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唐狄公案(四):濮陽縣謎案(下)作者名: (荷蘭)高羅佩本章字數: 1147字更新時間: 2024-08-12 15:23:53
譯者序
人們形容一本書好看,常常說令人“手不釋卷”?!洞筇频夜浮肪褪沁@樣一部奇書,在翻譯過程中,我邊閱讀邊翻譯,邊理解邊思考,使我興趣盎然,當翻譯過自己的部分之后,又迫不及待將其他案件也買來通讀一番。
《大唐狄公案》是一套系列小說,全書一共24個故事,長短不一,分則單璧,合則連珠。雖然采用了狄仁杰這位歷史人物,但作者給他配備了不少好助手,有擅長打斗的,也有擅長搜索線索的,而狄仁杰獨特的破案方式也讓人耳目一新。小說既在大的偵探小說范疇之內,又不拘泥于偵探小說的條條框框;既有古代公案小說的步步推進,同時也具備了推理小說的結尾逆轉,讓人不到最后一刻也不敢輕易下結論。
作者高羅佩自己說,我要讓讀者們見識一種不一樣的偵探小說。它糅合了東方神秘、奔放的故事流派和西方嚴密的邏輯推理,既讓人領略到東方公案小說的藝術風采,同時也不失西方推理小說中解謎的趣味性;讓其具備既有東方的民情風韻,也糅合了西方的心理學和價值觀。這樣的小說,古代的中國文人寫不出來,西方的黃金時代小說家們也寫不出來。只有這位精通中國文化的荷蘭大使高羅佩,才以他博學的見識和精辟的推理,在世界推理小說史上留下了一朵奇葩。
在翻譯《大唐狄公案》的過程中,最讓我佩服的是作者高羅佩的才華。初讀此書,如果不看作者生平,你絕對想不到這部書的作者是個會十四門語言的外國人(荷蘭人),我時常對作者對一些文化細節的傳神描繪感到震驚和訝異。
高羅佩筆下故事里的情節、人物性格與外貌衣著、民俗風情與古典文學風格等都是純中國特色的。在跟隨著狄公一起去偽存真,揭開謎案的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高羅佩在中國文學上的高深造詣。能寫出如此高水平的漢學著作,正如南懷瑾所說:“他比很多中國人更了解中國?!?/p>
高羅佩是一個西方人,但他又是一個“中國通”,這給他的小說創作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優勢。他從中國歷朝歷代豐富的公案小說中,提取素材和靈感,借用了一些故事背景和人物情節,并以他最喜歡的中國古代政治家狄仁杰作為主角,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再創作。
在創作《大唐狄公案》的過程中,高羅佩在盡可能地保留了中國傳統公案小說的寫作風格和特點的同時,也參考了西方推理文學的創作思路,大部分故事都遵循了“發現犯罪”—“尋找線索”—“接近真相”—“揭露犯罪”這樣一套敘述模式。
書中的狄仁杰,這位中國的福爾摩斯,也是迥異于同類作品中的青天大老爺,有自己獨特的辦案風格:重實效輕縟節;有操守而不死板;重調查研究而不屑于求神問鬼;有邏輯推理而不賣弄小聰明。狄公的斷案方法與經驗對他今天的同行仍然有借鑒意義。
相信各位讀者拿到《大唐狄公案》時,也會和我一樣,沉浸在書中的案件里,隨著抽絲剝繭的過程,窺視到人心的難測、世事的炎涼、權勢的向背,還有更重要的,心懷家國、悲天憫人、不畏陰暗、追逐真相的勇氣和力量。
韓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