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獎勵
- 漢歷開元:流浪皇子創業史
- 冠州
- 7973字
- 2024-10-21 10:00:00
殺了一些人,就要獎勵一些人。
曲村80條好漢,就收了寶玉的獎勵。
寶玉說:“原本,我們滅土匪的時候,就獲得了不少銀子。可兄長怕你們藏不住錢,更怕你們亂花錢,還怕你的錢被偷被騙了。現在好了,全都住進了堅固的水泥房,就算是地龍翻身也不怕。兄長我決定,每人至少分5百兩銀子,頭目另加1百兩。這樣算下來,就是近4萬多兩了。”
在場面的80人,基本都是沒什么見識的,一個個的眼睛都瞪圓了,口水都差點流了出來。
寶玉接著說:“東家我有言在先,凡是拿了錢的,想離開的,咱絕不攔著。這里有幾十份房契,到了外面咱會送一套小院子給你。
留下的兄弟,今后就是咱的心腹之人了,咱就會一直好好操練你們,更會嚴格要求你們。什么欺負弱小、什么賭錢劫道、上青樓逛窯子的事,絕對不能干。只要是咱發現了,馬上滾蛋。
可只要是離開了,就再沒有回曲村就沒機會了。今后大道朝天,咱們各走半邊。有想離開的嗎?”
還真有30個人站出來了,想要離開。
寶玉很大方很柔和的說:“好!東家我尊重兄弟們的選擇。吉隆,給他們分錢吧。離開的兄弟,給每人再送3百兩,算是個情分。”于是,開始分錢,并裝上馬車。眾人驚奇的發現,曲村本地人沒有一個離開的,倒是原西坡寨的人幾乎要走光了。
“留下的兄弟,也不要埋怨他們,大家都是人,路是自己選的。無關對錯!”寶玉最后確認:“還有人想離開嗎?”
看到離開還能多拿3百兩,又有7人猶猶豫豫的站了出來。寶玉明明看到了他們之中那些不和諧的目光交流。
寶玉說:“那咱就祝兄弟們好運啦!增田,準備好馬車,明天送兄弟們帶著一家人離開。想跟著走的,可以一起走。咱一樣不攔著!”
賈增田:“咱稍候就安排下去!”
趙吉隆小聲提醒道:“留下的除了田家兄弟,還有一個叫羅青云,是田文德的內弟!”
寶玉小聲:“雖然失去了一些錢財,何嘗不是祛除了一大隱患。這些人,可能原本就是奸細。就算是他們想過安生日子,那些世家也不會放過他們。通知郭天啟,到了那邊,一定要盯緊了這些人!”
趙吉隆小聲:“晚點兒咱就去辦!”
-----------------
翌日。
一起離開的,居然有一千多人。
人群中,田文德一家在揮淚送別,可沒有一個人回頭。趙吉隆則是按戶奉送10貫錢,做足人前人后的戲碼。
寶玉看著離開的人群說:“田兄啊,這些人當初就沒把你當兄弟,你只是他們推出來的替死鬼。如果不是咱來了,指不定你會和李家村的人是一樣的下場。”
田文德驚出了一身冷汗,自言自語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咱一直覺得咱沒能力壓服他們,可他們就是一起推舉咱做寨主。原來是這樣啊。”
寶玉安排道:“吉隆、文德,要是三天內再有人要離開,就讓他們走!就算是連蒙帶嚇唬的,也要再趕走一些人!過了后天,還想走的。就要認真查一查了!”
趙吉隆:“遵命!”
田文德:“遵命!”
寶玉再召集剩下的43人開會。
寶玉說:“
今天開會就兩件事。
第一,接著分錢。今天離開曲村的全TNND的是傻B,腦子不夠用。咱們拿下的又不止一個山寨,是百十個山寨。當然,大部分的錢糧被官軍拿走了。可咱留下的銀子也不少。我們這四十兄弟,每人再分1500兩。”
田文德一屁股坐下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東家,分多少?”
