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位
當前,中國的大部分企業還處在創業周期,雖然有的企業已經處在領導者交班的過程中,但是第一代的企業家作為創始人和核心股東,很多還在直接參與企業經營。像我在泰康有三個身份,是創始人和董事長,同時還兼任公司的CEO。三個身份三種角色,定位不一樣,職責也不一樣。比如企業的愿景、使命和價值觀基本是創始人帶來的,董事長代表股東和董事會,對企業的戰略方向負責,而CEO的職責則是帶領團隊實現戰略目標。
做企業也一樣需要明確的定位。跟西方定位理論聚焦于成熟企業與成熟市場的競爭不同,這里定位的概念著眼于創辦和經營企業的基本邏輯。一是在準備創業時,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做一個盤點,基于自己現在的能力、擁有的資源去尋找實現夢想的路徑,最根本的是要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二是在企業創立后,根據企業所屬的賽道和行業,以及企業的發展階段,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式。
在我看來,定位有三個層次:第一是定方向、選賽道,想清楚企業是“做什么生意”和“做什么人的生意”的;第二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研究透“怎么賺錢”和“靠什么賺錢”;第三,任何行業都存在周期,要解決現在賺錢,未來還能不能持續賺錢的問題。
所以企業家的時空觀是最重要的,要看得遠、看得準、看得深、看得透。但是也沒有人能夠從一開始就看到后續所有變化。還是那句話,方向對了,道路就越走越寬闊。
這一章,我先跟大家分享關于定位的一些方法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