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雨衣:個人與組織的精準定位
- (英)查爾斯·漢迪
- 950字
- 2024-10-14 16:50:30
第二部分 找到平衡:穿越矛盾的途徑
矛盾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為事物的運行方式與我們本能的預期不符。這次運行良好,不能保證下次同樣奏效。當每次經濟復蘇能吸納的就業少于前次時,似乎都非常令人驚訝。我們沒有考慮到組織的矛盾,也不知道組織可以在不雇用更多勞動力的情況下實現增長,盡管組織對此也是后知后覺。管理者習慣于將組織視為政策傳遞的工具,他們沒有注意到現在只有55%的員工是全職員工,而且這部分人只占勞動年齡人口總數的38%。組織型組織與就業型組織大不相同。管理者需要重塑他們的世界觀。
矛盾令人困惑,還因為我們被要求與矛盾共生,與對立雙方共存。工作的標價將會很高或者為零。“選取中間定價,給每個人同樣的薪酬”這樣的方案說得輕巧,但卻是錯誤的、行不通的。我們必須學會與對立共存。
與對立雙方共存,乍一看是個輕則優柔寡斷、重則精神分裂的秘訣。其實不至于。我的岳母就既慷慨又摳門,當然她認為自己很節儉。我們都知道并且理解她的處事邏輯。我們自己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制定明年的搬家計劃和今天的晚餐菜單。父母可以同時對孩子既嚴厲又溫柔,如果他們做得對,孩子會理解的。組織也一樣,可以有張有弛,既深謀遠慮,又細致入微。我們都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和處理矛盾,當我們習慣了它、理解了它時,矛盾就不麻煩了。九大主要矛盾或許是新概念,或許是最近才被重視起來,但是矛盾一直伴隨著我們。
然而,理解才是關鍵。我們不能隨意或隨機地平衡對立雙方,或者在二者間切換。如果沒有清晰的邏輯或理由,平衡和轉換都會讓接受信息的人非常困惑,也會讓試圖找尋平衡的人崩潰。不理解就不可能執行好。與矛盾共存就像玩蹺蹺板,如果你和蹺蹺板另一端的人都會玩,那么這個游戲會非常令人開心。但是,如果你的對手不會玩,或者故意破壞這個游戲,那么你大概率會受到非常令人難受和意外的打擊。孩子們都很了解這個游戲,常常通過破壞相互理解,收獲惡作劇的快樂。
蹺蹺板如此,生活也如此。了解了事物的運行原理和方式,我們就能夠忍受人生的起起落落,了解對立雙方對彼此的必要性。我們甚至會意識到,想玩好蹺蹺板,要有一個與我們旗鼓相當的對手。接下來,在本書的這一部分中,我會為大家介紹與對立面共存的三大普遍原理,你可以稱之為蹺蹺板規則。第三部分會基于這些原理,給大家分享一些在工作、組織和社會中常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