寶玉:“每人分1500兩啊!東家不是說夢話。吉隆,抬上來吧!”43個好漢就看到十幾箱銀子抬了上來,白花花的銀子,直接晃瞎了人的雙眼。
寶玉:“還有,第一批招募的1200護衛,每人發15兩獎勵。第二批招募的800護衛,每人發5兩獎勵。”
其中有個兄弟跳了出來:“東家英明!”寶玉一直盯著他。想不起來他叫什么名字。
43人再一起歡呼:“東家英明!”
見寶玉還是一直看著搶先發聲的人。趙吉隆提醒道:“東家,他就是何四維!”
寶玉:“四維兄啊,這次可以還清全部債務了吧?”
何四維:“回東家的話,可以,還有不少富余呢。”
寶玉:“哈哈哈哈。你早就應該跳出來,不然誰想起你!我們曲村現在有5萬多人,今后說不定會來50萬人。你不努力表現,就沒人記的住你。知道嗎?”
何四維:“回東家的話,知道啦!哈哈哈哈,謝謝東家!”
寶玉:“你之前都做過什么生意?”
何四維:“回東家的話,咱販賣過草原的皮貨。”
寶玉:“那你知道天郎國是怎么沒的嗎?”
何四維:“這個還真不知道。咱沒出過關,只是在雁門一帶進貨!去年在雁門關,被另一個同行勾結土匪給搶了!所以,欠的錢就還不上了!不過東家,那個土匪窩已經被掃平了。咱還在山下給官軍引過路呢。嘿嘿!”
寶玉:“兄弟們,都看到了吧,單槍匹馬的做生意,很容易被人算計、被人打劫。我們曲村今后可是要帶著大刀經商的,我們要有自己的護衛隊伍。今后啊,我們這43人,一半可能是店鋪掌柜的,一半可能就是護衛隊長。我們要對自己狠一點兒。男人在家里不狠,后宅肯定不穩。男人在外面不狠,打下多少家業也是白混!都是殺過惡人見過血的爺們兒了,咱不怕!”
43個好漢:“兄長英明!”
寶玉:“兄弟們,要是新收的兄弟說,錢怎么分的這么少?你們應該怎么說?”
張來順就走到人前表演:“要我說,就是這樣---你們這一個個的,怎么不早點投奔曲村呢?怎么就不跟著東家一起滅土匪呢?早TND干啥去了?當然,現在也不晚。看到咱了沒?咱給東家立過功。你們要是立功了,當管事了,給東家賺大錢了,東家也不會虧待你們!”
賈增發也開始表演:“要我說,就是這樣---兄弟們,誰有本事誰拿大錢呀。要不,你就是趕早了。早一年投奔曲村。晚了也沒關系,好好種地做工,好好做伙計呀。只要好好干,只要能賺錢。東家就會給你分錢。像黎管家、傅管家一樣有本事也行。你要是沒本事,那咱也幫不了你!什么,你想要學本事啊?咱們曲村有學堂,有工坊,今后還有商隊、有店鋪,能學的可多了。能學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各自的表演。
寶玉:“對對對!就這么說。但有一條啊,拿1500兩這事兒,先別說出去。你們說多了,東家會忍不住在夜里光顧你家的。你們要學會關上門在自己家里偷著樂。”
四十個好漢:“哈哈哈哈!”眾人笑得很爽朗,很放肆,很開懷,寶玉很安心。
-----------------
6月上旬,曲村人一起收獲了夏糧小麥,又開始種植秋糧。更北邊的地方,又有數百萬畝鹽堿地被改造了出來。牙山北段的地方,山嶺被炸開,盤龍河水過山而入,形成了龍牙湖。再往北去,又有了銀杏湖、銀龍湖、柿子湖。許多山地被改造成了梯田,更有溪水沿著水泥修筑的溝渠流淌著。
地多了怎么辦?再招募些流民過來呀。不同的是,這次一開始就發動各種訴苦,緊接著就是流民自己的公審大會,最后才是宣誓效忠曲村。又5萬人分批次的進入曲村地界,建設新家園。
