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開商路
- 穿越大漢,我成了匈奴國師?
- 姜流千古
- 4061字
- 2024-10-09 22:23:27
霍去病那邊暫時不需要王也考慮太多了,現在他必須替伊稚斜干點事了,不然一直這么吃里扒外,總有清算的一天。
至于干嘛,還是落在之前與祭司辯論的問題上,就是開商路,外加開墾一部分田地。
這兩項都是大工程,非一日之功。開商路的好處自是不用多說,可以互通有無,加快經濟繁榮。開墾田地也是好處頗多,但王也很擔心這項政策不能順利施行。
整個匈奴基本以放牧為生,隨草而棲息,要讓他們老老實實呆在一個地方種地可謂是十分困難。
不過王也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商路一開,自己再許以重利,總有人會心動的,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這利從何來。商路確實可以賺錢,但很明顯不足以讓他實施他的計劃。
隨后王也想到了一個好東西,那就是煤炭,在匈奴地界內有大量的煤礦,若是能開采出來,這東西將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不過王也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商路一開,自己再許以重利,總有人會心動的,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這利從何來。商路確實可以賺錢,但很明顯不足以讓他實施他的計劃。
隨后王也想到了一個好東西,那就是煤炭,在匈奴地界內有大量的煤礦,若是能開采出來,這東西將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王也決定去找伊稚斜商談此事,他來到伊稚斜的營帳前,請求會面。伊稚斜聽聞王也求見,心中雖有疑惑,但還是讓他進了營帳。
“國師,你此番前來,所為何事???不會又是關于那些漢人的事吧”伊稚斜開門見山地問道。
王也微微躬身,說道:“單于,這次來可不是這個,我有一個能讓咱們獲取巨大利益的法子。”
伊稚斜來了興趣,挑眉道:“哦?說來聽聽。”
王也直起身,目光堅定地看著伊稚斜,說道:“單于,在咱們的地界內,有著大量的煤礦。若能將其開采出來,定能帶來無盡的財富。”
伊稚斜皺了皺眉,說道:“煤炭?這東西能有何用?”
王也笑了笑,解釋道:“單于,煤炭用途廣泛??捎糜谌∨?、煉鐵,若是能開采售賣,能換來無數的金銀財寶和物資?!?
伊稚斜沉思片刻,說道:“聽起來不錯,但開采煤礦需要人力、物力,這投入可不是小數目?!?
王也接著說道:“單于,前期投入雖大,但一旦開采成功,回報將是數倍乃至數十倍。我們可以先小規模開采,看到成效后再逐步擴大規模?!?
伊稚斜摸著下巴,問道:“那這開采出來的煤炭,如何銷售?”
王也說道:“單于,我們可以向周邊的部落出售,他們冬日取暖對煤炭定有需求。還可以與漢朝通商,漢朝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對煤炭的需求必然不小?!?
伊稚斜眼中閃過一絲疑慮,說道:“與漢朝通商,這恐怕不易?!?
王也說道:“單于,如今局勢并非一成不變。若我們能通過煤炭與漢朝建立一定的貿易往來,不僅能獲取利益,救臉過冬糧食都可以從漢朝采買而無需向之前那樣,每次到冬天就必須去邊關劫掠,一舉兩得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伊稚斜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國師,你所說之事,本單于需要再考慮考慮?!?
王也急忙說道:“單于,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若錯過,日后再想尋得如此巨大的利益,怕是不易?!?
伊稚斜擺了擺手,說道:“你先退下吧,待本單于想好了,自會給你答復?!?
王也無奈,只能行禮告退。離開營帳后,王也心中也有些忐忑,不知伊稚斜最終是否會同意他的提議。但他深知,此事若能成,不僅能解決當下的困境,還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過了幾日,伊稚斜終于派人傳來消息,同意了開采煤礦。王也得到這個消息后,立刻開始行動。
他四處張貼告示,召集了眾多經驗豐富的礦工和一些身強力壯的青年。王也親自帶領著他們,在匈奴的地界內探尋礦脈。
經過一番艱苦的尋找,終于發現了幾處蘊藏豐富的煤礦。眾人興奮不已,立刻著手準備開采工作。
開采的過程并不順利,遇到了許多難題,如礦井的通風、排水等。但王也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經驗,一一解決了這些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第一批煤礦被采了出來。然而,剛采出的煤礦含有一些有害物質,對使用的人可能會造成危害。王也深知這一點,他又不得不派人出去搜尋石灰石,利用這個來減少有害物質。
不過好在此前在平城采礦已經有經驗,現在無非就是照搬以前的方法罷了,不久之后,采出的煤礦便處理的差不多了。
王也帶著處理好的煤礦再次面見伊稚斜。伊稚斜看到這些優質的煤礦,臉上滿是欣喜之色。
“王也,你果然沒有讓本單于失望!有了這些煤礦,我匈奴冬天起碼要少死幾萬人!經年累月,我們匈奴的實力必將更加強大。”伊稚斜興奮地說道。
王也恭敬地說道:“單于,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要將這些煤礦銷售出去,換取更多的物資和財富。”
伊稚斜點頭表示贊同:“好!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一定要做得妥當。”
王也領命后,開始積極地與周邊部落和漢朝的商人聯系,洽談煤炭的銷售事宜。由于煤炭的質量優良,且價格合理,很快就受到了各部落的歡迎。
王也在其中做起了中間商,因為漢朝自從他之前派人開采的平城的煤礦,已然不短缺了。而他要做的事就是利用煤炭換取草原上的牛羊,然后轉賣給漢朝那邊。他們又從漢朝那邊購買糧食物資。
隨著煤炭的銷售,匈奴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和物資。伊稚斜看著日益增多的糧食儲備,也是眼神火熱,這有了糧草就意味著可以養更多的軍隊,這對伊稚斜而言是致命的誘惑。王也也因為此事得到了匈奴的認可,在匈奴的地位日益提高。
然而,王也并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深知,要想在這亂世中立足,還需要不斷地努力和發展。煤炭這個東西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就按以前的走就行了。
