一聲,卻按捺住了爆料的想法。
此時告訴曹震天西學派不足為憑,曹震天也不會相信;他反倒會以為石崇圣起了異心。
便道:“希望如曹爺所想,朝廷西學派的各位大人能作點順應民心的好事。”
說:“但無論如何,津海一定會有變化。曹爺,咱們弘義會應該早做準備才是?!?
曹震天頷首:“我今天請你們來,目的就在于此?!?
他說:“月前,機械圣堂的厲害人物盡數離開津海,南下洪都;當初不知為何,現在已不消說?!?
“等他們回來,如小石所言,必得寸進尺?!?
“咱們要作好準備,若西夷太過分,我們也不能忍氣吞聲、束手待斃?!?
他頓了頓,說道:“讓各法壇的弟兄仔細操練,加強武備。之前南灣爛泥蕩的事情,不能教它再度發生。”
“前幾日我與靖海將軍喝酒,席間他說起給我們弘義會搞一個民團的頭銜,我本不以為意,如今看來,卻不得不接受?!?
民團?
石崇圣聽了,心下不禁一轉。
所謂民團,在玄東是個半官半民的路數——即一些地區,治安形勢復雜,官府管不過來,便給予編制,教民間士紳出錢出力,招募青壯,組建民團,以保境安民。
若掛上民團的頭銜,好處是有的事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但壞處則要看官府臉色行事。
石崇圣想到這,眉頭便皺了起來。
這是個昏招??!
掛上民團的頭銜,弘義會便直入身不由己之境!
他又想到,那所謂靖海將軍,為何會與曹震天提出此議——往深了想,那靖海將軍怕是早就知道南方戰事,已經預測到未來津海局面的變化,知道西夷必得寸進尺,所以才拋出民團頭銜——這是要把弘義會頂在前面當刀子使??!
低估什么都不能低估官兒們的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