曲村人繼續發財,商業和護衛隊伍繼續擴張,又許多人才被挖掘、選舉了出來。落魄士子也達到了三百多人。
7月,新的調整也開始了。
姚方志、楊文德、田文德、苗開疆、何四維成為實習村管組長,沈從文、朱致勝、米倉煌、貝無雙、田文靜為實習教導(與組長同級),以12-15個村為一組朝廷管理。在他們之上,是村政管家黎青河,大督導傅永年。
周正業為商業總管,陶勇為督導,成立鹽務、鐵器、陶瓷、煤炭食品、房屋營造、酒樓、書本文具七個商業組,賈增田、賈增水、賈增良、賈增四、賈增發、趙吉隆、張來順為管事,以梅慶林、高知來、余正方、陳惟達、江成漁、顧良用、錢大業為實習教導(與管理同級)。
郭天啟為護村隊長,高凌峰為教導。護衛隊并入護村隊。
穆鋼為鐵器營管事、陶敢為陶瓷營管事、李班為木工營管事,從新舊工匠中選出的金勝、祝捷、龔器分任代理教導。
經過人口統計,在曲村治下的10萬多人口中,四十以上者,不足一成,16-40之間者近八成,16歲以下者占一成多;整體比例中,女53%,男47%。
一萬多的孩子,看著就讓人頭皮發麻。于是每個村管組再修建一所學校,原來的教學計劃被推遲,在一個月的急訓之后,先生們被分配到各個學校,并由組長和指導兼管學校,所有8-16歲的孩子都要入學,第一年只教授拼音識字。就這樣,也有6千多人進入了學校。
寶玉又讓張來興、趙吉慶則組織了少年營,寶玉和一些先生們單獨帶他們學習。
有人不服,不想讓孩子入學。
寶玉就放話說:“治窮先治愚,治愚辦教育。不服好啊,就降工錢、加田租。再不服,房子別住了,地別種了,給老子滾蛋。”寶玉也不忘記讓步,“農忙再放孩子們回家干活。”
-----------------
世家高門的子弟終究是沒有來。劉叁吾、殷正慶、李為敢、秦東嵐、韓欽元、楊勇家的小兒子全來了,還真就送上了千兩銀子,也沒帶仆人家丁。
寶玉也是投桃報李,馬上安排人給五家人送上了曲村的書冊、家具、瓷器、雪鹽、蜂窩煤、雙層耐火爐等優質商品。讓他們孩子回信,感謝他們信任賈家、信任曲村。自然的,也沒忘記給楊繼家送一套。
于是,七個商業管事帶著商隊出發了,大張旗鼓的上門,給幾家人送禮,講解用法。管事們也是熱情,竟然帶了廚子、醬油、酸醋、大豆油、蔬菜,到各家教授如何做菜,最后各家的廚房全換成了賈家的商品。
有個下人都說:“這哪里是少爺的先生,這明明是全家人的先生。你看看,這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盤碗杯碟壺勺筷瓶全套都是賈家的,書是賈家印的,菜也是從賈家買的,客廳的字畫也是賈先生親自手書的。唉,這賈家也太厲害了。”
還有小人說:“你家才到哪兒。我主家的房子都是賈家幫忙建起來的,全用上了透明玻璃。不僅比老宅子省了3成銀子,還更加堅固耐用呢。那柱子、那墻像石頭一樣硬。賈家人說,全部一體成型的房子,就算是地龍翻身,也不怕!”
來往幾年的客人也好上了這一口。賈家的酒樓也借勢紅火起來。酒樓的名字叫天然居,店門口的楹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來人無不說:“老板好文采呀!”
各家的女眷,還收到了曲村的香水。一時間,人人爭搶。
奈何曲村人說了,“這是東家的獨家秘方,原料極其難得,只做出了幾十瓶而已。再想要,就得明年了。”婦人們很是失望,就向自家夫君抱怨。
寶玉也收到了來信。寶玉還是各家的小子回信說:“非不贈也,實無貨也!非不念情也,實無原料也!”
