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歷史回憶

  • 雨中迷途
  • 羅畢達
  • 4580字
  • 2024-10-11 22:19:52

樂書記看出了他的疑惑,回頭對那圓臉胖老伯說道:“老楊,你給這小子嘮一嘮,介紹我們這里的情況吧”

“好啊,樂書記讓我講,我可就講啦,這個可是說來話長喲”,老楊把剛搓好的煙卷放進口中,對著煤油燈點著了,深吸了一口,又緩緩吐出,周圍的一切都陷入到一陣云遮霧罩之中;

“建國之前,這里都是一片鳥不下蛋的荒地,十里八鄉一個鬼影都看不著。建國之后,黨和政府帶領著我們開墾荒地,整治灘涂,還建起了一個新的村莊,喚做清河村,又修起了沿河的堤壩治住了水,這里才慢慢有了人煙。清河村從此興旺起來。1958年,為響應黨的號召,鄉里組建了人民公社,我們這里也建成了清河生產大隊,當時你樂大伯表現先進,十來歲的年齡,各種苦活累活一肩挑,干啥事兒都沖在前頭,大伙都非常信任,一齊推選他為大隊書記。我們清河生產大隊在樂書記的帶領下,成績不斷增長,年年都評成了模范。隨后幾年的自然災害時期,那苦日子不用提了,我們同心協力,團結在樂書記的周圍挺了過來。自然災害結束之后,我們的人口不斷增長,最高峰時達到了1500余人,是遠近聞名的優秀大隊啊,連省里的大領導都到我們這兒來參觀訪問哦!那時可是光彩奪目啊!”

老楊說著停了停,呷了一口茶,又深吸了一口煙,其他的人都認真地聽著,默默地點著頭,大家也都陷入到了回憶里。老楊緩口氣之后,又接著說下去。

“我們這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這條小清河,它是我們這里農業生產的水源,種地澆水都離不開它。但是它隔三岔五就會發發脾氣,特別是夏天,經常發個洪水,來個泥石流什么的,一年的辛苦勞動都會泡湯。后來樂書記帶著大家在河兩岸修筑了河堤,還引水去澆地,糧食連續幾年都是豐產。一旦抗洪搶險時,他也總是沖在一線,帶著大家挑土夯壩,守護的不僅是土堤,更守護的是一方平安啊!大伙都送個外號叫做‘治水書記’。

可誰想到了75年,我記得很清楚,也是個八月,天空就像破了個洞一樣,雨下個沒完,河里的水位嗖嗖地上漲。樂書記張嬸帶著他們的大兒子事成,還有我們這一幫大概200余人,一齊到河堤上巡查。我上到河堤上一看,乖乖,那可真是洪水滔天,我這一輩子從未見過這么大的水,一眼望不到邊。樂書記發現河堤要決口,帶領我們一起扛著沙袋填補。那情形真是危急,剛將沙袋投下去,水位就涌上來,我們不停地投沙袋,三天三夜都沒合眼,最后才把那缺口給堵住了,沒有決堤。正當大家要慶祝的時候,水位卻突然下降了。樂書記有經驗,一看就知道大事不好!定是上游的大壩垮了,洪水馬上就要泄下來。想回村報警的,已經來不及了,那漫天洪水不走河道,直接漫天遍野地橫掃過來,我這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猛的水,就在我們身后,把全村掃蕩個精光。淹死了一大片,水面上到處都是尸體,那叫一個慘啊。我們這些人每家都死了人,樂書記的二兒子事來,剛上小學,也被大水帶走了,除了我們這些上堤搶險的人,其他人都丟了性命啊!”

老楊說著就哽咽起來,樂書記的眼中也濕潤了,周圍的人也紛紛抹起了眼淚,張嬸也停止了針線活,掏出手巾擦著眼睛,早已泣不成聲了。孫大寶也受到了感染,悲痛的情緒涌上了心頭,那洪災時的悲慘景象似乎也出現在眼前,想到眼前的老人們還有這樣的英雄壯舉,他不禁對這些抗洪英雄們肅然起敬。

“后面還是我來講吧!”樂書記把旱煙鍋頭敲了敲,又加入了新的煙絲,點燃后抿了一口,慢慢地說道:“75年的那場大洪水,真是空前絕后,全村千把人,死了大部分,最后剩下的只有我們在堤上的這二百余人。災后我們把各家親戚的尸體都安葬了,日子還要過,我們就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種地生活。后來政府都給了我們表彰,都被認定為抗洪英雄,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失去親人的百姓來說,這沒有啥意義了。也許是因為共同經歷了這一段艱難的歲月吧,我們對這片土地也更有感情。冥冥之中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的親人們都還活著,就在這片土地上,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后來時代不斷進步了,改革開放之后,人民公社和生產隊都解散了,城市也日新月異地發展起來,我們卻都一天天老了,我們覺得自己與這現代生活也有了隔閡。最近幾年來,政府征走了我們的地,在這里沿著河岸建更高的河壩,說是能夠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一勞永逸地解決水患問題。我們自然是極力支持的。政府還準備在別處為我們建個養老院安度晚年,我們就給政府提了建議,讓他們就把養老院建在堤上,我們在這里種地作生意,自食其力,還能夠義務地巡查河堤,及時排除險情,也算是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吧!

