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太清收徒
書名: 洪荒:我紅云絕不當老好人作者名: 手撕牛排本章字數: 2486字更新時間: 2024-09-08 06:00:00
話說老子自紅云講道結束,便來到周山山腳下的人去聚落,化作一老叟,在人族觀察了起來。
另一邊,女媧也回到了媧皇天,不再過問洪荒事務。
此刻,周山之上只剩下紅云與鎮元子后土三人。
紅云看向后土,笑著問道:“后土道友,不知之前叫住我所為何事呀?”
后土咬了咬牙,對著紅云打個稽手:“紅云道友,冒昧一問,不知女媧圣人與妖族關系究竟如何?”
紅云一聽,便立刻明白了后土的心思,緩緩說道:“后土道友,你且寬心。女媧圣人雖與妖族有一定淵源,但如今她已證道成圣,自會遵循圣道,不會輕易干涉洪荒各族之爭。”
后土一聽,長舒了一口氣,感激地說道:“多謝紅云道友解惑。”
紅云笑了笑,看著鎮元子和后土說道:“道兄,后土道友,此間無事,不如陪我去人族看看如何?”
“善!”鎮元子微微點頭,同意了紅云的提議。
隨后,三人從周山離開,紅云一揮手,將講道之所恢復成原樣。
三人來到周山腳下,數千年過去,人族已經繁衍了一批又一批,從一開始的一元之數,到現在的數以億計,現在的周山山腳已經容不下人族,而后逐漸朝著四周擴散而去。
三人來到人族之中,化作普通人模樣,四處轉著。
鎮元子看著看著一個個新生的人族,不由得覺得疑惑:“賢弟,這人族不過數十年壽命,為什么能夠支撐女媧成圣呢?”
后土心中也滿是疑惑,看向紅云。后
紅云笑了笑,指著前面正在勞作的人族說道:“你們看,這群人族與我們有何區別呢?”
鎮元子聽后,看向人族,依然什么也沒發現,他皺起眉頭。
而后,紅云一指點去,眾人眼前出現一幅畫面,只見一個生命自母親的肚子中誕生,口含一口先天之氣,緩緩過去十月,一個嬰兒呱呱落地。
后土指著一團灰影,驚訝道:“那是什么,為什么與元神一樣,但卻不是元神?”
紅云順著后土的指尖看去,微笑著解釋道:“那是人族特有的三魂七魄。其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沖,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頓了頓又說道:“還有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一名爽靈,陰氣之變也;一名幽精,陰氣之雜也。七魄分別是: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皆‘身中之濁鬼也’。”
后土若有所思,緩緩說道:“那這些就是人族生存之根本,嬰兒自誕生以來,內含一口先天之氣,三魂七魄逐漸形成,而后在胎中形成完畢,那死亡之后呢?魂魄又會去往何處?”
紅云沉思片刻,認真地解釋道:“洪荒生靈,死后如若不是與人爭斗,修為深厚者,可以奪舍生靈,再修一世,修為低者,元神消散,獨留一道真靈。而人族則不同,人要死時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離。渾渾噩噩在洪荒大地游蕩,而后逐漸消散。”
“走吧,我們繼續看吧。”
另一邊,在人族的一個小部落之外,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騎著一頭青牛緩緩走來。
那青牛看似行走緩慢,每一步卻能跨出老遠,然而見到的人卻都不覺奇怪。
畢竟經過白玄之前三千年的講道,人族之中已經有不少人踏上了修行之路,眾人只覺得青牛背上的老人也是一名修士。
這位老者正是太清老子。
當太清來到人族地域的瞬間,元神之中的鴻蒙紫氣微微顫動,仿佛在回應著什么。
太清心中暗嘆,紅云道友說話果然好聽,都是真話。
一晃數千年過去,太清走遍了人族的各個角落。
最后,他在首陽山停了下來。
雖然心中有了些許感悟,但總覺得還差了一絲靈機。
于是,他便在首陽山修煉起來,時不時地幫助山下的人族處理一下妖獸,或者給人族講講道。
漸漸地,人族部落里便傳出了首陽山有得道高人的消息。
紅云聽到這則傳言,微微一笑,心中暗道:這個人應該就是太清了,首陽山,多么熟悉的名字。
在某一人族部落中,一個新生兒呱呱落地,剎那間霞光遍布。
眾人只覺得此嬰兒有成仙之資,便取名為“都”,將他作為部落的族長培養。
沒想到,待都長大之后,并不想當族長,一心只想尋仙覓道。
只待父母死后,他拜別族人,踏上了尋仙之路。
這一走,就是一百多年。
縱然他壽命比常人悠久,但由于并未修煉,現在的他也是垂垂老矣。
都身形佝僂,滿臉皺紋,頭發稀疏且蒼白如霜,他身著破舊的粗布衣衫,衣角在風中微微飄動。
這天,都來到首陽山。
都看著眼前的首陽山,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
這么多年的尋仙之路,他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如今終于找到了可能的希望,若是這次再無功而返,那自己的一生就真的要在遺憾中結束了。
他知道人族部落里有傳言首陽山有仙人在此,便想來碰碰運氣。
如果這一次也是假的,他只能埋在此處,再也走不下去了。
太清老子騎著青牛自山上而下。
“都”一看,心中便認定此人就是仙人,急忙納頭便拜,高呼道:“仙人憐憫,弟子志心朝禮!”
太清定睛一看,眼前是一位垂垂老矣的人族。
他開口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
“都”恭敬地說道:“弟子乃是周山腳下人族,只因自小便聽仙人傳說,心向仙道。父母亡故后,便拜別族人,四處求仙問道。”
太清一聽,此人根骨不錯,自小向道,且因孝順父母直到他們亡故才出發,是個難得孝順之人。
不過,他不能直接收了“都”。
想到這里,太清隨后說道:“見你一片赤子之心,便給你一次機會。吾要下山一趟,道觀便在山頂,你若能爬上去,吾就收你為徒。”
“多謝師父。”
“都”感激涕零。
太清搖了搖頭,拍了拍青牛的腦袋,轉瞬消失不見。
“都”見太清離去,從地上艱難地爬起來,開始往山上爬去,然而,事情可沒那么簡單,太清在山路上布下了煉心大陣,只有闖過去才算有緣。
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極其艱難地朝著山上緩緩爬去。
每踏出一步,都好似耗盡了他全身上下所有的力氣。
隨著他持續不斷地向上攀爬,周圍的環境逐漸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原本清晰可辨的山路,此刻卻變得模糊不清,云霧繚繞,緊接著,奇怪的景象開始在他眼前一一浮現。
他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在部落里那段充滿快樂的時光,看到了父母對他那滿含關愛與期望的眼神……。
這些景象的出現,使得他的心中瞬間被矛盾與掙扎填滿。
“一百多年了,我還要繼續下去嗎?繼續下去還有什么意義,我能成功嗎?”都在心中不停地反問自己。
隨著時間緩緩地推移,他的身體愈發疲憊不堪,然而,他的意志卻變得越來越堅定。
終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那原本模糊的山路再次清晰地呈現在眼前,而在上方,一座道觀赫然出現,其上三個大字——八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