大清河下游的漢漳、漢陽、濟寧三郡有了曲村賈家的商鋪、酒樓。臨清各縣自然也安排上了。新種下,大豆、花生、辣椒等經濟作物長成,還要幾個月。要是不限量供應,就要再等幾年了。
盡管如此,曲村商業團隊還是拿出地窖里的庫存,安排自家的商販走街串巷,培養消費習慣:
1、賣早餐,如豆漿、油條、八寶粥、胡辣湯、醬油之類。
2、賣火爐、賣蜂窩煤,順便上門教授炒菜技藝。
3、賣廣告,讓各家各戶、高門小民的人給曲村商號介紹生意,并付提成。
曲村已經在規劃分區域商業種植了,每一塊地的產出都會帶來著賈家未來商業版圖的擴張。寶玉相信:“有土豆甘薯這樣的神奇物種在,所有人都不會挨餓。”
-----------------
8月,曲村人開始挖土豆、挖甘薯。
經過幾十個村的村民見證,土豆的平均產量達到了50擔以上,甘薯的平均產量達到了30擔以上。即便是新開墾的土地,土豆也能達到30擔以上,甘薯也超過了15擔.
賈增田:“這就是兄長說的‘咱就能保證明年秋天之后,鄉親們永不挨餓’。咱服了。”
田文德:“東家去年就說過嗎?”
賈增田:“去年秋天就是咱帶人收的土豆甘薯種子。咱也沒想到,產量這么高。你想想,過去一畝地,產糧不過一擔半,今年水比較足,也不過剛剛3擔。這可是10-20倍的產量啊。”
趙吉隆:“看到那些棉花了沒?去年冬天咱穿的保暖衣服,就是用棉花做的。今年不過三百畝,明年就可種植千畝萬畝。”
田文靜看過去:“東家和三位管家來啦。”
黎青河:“東家呀,有了這紅薯土豆,即便是赤地千里,咱曲村也能安居一方啊。”
傅永年:“吾小時候,要是有這樣的神物,兄弟姐妹也不會餓死了!”
田文德:“傅管家說的沒錯。就連咱也是一樣,要不是沒吃的,哪會賣地呀。至今,咱還有一個妹妹不知道賣到哪兒去了呢。”
田文靜:“大哥,咱還有個姐妹,怎么沒聽你說過呢?”
田文德:“有什么可說的,說多了都是淚。將你活著帶大,已經費了老鼻子勁兒了。哪有心思顧及其他。再說了,那時你還沒生出來。”
此情此景,寶玉吟誦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成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周正業:“東家真是出口成詩啊。還真就是這個道理。出了咱曲村,那日子可苦了!哪家能有半年之糧,就已經很不錯啦。就連咱也沒想到,咱能在曲村過這樣的好日子。做夢也不敢想啊。”
姚方志:“正是此理。吾也是第一次見到了鄉村的千人學校,這可是破天荒頭一回啊!”
楊文清問道:“東家,如何才能讓天下人不苦呢?”
有了這個問題,所有人也一起看了過來。
寶玉:“土地均分,禁絕買賣。全民教育,挖掘民智。開天下公義,予小民尊嚴!”
黎青河看著傅永年:“天哪,這不就是東家正在做的事情嘛。”
姚方志問道:“那國家需要什么樣的官員士大夫呢?”
寶玉仔細想了想,才終于回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
劉津雨、殷開明、李佑齊、秦東升、韓進希、楊致達聞聽:“先生,此為至理也!”
黎青河、傅永年、周正業:“此為至理也!可納入曲村的學校教材。”
眾人一起:“此為至理也!”
寶玉:“各位,知易行難啊。我們先守好自己的家園再說,這些話,咱也只能在曲村說說。出了曲村要敢隨便說,容易死人的!唉,不說了!來人,拿筆來。咱今天心情好,就為你們每人寫上幾幅。”寶玉說寫就寫,真就分別寫了百十幅字。
當鮮紅的印章蓋下,‘曲村寶玉’的字樣更是給人以信心和崇拜。能不崇拜嘛,這一幅字就是百兩銀啊。
楊致達:“先生,我想將這幾幅字送到家父那里。”
劉津雨、殷開明、李佑齊、秦東升、韓進希:“我們也想送回家。”
寶玉:“周總管,此事就交給你了。別忘了,曲村的蔬菜也送幾筐過去。”
周正業:“東家,咱稍候就辦!”
