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攬民心!
- 請天下尊我為皇
- 江花似火
- 2937字
- 2024-09-20 23:15:21
接連三道聲音。
在這寂靜,且微亮的清晨,猶如一聲聲天雷,將這登武大道附近,近乎所有的百姓都吵醒。
“吱呀!吱呀~~”
此時此刻,在趙景的視線里,街道兩旁,各家的大門倏然而開,二樓的窗戶也被猛地打開。
人群像是從里面蹦出來一樣,全都朝著這里看了過來。
“這有什么用?能出什么惡氣?”
這時,韓灼看向四周,他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馬車內,苗秀也探出腦袋,眼神疑惑。
而趙景卻已經反應過來,“你聽!”
……
“和談?朝廷真要和談?”
“太好了,我們不用打了,這些天擔驚受怕,我聽說北狄那些人可是殺人不眨眼。”
“好個屁好!北狄答應嗎?還有,你看看那幾個人,那是和談的隊伍嗎?”
“四個人?只有四個人,還是家仆侍女?這是去和談嗎?”
“他們還說是秦王?秦王是誰?哦我想到了,十二年前太子謀反,太子的兒子!”
此刻。
久遠的記憶被揭開,可當人們發現,這和談的隊伍,竟然是由那位罪太子的兒子帶隊,且一行只有四人的時候。
眾人再也忍不住。
“這是逃跑?還是送死?”
“朝廷這不是兒戲嗎?要打就打,要和就和,派出他們又是干什么?”
伴隨著質疑聲響起。
此刻眾人討論聲變大,一個個的表情上,甚至有了一些驚惶。
而這種驚慌,隨著更多的人看見趙景四人,還在持續放大……
而此刻。
趙景四人,繼續坐在馬車前行。
四周聲音入耳,韓灼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仿佛沒明白。
而苗秀就更是一臉迷糊,不過對她而言,現在發生什么都不重要,反而,她開始努力的記錄趙景剛才說的第一篇內容。
《地災七劫經》對她而言意義重大,屬于她們谷山部都沒有的先祖絕學。
而趙景倒是瞬間明悟。
“文真倒是想通了。”
“如今北狄大軍圍京,朝廷的一舉一動,在百姓的眼里,都會被無限放大。帝京百姓最怕朝廷中樞棄城而逃。而朝堂中樞也怕百姓嘩變,以至內外不寧!”
“眼下我帶著你們前去和談,在他們眼里不就是只有四個人,更何況我的身份是罪太子之子,這就會讓百姓產生各種懷疑,而在有心人眼里,懷疑就是生變!”
趙景說到這里,忽然不再言語。
因為他突然想到,昨天通過慧眼,他已經觀察到妹妹的真實想法——讓秦王府獲得自由。
現在只是開始。
以民意,改圣意!
也對!
秦王府必須獲得自由,自己若不想受制于人。
秦王府一應甚至應該離開京城,而自己,也該離開京城。
有朝一日,他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慧眼,廣收豪杰,重整天下!
而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帝王寶印選擇自己的原因!
此刻,趙景心神澎湃。
而他也明白,這里面何其難?文真通過這種手段,根本無法讓應皇改變想法。
畢竟,后者可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民間各地對其的荒誕行徑,早已經罄竹難書……對方可不是什么明君,而是史書所罕見的無能昏君!”
“也罷……”
想到這里。
趙景便心中一動,眼下這個波紋還太小。
得自己親自下場。
就如方才洪老所言,吐出這口惡氣。
更何況,趙景這兩天,心中的確有些郁氣,不吐不快。
一念至此。
趙景忽然看向前方,“你二人退后。”
韓灼尚在遲疑思索之際,而洪老卻是收起馬鞭,同時用手拍了韓灼一下,示意其讓開路。
趙景躬身,從車內走出,而后立在車轅之上,其雙腳仿佛生根,一動不動。
而此刻。
在四周所有人的眼里,趙景身穿魚鱗環扣銀龍甲,背系暗赤金縷袍,就這樣佇立在眾人眼前。
方才雷聲響動,如今狂風呼嘯,吹得趙景戰袍烈烈作響。
而后者則看向四周,微微拱手,似乎在與眾位百姓打招呼。
百姓見此。
聲勢越發浩大。
“他就是秦王?此次和談之人?”
有人看見趙景真面目,第一時間詢問。
更有記性好的,在狂呼。
“他是當年太子晚來得子的皇孫,太祖皇帝當年祭天,還帶著他!我還記得,我就站在那邊!”
