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存在不可抗拒的、更強大的力量,使這個散淡之人脫離了原先的軌道。”
——黃紀(jì)蘇《與精英保持距離》,“睜眼看世界”書系·做清醒的華夏人】
云君在收拾屋子,老白和沐沐在書房吃著脆柿子聊天,關(guān)于以后的生活和學(xué)習(xí),老白今天開篇就立了個高調(diào)兒。好久不曾談心的爺倆兒,有點生澀而艱難地進行著話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沐沐本不太想辯論,畢竟反駁是可能既傷面子又傷感情的。但這一句話真的戳中了他,如同被針刺中了命門,又癢又痛。癢的是他說的的確是他想要的,在同伴中被理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暢談人生、一起冒險、一起經(jīng)歷人生的悲喜……這些都是讓他一直一直向往的,但痛的是從四五歲就被迫離開鳳凰大陸華夏祖國的他,有種離不開又回不去的惆悵。
在青龍大陸求學(xué)多年,雖然同學(xué)們來自世界各地、文化多元,但華夏文化的基底和表達方式還是和西方不太一樣,他也曾經(jīng)多次嘗試表達,但發(fā)現(xiàn)他可能會成為同學(xué)們中的異類。所以,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保持沉默,以此偽裝成沉默的大多數(shù),而不讓自己成為人群里那個與眾不同的刺兒頭。而回到華夏大陸,他的身上有帶著太多外來文化的烙印,很多無意識不經(jīng)意的表達,都可能會引起誤解,有時候讓他左右為難、無所適從。
他知道很多時候別人眼中的他并不能解釋他,而只是作為鏡像看到某一些人自我的影子,但人群中的竊竊私語會讓他覺得難堪,他的聽力超常,自習(xí)時座位后十排人的小聲說話都會被他聽見,所以他也很難裝作一無所知。“剝”,易數(shù)提醒著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來這些人還是不夠了解他,所以這種時候最好隱而不談。
但這樣壓抑的自我,真的能夠自由生發(fā)出來嗎?直到今天的觸動,如夢中驚醒,讓他突然又有了表達的意愿,可能因為老爸的包容,在他面前他是可以被允許表達的。
“老白,你說得很有道理,但理不辯不明,我還是想表達一下我不成熟的小觀點。”
老白見兒子還學(xué)會了先給自己個臺階下,便開玩笑說:“如果不成熟,還是別說了。”他從來不介意做那個“壞爸爸”,但還是要注意表達方式,畢竟兒子大了,很多事情只用蠻力和規(guī)則無法再達到溝通的效果,反而慢慢退后,讓孩子的意見上前,從父子慢慢轉(zhuǎn)化為兄弟,可能會事半功倍。
沐沐見他毫不介意,便鼓起勇氣繼續(xù)說道:“我并不想被貼上‘精英’的標(biāo)簽,這對我來說,可能是一種認可,也可能是一種桎梏。”
(未完待續(xù))
備注:
*原文摘自劉禹錫《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