寶玉提高音量,讓聲音傳的遠一些:“各位,只要咱在這里,就保證咱曲村人永遠不會挨餓。除非啊,有哪個家伙昧了良心把咱曲村賣了,咱曲村換東家了。”
何四維:“外面那些人能和東家一樣對待大伙嗎?不能。誰要是當了曲村的家賊,咱第一個饒不了他。”
田文德:“沒錯。有飯吃,有銀子拿,有大房子住,就該知足了。去年冬天,大家還要當叫花子討飯呢。也就是曲村收下了咱們,咱們要感恩。這好日子,還不到一年吧。要是哪個不長眼的敢賣了咱曲村,咱就像收拾土匪一樣收拾他。哼...”
身后的趙吉隆說:“東家放心,沒有發現誰有異常的反應。”
賈增發:“曲村是所有人的曲村,大家都要留心啊,咱曲村可不能養耗子禍害自家。”
寶玉:“增發說的沒錯。咱有這好日子,也不容易,要珍惜。每個人都在長點心,要及時清理禍害自家人的耗子。”
眾人:“我等一定多加留意!”
寶玉:“哈哈哈哈。這壞人始終是極少數。諸位也不必憂心。諸位應該憂心的是人才,在自家多發挖一些人才出來,也在外面多招些人才回來。只要是有本事,只要是忠心,咱一定大膽任用。尤其是黎先生、傅先生、周先生、穆師傅、陶師傅、李師傅這樣的人才,越多越好。我曲村,也要有船隊了,快招些會造船的人吧。我曲村山林里可多的是木材。”
眾人:“我等一定多招人才!”
寶玉:“好啦。諸位,今天是收獲的日子,東家的菜園子,敞開了供應一天,各位先生、管事、學堂的孩子們,都有份兒。今年多留下些種子,來年哪,我們種下十萬畝,諸位就不用眼饞了。”
眾人:“哈哈哈哈,東家英明!”
寶玉:“傅先生啊,再給您個任務,也是給各位的任務。這全天下的物產,尤其是植物、種子,能收集到的,全收集過來。能在曲村種的,咱就放開都給它種下。可好啊?”
眾人:“好!好!好!”
寶玉:“要咱說啊。我曲村的食物實在是太匱乏了。自己家地里,怎么也要種上幾十種蔬菜、幾十種果子、幾十種糧食,才叫豐足。你們看看曲屯旁邊的山上,只有蘋果、梨、桃。這菜園子里,也只有豆角、小柿子等了了幾種。實在是太沒意思了。諸位可要幫東家這個忙啊。”
眾人:“一定辦到,一定辦到!”
寶玉:“只要諸位幫咱達成這個愿望。咱保證能讓諸位冬天也能吃到新鮮蔬菜,好不好啊?”
眾人:“好!好!好!”
-----------------
寶玉揮手,眾人散去。
楊致達:“先生,從來沒聽說冬天能種蔬菜的呀。咱冬天在家,也只是能吃到白菜蘿卜而已。”
賈羽陽:“叔叔說的話,從來是算數的。去年至今,叔叔說的所有事情,全部都辦到了呢。”
賈羽信:“叔叔做了保證,就一定能做到!”
劉津雨、殷開明、李佑齊、秦東升、韓進希:“我等拭目以待!”