這道聲音響起,頓時間,仿佛打開了眾人的記憶鎖,有人想起過去遙遠回憶,甚至哭了起來。
“我也記著,當年太祖皇帝牽著皇孫,站在八匹金麟馬拉的車輦之上,身后是我大應十八位開國功將,更有數位千人敵!我大應那時,何等強大?哪有什么宵小犯我。”
“然而,十幾年過去了,現在一切都變了。金麟馬變成了瘦弱的老馬?沒有了開國功將,全變成了老仆侍女……沒有了千人敵,變成了瘦弱差役……”
“不是前去祭天,而是前去送死求和……”
回憶起往昔,眾人只覺得一陣悲痛。
而后更多人被吸引,甚至跟著趙景,有人繼續感嘆,回憶過去,有人則狂呼,更是積累著這段日子的情緒,瞬間釋放了出來。
更有人小聲提起,過去的東宮之變。
“我懷疑,根本沒有東宮之變,當今應皇……”
只是此類話,很快就被周圍人打斷,淹沒在人聲人海里。
而趙景則繼續站在車轅之上,一路前行……
不知過了多久。
終于,遠處黑色城墻在望,城墻高聳,更是泛著精鐵的黝黑之芒,讓人一眼看去,便覺得堅固不朽。
……
與此同時。
戶部。
今日并無朝會,在朝大臣第一件事情,就是關注和談。
高敬作為戶部尚書,天還沒亮,就來到這里。
一邊是派人監視趙景,按照他們的計劃行事,等到趙景出城一個時辰左右后。
此時真正的和談隊伍就會派出。
另一邊,他也要囑托一些要事,是此次他與應皇商量的底線,而這機密,就連朝堂上的宰輔大臣都不清楚。
“剛才說的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
下方,兩位臣子一老一中年,還沒說完話。
突兀間……
“大人!大人不好了!”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匆匆闖入。
高敬看到來人一愣,其正是自己派去監視趙景之人,
“大人,秦王殿下一行人,去往登武大道,忽然引起百姓圍觀。此刻從登武大道,到北城門處,一路百姓景從,還喊著太祖皇帝……”
“喊什么?”高敬猛地起身。“他們誰喊的?“
“他們拿現在和太祖皇帝比較,還說皇親國戚何其多,京官萬余……卻讓秦王孤身前去?”
“什么孤身?不是給了他護衛?”高敬怒喝:“一幫愚民,難道不會數數……”
正怒罵間,又是一人匆匆跑了進來。
“大人,陛下急詔:命大人即刻派人前去和談,占據主導,勿要讓那趙景詆毀君上,詆毀朝廷……此次之變,秋后算賬,但眼下和談,勿要拖延。”
高敬眼中厲色一閃而過,此事都驚動了圣上?
一邊想著,他很快道:
“遵旨!”
說話間,他猛地看向下方,“爾等還不快去?”
“是!”
……
而此刻。
北城門處。
趙景一路而來,身后百姓早已經十傳百、百傳千。
此刻天光微亮,趙景下了馬車,先是看向身后,密密麻麻的人圍,一眼望不到盡頭,
而后再度看向城門處。
離得近了,趙景才發現,此地戰火彌漫,守城將士疲憊而睡,還有人甚至從上往下在運送尸體……
在他的記憶力,大應從來沒有這樣過。
一時間,千萬種思緒縈繞心頭。
趙景忽然看向前方,“打開城門!”
守城將士一早就得到消息,此刻連忙來到城門跟前,開了一個容馬車可以通過的通道。
趙景下馬,獨身向前,身后馬車也緩緩跟上。
而從京城百姓的視角來看,此刻的趙景,仿佛真的在獨行。
來到城門處。
趙景站定,而后轉身,望向后方。
“十二年光陰轉瞬即逝,想不到今日,北狄已經如此勢大!”
“今日帝京被圍,城內七百余萬百姓,危在旦夕。”
“我這罪太子之子,遂奉當今天子命,戴罪立功,將功補過。”
“不論如何……”
此刻。
趙景既是回應趙文真的計劃,故意說“奉天子命將功補過”,目的在于秦王府脫罪。
而另一方面,卻也是他“肺腑”之言!
若此次十死無生的局面,被他求得一線生機。
那么今日之景,將會給他積攢無限名望!
而這,同是趙文真,也是現在的趙景,給自己的第一步計劃!
名望!
想到這里,趙景聲音清朗,再度高喝:
“諸位百姓,此次敵軍圍城,縱然各方有千種過錯,都已成過去……多說無用!”
“而今日,我秦王趙景,將竭盡全力……”
“拒這北狄大軍,于城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