這養老院建在堤壩上,通水通電自然極不方便,吃水還需要我們去河里挑,照明也只能靠煤油燈了。我們索性也不用各種電器,還是保持著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的傳統生活方式,砍柴生火,人工種養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基本上無須政府的幫助。平時里大家種種地,養養豬,賣賣食品,閑暇時就去義務巡河排險,在茶館里聊天談心,對于現在的生活我們都很滿意,就這樣了此余生吧”樂書記說著也微笑起來了。

樂書記剛說完,張嬸站身來,招呼孫大寶道:“孩子,跟我來,帶你來看看照片,看看大伙過去是咋樣生活的。”說著就走到側墻前,從角落里拿出一盞油燈,高舉著將墻壁照亮。孫大寶也跟上前去,就著油燈的光亮,仔細地欣賞起墻上的照片來。這些黑白照片大多照的是大隊群眾勞作的場面,雖然那時人們物質條件艱苦,衣著樸素,工具簡陋,但是精神狀態高昂,個個都意氣風發,精神抖擻,鄉間地頭,勞動工地,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看著這些老人曾經風華正茂的樣子,孫大寶不禁被其中的情緒所感染,內心也激動起來。

張嬸在一旁介紹道:“我們清河大隊,年年都被評為鄉里的模范大隊,在省里都有名氣啊!省領導專門派了攝像師傅,到我們村駐點采景,拍了許多的照片,把我們的事跡寫成了新聞,還上了省報頭條呢!”張嬸驕傲地說道:“后來攝像師傅走的時候,還為我們全大隊拍了張全家福,把大家都整整齊齊地攝進去了,瞧,都在這兒呢!”邊說邊指著墻壁正當中的一張巨寬的大型黑白照片,只見全村近千把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圍攏在一起,高低錯落地站成了好幾排,喜氣洋洋地照了一張全家福。

孫大寶注意到這里不僅有大合影,還有許多家庭的小合照,通常一家都有四五口人,大家面對著鏡頭時普遍地還有些羞澀內向的。他也看到了樂書記一家人的合照,那照片上年輕時的樂書記和張嬸滿面笑容地站在一起,大兒子事成大概10余歲,站在父親身旁。張嬸懷中還抱著一個小孩兒,看著只有五六歲的樣子,白白凈凈的,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瞧著照相機的方向,他的手中還拿著一個飛機模型。這里張嬸解釋道:“這個呀,就是我們家的二兒事來,當年只有6歲啊,從小就特別聰明,還特別喜歡飛機,說以后要學習科學技術,為祖國造大飛機喲!”“想不到啊,一場洪水就把它帶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這正觸到了張嬸的痛處,她不禁啜泣起來,張大寶手足無措地安慰了幾句,張嬸抹了眼淚之后說:“看我就這樣,一提到孩兒就難受,算了,我們來看別的吧”。

突然,就聽見老黃一聲高喊:“開飯了,大家來吃夜宵啰~~~”。就看到樂事成,領著幾個人四處散發食物,都是些饅頭、包子、稀飯之類的東西。每張桌上放上一大盤,大伙伸手就拿來放入口中,氣氛更加熱鬧起來。樂書記招呼孫大寶和張嬸過來用餐,他們就返回了桌前,孫大寶也不客氣了,拿起一個饅頭放入口中,感覺到十分香甜,嗅出了一種很少品嘗過的面粉的醇香;細細地咀嚼,居然品出了麥芽糖的甘甜,吃進肚里,感到渾身都攢足了勁兒,不由地贊嘆道:“真好吃,太好吃了。”

“好吃吧”,老黃也得意地說,“這都是用我們自己親手種的小麥磨成的面粉,沒有亂七八糟的添加劑,吃著就是爽!”

“是的喲”老楊也跟著說,“我們在這壩上開辟了菜園,種的有小麥,煙草,水果,還養得有豬,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啊!”