他現在在考慮另一件事,那就是羊毛的處理。通過經商,各部落的牛羊也賣出去了糧食也有錢買了,看著是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但現如今對牛羊的處理依然是以吃肉為主,對這些羊毛反而棄如敝履。
所以他打算搞一搞紡織的發展,既是加強對羊毛的利用,也算是給這些匈奴人提供一些生存的路子,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牛羊的。若是這個方法施行效果還不錯,也可以推行到漢朝去。
王也說干就干,他開始四處尋找能工巧匠,組建了一個小小的研究團隊。他們整日待在一間簡陋的屋子里,對著一堆羊毛苦思冥想。
王也對這個東西也不太了解,他所能提供的就只是一些看法和建議,但就這些建議也讓這些人少走了很多彎路。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王也和他的團隊終于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的紡織機。這種紡織機比傳統的更加高效,能夠更快速地將羊毛紡織成線。
與此同時,他們還研究出了一套新的羊毛處理辦法。先將羊毛進行清洗,去除雜質和油脂,然后經過特殊的梳理,使其變得更加柔軟順滑,再用于紡織。
王也滿懷信心地帶著新成果來到匈奴的部落中,向人們展示并講解如何使用這些新工具和方法。然而,一開始,人們對這些新鮮事物反應冷淡。他們習慣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對這種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的新技能持懷疑態度。
王也并沒有氣餒,他決定先找一些愿意嘗試的家庭進行示范。有一戶貧困的人家,家中沒有牛羊,生活艱難。他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接受了王也的提議。
王也親自指導他們如何操作紡織機,如何處理羊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戶人家成功地織出了一批精美的羊毛織物。
當他們將這些織物拿到集市上出售時,竟然受到了一些商人的青睞,賣出了不錯的價錢。這戶人家因此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這個消息在部落中不脛而走,其他人們開始關注起紡織這項新的生計。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嘗試學習紡織技術,王也則不辭辛勞地在各個部落之間穿梭,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
不知不覺間,紡織在匈奴部落中逐漸推行開來。越來越多的羊毛被制成了各種織物,不僅滿足了部落內部的需求,還開始向外銷售。
隨著紡織業的發展,一些心靈手巧的匈奴人還在織物的樣式和圖案上進行創新,使其更具特色。部落中的婦女們紛紛參與其中,原本無所事事的時光如今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王也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果,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這不僅改變了匈奴人的生活方式,也為他們的未來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然而,王也并沒有滿足于此。他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提高紡織業的品質和產量,將這些羊毛織物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他組織了一些技藝精湛的工匠,對紡織技術進行不斷改進,同時培養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
在王也的推動下,匈奴的紡織業日益繁榮。周邊的部落聽聞后,也紛紛前來學習和交流。王也趁機與他們建立了更緊密的貿易聯系,進一步擴大了紡織業的影響力。
終于,周圍國家的商人也注意到了匈奴的羊毛織物。他們被其獨特的風格和優良的品質所吸引,開始大量采購。王也的計劃一步步實現,紡織業成為了連接匈奴和周邊國家的又一條紐帶,促進了雙方的經濟交流和文化融合。
當然了這些都是后話,這些成就也是王也在匈奴推行了兩年的成果。初始的時候就連伊稚斜也不看好他,認為他的精力不該放在這種商賈之事上,他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匈奴更強大。
但王也告訴他,這事就能讓匈奴更強大。伊稚斜雖然不以為然,但還是決定試一試,畢竟此前王也農的很多東西都被證明他是對的,那多給他一些耐心又何妨。
王也在推行紡織和羊毛處理的時候,霍去病那邊也沒閑著。他那兩千人的隊伍如今已經發展成接近一萬人了,雖然里面大部分都是戰俘或奴隸,但這人到底是為他所用了。
而他在博斯騰湖附近開的荒如今也初見成效,這兩年時間,他不僅在博斯騰湖立起了一座雄城,還開出了數萬畝的田地,他如今的地盤也已經擴張了不少。
這也多虧這兩年烏孫內部愈發混亂了,君不君,臣不臣,整個朝堂就是一鍋粥,這給了他們發育的時間和空間。據說如今烏孫內部是革新派在做主。他們打算掃清這個國家的積痹,還烏孫一個朗朗乾坤。
霍去病深知,雖然目前局勢對他們有利,但仍不能掉以輕心。隨著勢力的擴張,物資的供應和人員的管理成為了新的難題。
物資短缺他也沒有好辦法,這兩年來雖然王也也給他們送了不少東西,但隨著軍隊的擴張,愈發捉襟見肘起來。
但在人員管理上,他制定了嚴格的軍規和律法,賞罰分明,使得這支龐大而復雜的隊伍能夠保持高度的紀律性和戰斗力。
與此同時,烏孫國內的革新派雖然雄心勃勃,但面臨的阻力重重。舊貴族勢力不甘心失去既得利益,處處阻撓革新措施的推行。國內的矛盾日益尖銳,甚至引發了一些局部的沖突和戰亂。
霍去病敏銳地察覺到烏孫局勢的變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若是操作得當,他的物資缺口將會被填上。隨后,他派遣使者與烏孫的革新派接觸,表達了愿意提供一定支持的意愿,但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合作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