賈羽青:“叔叔一定能做到的。”
雪梨、安馨、雪蘋只是看著,聽著,并未說話。安瀾安悅從菜園子里蹦蹦跳跳的出來了,又摔了一個滿臉泥。
安悅嘴里還念叨著:“大哥大哥,土豆蘑菇燉山雞已經做好了,有幾十大鍋呢。”
安瀾也在說:“還有甘薯煮的八寶粥呢。”
寶玉走過去,擦掉他們身上的泥土,對著眾人說:“今天中午是土豆盛宴,諸位放開了吃啊。”看著幾個官宦子弟:“還有你們幾個,也不必在意什么禮儀。好吃就多吃點,尤其是各種動物的臟器,會補充許多營養物質的!比如說軍中很少夜里外出,為什么呢?因為夜里眼盲。所謂舒肝明目,而這些動物臟器做成的食物,讓你們在夜里也能看的清楚。”
眾弟子:“記住了,先生!”
寶玉:“找時間,先生教你們做菜。”
殷開明:“先賢不是說,君子遠庖廚嗎?”
李佑齊:“先賢的確這么說過!”
看著學生們求知的眼神,寶玉說:“哈哈哈哈。人要是餓了,哪管他什么先賢不先賢的。這就像一個王朝,一個家族,有興盛,有衰亡。衰亡時,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是保命!那些先賢,田連阡陌,富甲一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當然不用操心廚房的事情。可要是他們家徒四壁呢?那不就是窮書生一個嘛。先生過去也窮,還在山林搏殺野獸呢。你們這三位大師姐,就一起在山林住過幾個月。”
楊致達:“先生說的沒錯。吾就見到一些家族被沒為賤籍的。天天有人對他們拳打腳踢,還不給他們吃飽飯。可家父說,有些人是國之棟梁,只是被陷害了。有些人是八桿子才打的著的親戚,原本與犯官沒多少關系的,可還是受到了牽連。家父對此也無能為力。”
寶玉:“對嘍!誰能保證你們的家族不會被人給牽連了。要是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們怎么辦?”
秦東升:“那就只能自救了!”
寶玉:“為什么只能自救呢?”
韓進希:“因為只有自己活下來,才能想其他的辦法。要是自己都沒了,也就什么都沒了。更不要說家人家族。”
劉津雨:“難怪父親為官一直很是小心。原來是這樣!”
寶玉:“對嘍。這就叫身不由己。因為每個人背后都有一群人要顧忌。可先生要說,這是不對的。早晚有一天,天下人會自己破了這誅九族的規矩。”
楊致達:“可先生,這也要顧忌,那也要顧忌,如何才能有公平正義呢?”
寶玉:“先生再寫幾句話給你們”。
學生們就看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寶玉:“天下惡人太多,可我們要有自己的堅守,我們心中要有家國天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要是你們今后為官,一定要先國家后小家。你們要比惡人更惡,要比暴徒更狠,要比貪官污吏更狡猾。在歷史的轉折時刻,就是一個個英勇的人站了出來,國有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想要改變這天下,總是要有人去流血犧牲的。
我們再回到‘君子遠庖廚’的話題。先生我覺得,君子當出淤泥而不染。做一個正人君子,要能鬧中求靜,忙中養閑,于混亂中堅守初心,在折磨中強健自身,入朝堂當謀富國強兵,歸田園當解萬民饑渴。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積硅步以至千里,積細流以成河海。
什么‘君子遠庖廚’,全是屁話。先生我親手都出的廚子都有幾百人了。”
眾弟子:“學生受教了!”
寶玉:“這些話,記在心里就行。要是回家了還隨便說,估計父母會打斷你們的腿。”
眾弟子就是一驚:“先生,這是為什么呢?”
寶玉:“就如同曲村的商品,最好的全讓先生自己留下了。你要是在曲村不讓先生高興,先生就會把你趕回家去。而在外面,有那么一批人就靠儒家的教義當官撈錢呢。他們自己標榜道德君子,私下里卻一直蠅營狗茍。屬于既當又立的家伙。人家聽了就會跟你們急。”
楊致達:“先生,儒家就有錯嗎?”
寶玉:“錯的不是儒家,而是曲解儒家的人,是那些將儒家當作官場工具的人!”
秦東升:“先生,什么是既當又立?”
寶玉咳嗽一聲:“你們年紀還小,這個以后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