事成也熱情地遞過來一個包子,“來,嘗嘗田嬸做的肉包,好吃得很耶!”孫大寶應了一聲,拿過來一咬,不咸不淡,不油不干,滿嘴留香,心中不由地贊嘆起來。感覺這里真像是世外桃源,除了這里交通不便,缺少電力之外,不能上網之外,在這里的生活還是挺幸福的。他甚至一度想永遠留在這里了。

忽然間,那古舊的擺鐘突然發出了一串連續的翁鳴聲,眾人的目光一齊朝它看去,只見那鐘上的指針正好指在11點。“子時到了”張嬸亮嗓子喊了一聲,“放河燈啰~~~”大家頓時興奮了起來,爭先恐后地向門外涌去。樂書記笑盈盈地對孫大寶說,“走,今天過節啦,一起放河燈去”。

“什么?過節?”孫大寶愣住了。樂書記笑著補充道:是啊,今天可是個重要的節日哦,我們這些老家伙們半夜不睡覺,就等著這一刻呢。

看孫大寶還是茫然的表情,樂事成湊過來說“今天是中元節,大家都去放河燈了,你也來吧!”

孫大寶此時才恍然大悟,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是地府放假的日子,各路鬼神在這天都會重回人間探親游玩,到了晚上子時,就得重回地府了。按照本地的風俗,活在陽間的人都得搞些祭祀活動,放河燈送他們一程,不僅可以寄托哀思,還可以保佑陽間的人平安如意。孫大寶很是埋怨自己的粗心,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給忘的一干二凈,真是罪過啊。

于是他就隨著大家一齊走出茶舍,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出來了,這狹小的街道被擠得滿滿當當。河水在一旁安靜地流淌著,臨河站著的人就布置好河燈,小心地放到河面上,任其隨著流水悠悠地漂走。這河燈底座都是木質的,可以漂在水面上,內部燃著蠟燭,外形通常都是用白紙折疊而成的,形態各異。有的折成鶴狀,有的折成蓮花狀,還有的甚至就是一個柱形的燈籠,各種樣式都很別致。河中到處都是這樣的燈,密密地挨著,點點的燭光匯成了一道璀璨的玉帶,將河水映照得炫麗瑰奇,得仿佛銀河落到了人間。還有許多人家準備了一大塊的木板,上面放滿了碗碟,其中盛放著饅頭、包子、黃酒等等食物,再空隙之處插些蠟燭,一齊推到河中,這桌宴席就與其他的河燈一齊飄蕩在河面上。

“鬼河宴,就是為鬼做的宴席”,樂事成在一旁介紹到“這是本地從古時傳下來的風俗,在中元節這天,準備好一桌活人的宴席,放在河面上,讓它順流而下,直至燈熄滅了,或是桌子翻倒了,那就是鬼來享用這盛宴的時刻吧!只要那四處游走的鬼吃了人的食物,就會消除業障,往生樂土,若是自已過世的親人,吃了自己備的宴席,在另一個世界里也會快樂順遂的。”

正說著,忽然聽到前面凌園旅社的門前河邊上圍觀的人群中發出一聲喝彩,孫大寶也隨著人群一齊涌向那兒。只見田嬸在河邊備好了一張極大的木板,有10來米長,5米來寬,上面密密麻麻排布著各式的菜碟,各類菜品一應俱全,這么大桌的鬼河宴當真是很少見到。只見田嬸把木板推入河中,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著,口中念念有詞,是在召喚著鬼神前來享用這豐盛的筵宴吧!

“田嬸人挺好的,但是經歷很不幸啊!”樂事成悲傷地說道:“75年的大洪水,全家十幾口人都喪了命,只有她幸存下來,這么多年來,自己一人堅強地生活著。平日里最樂善好施的,人緣最好。每年到了中元節這天,她都要認真地備好一大桌的鬼河宴,不僅為自己,也為了告慰大家的逝去的親人啊!”

聽到這些話,孫大寶的內心被震撼到了,他默默地注視著田嬸的身影,心中涌起了一片崇敬之情。

樂書記,張嬸,老黃老楊他們,都聚到這里了,大家都沉默不語地觀看著河里的宴席和燈光,內心里默默地祈禱著。觀賞著滿河的星光順流而下,慢慢地消失在這蒼茫的夜色里。

“樂書記,今年怎么你家沒有辦一席哦”,有人打趣兒似地問道。

“唉!”樂書記擺擺手,說“現在年齡大,身子乏了,辦席精力來不及。今年就看看大家搞的,挺好!明年咱家再好好辦一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新余市| 葵青区| 麟游县| 朔州市| 睢宁县| 应城市| 四会市| 沂源县| 兰溪市| 固阳县| 读书| 长汀县| 商水县| 桓仁| 蓬溪县| 罗田县| 磐安县| 泰顺县| 岐山县| 彭泽县| 临西县| 浮山县| 通州区| 松江区| 土默特左旗| 南郑县| 南昌县| 霞浦县| 康马县| 东兴市| 尉氏县| 邯郸市| 河东区| 衡山县| 特克斯县| 蓬安县| 来安县| 九龙县| 乌苏市|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