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趙德昭繼位
- 北宋:叔父,你該當太宗了
- 段不是斷
- 2084字
- 2024-08-06 23:10:58
太平興國四年七月二十日午時。
昨晚在趙德昭建議下,保留了趙光義的年號,取消了所謂的德寶年號。
趙德昭向大臣的解釋是,要帶著趙光義的志愿走下去,因為自己是被趙光義臨危受命,待到自己做出王朝的另一番景象,再改年號。
大慶殿前的御道兩側的空地,此時站滿了整潔肅嚴的禁軍。
禁軍前就是文武百官,文官居左,武官居右。
從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后,開始文尊武卑。
但此時,文武百官朝御道中間躬身低頭。
只因,登基儀式開始了。
此時趙德昭身穿繡著蛇形龍紋的皇袍,頭戴皇冠,走在從大慶門到大慶殿的紅毯上,神情威嚴,眼神犀利。
一直等到趙德昭登上進入大慶殿的臺階,轉身背對大慶殿正殿,面對文武百官。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薛居正拿出了昨晚起草的登基詔書。
“門下......
......特此詔告天下。”
當薛居正念完詔書,底下的文武百官當即朝趙德昭,雙膝跪地,聲勢浩大的大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禁軍拿著武器,所以單膝下跪。
“平身。”趙德昭掃視了一眼,無比威嚴的口語道。
“多謝陛下。”
這次是另一個宰相盧多遜拿出了祭奠趙光義的詔書。
“先皇收吳越滅北漢,結束五代十國分裂的局面,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尊太宗廟庭,謚號至仁應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等盧多遜念完,趙德昭上前兩步。
隨即緩緩的開口道:“朕,太平興國四年七月二十一,即位大宋皇位,承于太宗的遺愿,決心帶領大宋國富民強,祭太祖太宗在天之靈。”
隨后趙德昭突然大聲道:“恭送先皇太宗!”
“恭送先皇太宗!”
趙光義的出殯形式是一點都不少。
極其隆重,護送靈車的人,除趙德昭,文武大臣外,還有儀仗、護靈軍、役夫、宦官等,該有的都不能少。
相比漢唐時期的皇陵,北宋的皇陵算是很簡陋了,下葬也簡單。
趙德昭帶著護送靈車的近萬人,前往皇陵。
趙德昭根據后世的紀念,把陵墓稱為永熙陵。
差不多到傍晚,趙德昭以及文武大臣回到皇宮。
明德皇后以及妃子,還有趙元佐等后輩則是留在皇陵守陵幾天。
忙完趙光義的出殯,回到皇宮的趙德昭,住進全新翻修的福寧殿。
“好復雜的官制體系。”在屋里,趙德昭拿著文武百官的名冊,以及官職。
趙德昭在當兵的時候,就聽說過,歷代中就宋朝的官制最為復雜。
只因宋朝的官制承襲了唐代后期以及五代后周的舊制,多了許多毫無實權的虛職。
由差遣、本官階、散官階、勛官、爵位,貼職等組成。
實際上只有差遣才是文武百官的職務。
但趙德昭作為皇帝,不得不學習這些,不然賞罰分明做不到公平。
而且,不久前才經歷統一北漢,有許多武將等著自己去賞。
“這個皇帝也不好當啊。”看了半天,趙德昭十分感嘆。
一直看到午夜子時,趙德昭才睡去。
第二天,在宦官王繼恩的提醒下,開啟了趙德昭第一場大朝會。
趙德昭從大慶殿側面的大門,走到龍椅處,正直的坐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等候多時的百官,見趙德昭坐下后,與新皇開啟第一次大朝會。
“眾卿家平身!”趙德昭平靜的看著大臣們身穿附和自身官職的朝服,真是‘滿堂朱紫’。
三品以上紫色,而朱紅是五品以上的朝服。
但趙德昭心中此時充滿了感慨,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到古代當上皇帝。
“算命的說,我今后會黃袍加身,沒想到是真的。”
趙德昭此時親身體會后,不得不承認萬人之上的感覺,真的很爽。
“謝陛下!”百官們起身,隨后直勾勾的盯著趙德昭。
“宣,詔告天下,新皇繼位,免今年田租稅,雜稅,免商稅一半。”趙德昭威嚴道。
“是,陛下恩澤,臣立馬去辦。”王仁贍計相立即應道。
王仁贍是三司最高大臣,稱‘計相’。
但是,詔書的起草都要經過二府,也就是政事堂和樞密院。
“盧相公,你協助王計相盡快詔告。”所以,趙德昭的目光轉向了盧多遜。
“老臣知道。”盧多遜立即表態道。
“接下來就是統一北漢的功臣。”
“此次參與北漢之戰的將領,樞密使曹彬和樞密副使潘美在原有的俸祿基礎上,賞兩倍,封曹彬為魯國公,潘美為代國公。”
接下來,趙德昭相繼為李繼隆,楊業等武將的爵位都提高了一級。
隨后,為崔彥進和劉遇封賞道:“崔彥進,劉遇封左右金吾衛上將軍,開國宣公。”
“臣叩謝陛下。”崔彥進和劉遇道。
二人的職位和爵位都提高了兩級,畢竟知道自己的內幕。
“趙廷美封秦王。”
趙廷美的職位已經很高了,在此之前,職務就已經位于宰相之上,趙德昭也只能繼續給他封王。
“謝陛下。”
一整個上午,趙德昭封賞了二十多個人,持續到午飯時間。
下午再次入朝,屁股還沒坐熱,被趙光義罷相的趙普,以侍中的身份出言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卿請說。”趙德昭點點頭。
趙普的名字,自己如雷貫耳,他可以說是北宋開國的第一個宰相。
只是脾氣直,有事說事,勇于諫言,被趙匡胤以及趙光義罷相過。
但后來又被趙光義重新拜相,先后三次拜相,足以說明趙普的能力。
“陛下,交趾發生內亂,丁璉及其父丁部領被殺,丁璿雖襲位,但黎桓掌握實權,太常博士知曉這一情況,請求陛下趁機收復交趾。”趙普非常謹慎道。
“確實是個機會,侍中以為呢,朕是否要出兵。”趙德昭直接把問題拋給趙普。
“臣以為可出兵。”趙普看了趙德昭一眼,便說道。
“朕倒是不想出兵,其下目光還是放在契丹南侵,短短十日,契丹南下不少于五次。”
“侍中告訴太常博士,此時不宜出兵,并且讓他告訴黎桓,帶領交趾依附大宋。”
此時不宜出兵交趾,趙德昭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