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開國庫,廣助百姓渡此難關!設運糧使一職,押運糧食開往江南一帶”
“設置財使,押運財物開往江南一帶”
“且分十三路而行,不得同行而至”
“運糧使和置財使有先斬后奏之權”
杜文軒連續幾句把戶部尚書謝禮給聽懵了。
而后,一些察覺到不一樣的意思的官員,則立馬反應過來。
首先是吏部尚書易嘉禾。
“殿下,設使一職萬萬不可!”
他附首跪下,語重心長的說道。
“運使一旦擁有過大的權力,輕則禍害百姓,重則迫害皇權!請殿下三思!”
不僅僅是他,還有以易嘉禾為伙的一眾官員也紛紛跪下勸道。
“殿下三思啊!”
……
杜文軒:上來就給我一個下馬威?管你是不是真心的,先打你一個下馬威再說!
“孤還沒說完呢!”
“此外,設督查使,監察二使,而督查使性命不得有誤,二使同甘共苦,他死你也死,若是有誰一人回來,那孤就賜死誰!”
“易尚書,可有話說?”
杜文軒目光炯炯有神的盯著易嘉禾。
“殿下所言,臣并無話說!”
易嘉禾心想,好一個同甘共苦,均衡之術。
畢竟朝廷下放的救濟糧,就像是一杯香噴噴的美酒,誰不想分一杯羹。
若是運使有異心,動了督查使,回來死;若是督查使有異心,動了運使,回來死…
總之就一句話,要回來就一起回來,不然還是得死…
不過要是兩位朝使一起有異心的話,是不是……
易嘉禾心里發現了這個漏洞,心里有著別樣的小心思。
不過接下來杜文軒的話,就讓他啞口無言以對,五體投地。
“易尚書聽旨!你是管理文官的,你就給我選出十三名督查使來,要品行兼優的,你要是選出來的人跟我查出來的若是有異的話……”
杜文軒話中有話的說道。
易嘉禾:得!這是拿我開刀了,現在的文官,哪個不貪的?不貪的有幾個還在這里站著的。
帝王權衡之術…不同凡響。
易嘉禾:早知道就不那么多嘴了。
“臣,領旨!”
當然了,杜文軒不僅僅是讓易嘉禾來處理這件事,而是六部共同運行。
“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聽到這句話,各尚書也紛紛回答,聽侯太子差遣
“臣在!”
戶部尚書謝禮,掌管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財政。
禮部尚書江錦鶴,管理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和外番外交。
兵部尚書王左之,全國軍衛、武官選拔、簡練之政令。
刑部尚書狄秋錦,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
工部尚書豈助鄰,管理全國工程事務。
“謝尚書,你從國庫撥銀五百萬兩,下放災區”
“同時,安置好從災區逃難出來的災民,田地就從國有土地暫借出去,保障好后續糧食問題,沒有租金!”
“此外,全國賦稅稍微調低,災區賦稅要比其他地方更低一些。”
……
“江尚書,你負責災區教學問題,科舉將至,可緩而不可久!”
“還有,徹查災區各座國學、官學和私塾,教育問題刻不容緩!”
“王尚書,前不久你犯了律法,父皇不在,孤不可能不罰你…”
“你負責各州官員調動,選出一些官員前往災區,俸祿給我加!”
“同時,注意外患!別國可能趁此機會對我們下手。”
“你給我做好這件事,孤算你將功贖罪,既往不咎!”
……
“狄尚書,你去重查前朝和龍國發生的撲朔迷離,潦草收尾的案子,預防冤假錯案”
“同時,對罪犯犯罪較輕的,免罪!”
“孤要大赦天下!”
……
“豈尚書,你負責重建災區的工程”
“另外,勘察全國洪災泛濫的區域,建設水利工程,預防洪水。”
……
“諸位,龍國不僅僅是我的龍國,也是你們的龍國…”
“還請諸位暫且放下恩怨,做好分內事!”
杜文軒一連串的發布旨意,使得各尚書如雷霆一擊,頭皮發麻。
先前太子在國事上并無如此深算,而如今……
怕不是想在監國時候,向皇上交個滿意的答卷,好為自己坐穩儲君一位增加一些勝算……(前面已經說了,只要你不是現在成為皇帝,其他人都還是有競爭的機會)
而選擇支持太子一派的官員,心里高興壞了。
想著太子終于嶄露鋒芒了,從全局去思考問題,有儲君的樣子了。
那么對于他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等太子上位后,股肱之臣,從龍之功可少不了他們。
……
“當今太子也不像原主記憶那般…如果說之前的他是畏手畏腳,兢兢業業…那么如今的他,更像是一把利刃,直插病源!”
“而且,有些想法,跟現代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自承在旁暗自評價,對杜文軒進行了前后對比。
突然的,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太子跟之前的變化太大了,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改變了做事風格,要么就是經歷了永生難忘的事情,要么就是……
跟自己一樣,是一名穿越者…
想到這,李自承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說實在的,他也不能確定太子是不是穿越者,畢竟皇官里邊發生不為人知的事情可多了。
也有一些是皇族秘聞是外人不為所知的。
也有一些可能是皇官發生了什么事吧!
畢竟他命只有一條,若是太子想讓他死,光明正大的死怕是不行,悄無聲息的倒是可以的。
他不敢去賭那命數……
想到這,李自承腦子亂亂的。
“不想了!命里有時終會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做好自己這個丞相,好好活著再說!”
……
太子一派的官員聽到杜文軒說完話,急忙跪下稱贊。
“太子所言如天上明月,光芒耀地,一字一詞道盡災區方法,臣等佩服!”
“太子可真是龍國天命所歸!”
“……”
而其他派別的官員,倒沒如此夸張,也是表示了自己的敬佩。
“太子聰慧,我等不及!”
“太子與此,陛下之幸!龍國之幸!百姓之幸!”
“……”
李自承身為丞相,自然也要發表自己的看法。
“太子所言,臣想不到!”
……
一旁的霍成武也覺得怪怪的。
“怎么太子轉性了?”
由于霍成武是個體育老師,馬大哈一個,暫時沒往深層想。
……
在一旁的孔亦莊,正拿著文房四寶,在宣紙上寫下——太子監國卷。
“大龍二十三年,太子監國,戶部尚書謝禮急奏江南洪災以求太子,而太子以設運糧、置財二使,運送財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