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起高爐煉精鋼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067字
- 2024-09-22 00:06:00
在西苑起高爐煉鋼鐵之前,朱厚照還要放出劉瑾等八虎,給大明官場這座熔爐里添上一股邪火,文臣中的渣滓太多,不把他們煉了,這大明天下好不了。
鐘粹宮中,司禮監的權力交接很簡單,朱厚照說了一句,李榮、蕭敬各自‘嗯’了一聲,戰戰兢兢跪在地上的皇帝近侍劉瑾,搖身一變就是司禮監掌印了。
東廠、錦衣衛的權力,自然而然也落到了劉瑾手里。
西輯事廠,劉瑾就要等一等了,汪直那邊人員剛剛選好,最快也要三五個月之后才能交接給他。
與蒙蔽正德小皇帝取得的權力不同,朱厚照移交給劉瑾的司禮監大權,至少有李榮、蕭敬、汪直三層監管。
即便做立皇帝,劉瑾也只能是外朝的立皇帝,在宮中炸刺兒,那他就是下一個憑空消失的王岳。
“主子爺,奴婢接下來該做什么?”
有李蕭汪三個老公公在側監視,劉瑾也老實的很,心里想的獨斷專行,不老老實實壓下去,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簡單!
朕守制這三年,繼續弘治朝的新政,查賦稅、清田畝、肅九邊、汰冗員、停中奉、節用度。
只是這新政要倒著來,從京師各官署汰冗員、節用度開始。
任何人只要站在弘治新政的對立面,忤逆皇考、懈怠政事,整死他!整死他們的九族!
另外,內閣、六部、詹事府、翰林院所屬湖廣官、兩浙官、兩廣官、陜山官俱在打壓之列,家中豪富、田土無數、且不納稅賦者,首當其沖!”
朱厚照給劉瑾的命令很簡單,無非就是延續弘治新政而已。
過程之中,朱厚照也不會給劉瑾圈定需要保護的目標,馬文升、謝遷、梁儲、王華,以及王華的兒子王守仁俱不在保護范圍之內。
朱厚照是要將劉瑾放出去做刀的,而且還是殺人的刀,這個不能殺、那個不能整,他就沒法做事了。
“奴婢遵旨!”
看著劉瑾帶著他所屬的八虎出了鐘粹宮,朱厚照這才起身,對著端坐一旁的李榮、蕭敬、汪直一揖謝道:
“多謝李大伴、蕭大珰、汪大珰輔助朕!”
“老奴不敢!”
“奴婢不敢!”
與異口同聲的李榮、蕭敬相比,汪直終是差了宮中內書堂的沉淀,若比宮外的指爪汪直會稍強一些,畢竟當年西廠的殘余盡在南京凈軍之中。
但若比宮內的脈絡,十個汪直也不如一個李榮,而十個李榮也不及一個蕭敬。
但經過這次肅清之后,蕭敬差不多就是自廢武功了,宮中歷代余孽俱被清剿,剩下的盡是老實本分的。
如今紫禁城中脈絡,盡在李榮之手把握,但宮中的肅清并未結束,之前清剿的是該殺之人,之后不老實的那些,也要一一發去兩京凈軍之中效力。
朱厚照一句話,他的大伴李榮也是效了死力,若他出宮居住,興許紫禁城中的許多人,就無須經歷這次災劫了。
短短十幾天時間,紫禁城中原本兩萬大幾的宦官、宮女群落,只剩了不到兩萬之數。
紫禁城外,數百戶無名的豪富之家就此消失,宮中內帑增金銀、銅錢近七百萬兩,各色財貨住宅折銀近一千五百萬兩。
這樣的數目,這樣的結果,也是李榮、蕭敬也沒曾想到的,尤其是蕭敬,只以為下面的子子孫孫活著不易,但沒曾想到是這種不易。
這也是李榮動手不久,蕭敬無奈下場的原因。
只因下面的人做的太過,這些人不處理掉,萬一跟司設監的掌印張瑜一樣,涉入弘治帝遽崩一案,十個蕭敬也不夠李榮殺的。
肅清出來的賬目,兩個宮禁之中的老公公,至今沒敢報給朱厚照,就怕小皇帝繼續遷怒,失了宮中的人心。
在李榮、蕭敬兩人看來,事情做到如今程度,剩下的宮內不法之人薄懲一下,就是皇家的恩威并用了。
“小祖宗,此次肅清宮禁,出了不少……”
“大伴無須多言,大伴認定這樣的結果,那朕便認定。
如今劉瑾等奴婢走了,朕身邊缺少幾個貼身所用之人,李大伴、蕭汪兩位大珰,還要為朕推選幾個合手可用之人?!?
用不著李榮解釋,朱厚照對宮禁中的臟亂差,也有自己的理解。
“小祖宗仁善,老奴義子李忠……”
“老奴義子蕭亭……”
“奴婢義子汪劍……”
李蕭汪三人各推一個義子,李榮的義子李忠也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才學上乘,不在翰林學士之下,且為人忠貞。
蕭敬義子蕭亭是尚膳監掌印太監,但這個蕭亭卻將宮內十二監、四司、八局,以及宮外的各庫房管事俱都做了個遍,不僅熟悉宮內二十四監的具體流程,而且人頭、人面俱都熟悉。
汪直義子汪劍,人如其名是個高手,也是個半閹的宦官,按如今宮內槍彈皆無的規矩,汪劍只能算是虛晃一刀,只去了大半截槍。
有了這仨傍身,宮外消息李忠收集,宮內消息蕭亭掌握,陰私之事汪劍去辦,李榮三人留給朱厚照的后手,也就足以遏制劉瑾等八虎了。
劉瑾接了司禮監掌印之后,李榮、蕭敬在宮中過上了半隱退的生活,汪直這個年輕的老公公,卻成了比劉瑾還忙的那一個。
起西輯事廠新的架構,篩選凈軍新軍交由御馬監操練,選入番為僧的凈軍,這三件大事就都是他的。
為了嘉獎汪直的勞苦,萬貴妃之侄萬金,也做了錦衣衛的實權千戶,在錦衣衛歷練之后,他的歸處還是九邊。
朱厚照跟汪直都清楚,京師中無論哪個職位,都需要有后臺,萬金的后臺不夠用,錦衣衛實權千戶,就是他的天花板了,再高的位置給他就是害他。
有了蕭亭的協調,朱厚照要在西苑建造的高爐,也在按照他的圖紙建造。
而且蕭亭來了朱厚照身邊后,鐘粹宮的飲食,也比之前上了好幾個臺階,李榮到了之后已經好了很多的飲食,在蕭亭看來也就那樣了。
蕭亭到了他身邊,朱厚照才成為繼宣宗、英宗之后,真正能吃到帝王飲食的大明皇帝,之前的成化帝、弘治帝就不能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