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體系數字化轉型實踐
- 敖景
- 1367字
- 2024-08-26 14:30:15
二、數字體系的概念
數字化成為新型生產力的今天,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還在探索中,如數字化營銷、數字化財務、數字化運營、數字化人力資源管理,還有數字化管控、數字化執行,甚至是數字化組織、數字化領導力等——這是一場管理的數字革命。不過,任何轉型都要回歸到“管理體系”的轉型上,這方面的轉型升級是其他方面轉型的基礎。被數字改造或轉型的管理體系就稱為“數字化管理體系”,簡稱“數字體系”。
開始聽到數字體系會感覺很陌生,這里舉幾個例子。
(1)用一串數字代替文字的電報就叫“數字文本”,數字規則(即密碼規則)就是數字體系。
(2)霍利博士將音樂轉化為數字格式后發明了數字唱片(CD:聲音傳真),數字格式可視為一種數字體系。
(3)如果讓大眾快速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相信都會想到翻譯軟件,其實,翻譯軟件就是數字體系;中文輸入法也是數字體系。
(4)將圖書館幾百萬冊藏書全部電子化后壓縮成一個光盤也算是數字化的一個奇跡,背后是文字符號轉化為數字符號的一個數字系統。
(5)一架有幾百萬個零件的飛機沒有一張圖紙,計算機上的三維圖形就是飛機——一種表達實體的數字形式。
(6)軟件語言,如C/C++語言、JAVA語言、PHP語言等,實質上就是數字化的管理方式,將管理的思想轉化為軟件代碼,就是一種被開發出來的數字方式。數字方式是所有軟件的本質。
可見,數字有奇巧和門道,一定存在一種合適的數字方式可以表達任何事物,或叫“數字化+”。理解數字體系的關鍵是:不要將體系看成文件,要看成與數字共生的新形體,是一個信息場景系統(CSS)和新思維模式。這是一個全新的體系概念,是以新的視角去解讀經營、管理和實施的效率,可以突破傳統體系的天花板。盡管數字原理很普通,但是,應用到管理體系上卻是新的實踐,沒有參考,沒有先例。
數字體系是管理體系的新提法,是數字經濟下的體系概念。數字體系是指:由數字文本、數字化的管理單元、碎片和網絡組成的,在互聯網上運行、在現代數字技術加持下產生大數據以實現智能化管理的一個系統。
對數字體系的具體定義解釋如下所述。
(1)“數字文本”是指術語、詞組、過程要素、作業方法、標準等方面數字化后的文件。數字規則是數字化的核心,它定義了所有數字符號的含義,包括它們組合后所代表的含義。另外,數字文本還包括文件電子化和無紙化。
(2)“數字化”就是將組織的整個管理體系單元化、碎片化后用數字符號、代碼、模型進行表述,這意味著體系的重建;“單元化和碎片化”其實就是組織經常講的“精細化”。當然,數字化是標準化和精細化的高級階段,只是用了現代的說法而已。
(3)“在互聯網上運行”“現代數字技術加持”是指數字體系要與互聯網一體化建設,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云計算、智能手機、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數據中心等與現代運營手段接軌,從中獲取大數據,最后實現智能化管理。數字體系是網絡體系、信息體系的綜合體。
既然,數字體系的基本原理是單元化和碎片化,那就必然會導致體系顆粒度的細化,這樣數字化才能深入各個層級,才能有效識別可數字化的地方。數字化的顆粒度,如圖1-2所示。

圖1-2 數字化的顆粒度
這預示著傳統管理體系的重構。數字體系最后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化”的特征上,如圖1-3所示。

圖1-3 數字體系的“四化”特征
確保組織獲得顧客資源、支持員工業務、平臺賦能和員工業績的數字體系稱為“CB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