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小路上,兩個小孩正騎著自行車,朝著徐匯少體校的方向駛去。
姚明還不會騎自行車,所以由蘇然帶著姚明,兩人截然不同的朝著少體校進發(fā)。
為何說截然不同?
姚明不想去少體校,那里很苦,他不想體驗那樣的生活,因此情緒有些低落。
好在有蘇然陪伴,姚明勉強打起了精神。
蘇然就不一樣了。
他很興奮!
這是他上輩子做夢都想干的事兒,接受專業(yè)訓練,糾正自己在籃球領域的不足,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甭提有多高興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地基不牢,地動山搖!
前世蘇然就相當后悔,打籃球的時間太晚了,導致日后有很多壞習慣都改不過來,這也是阻礙蘇然走上職業(yè)道路的原因之一。
苦?
要真能讓蘇然走上這條路,苦又何妨?
想想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場景,這點苦都吃不了,還怎么帶著姚明走上籃球巔峰。
“蘇然,你說帶我們訓練的教練,是個什么樣的人?”
姚明坐在后排,小車后輪承受著不該有的壓力,姚明的大屁股將輪胎壓得吱吱作響。
“我哪兒知道,我又沒見過。
但能帶是少體校的教練,耐心應該會相當不錯吧。”
小孩子都比較難纏,沒點耐心,還真適應不了這份工作。
高安路到少體校的路程并不遠,只有兩三公里的距離,沒一會兒的功夫,兩人就來到了少體校所在地。
帶領他們的啟蒙教練是個蘑菇頭,叫李章明。
1989年,李章明30歲,他的個子很高,頭發(fā)卷卷的。
這時候,上海很流行蘑菇頭,男女老少都是這個造型,看起來跟超級瑪麗似的。
蘇然的便宜老爹當初也讓蘇然剃個蘑菇頭,蘇然義正言辭的拒絕,正經人誰TM剃蘑菇頭啊,小平頭才是小孩兒哥的標配。
蘇然和姚明到達少體校的時候,李章明已經在門口等著。
蘇然也是一眼就看到了李章明的身影。
“大個兒蘑菇頭!”
蘇然走上前去,說出了他們的街頭暗號。
李章明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隨后便恍然大悟,于是說道:“大個兒蘑菇頭!”
OK,暗號準確,沒有問題。
“蘇然和姚明?你倆真只有8歲?”
李章明聽說過兩人的故事,特別是姚明,前上海隊主力中鋒和前國家隊女籃隊長的結晶,那身體天賦,絕對是異于常人。
至于蘇然,李章明知道他的籃球技藝要遠超同齡人,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身高也并不矮。
“真的,我倆這年紀,做不了假!”
中國運動員改歲數(shù)的挺多,應該這么說才更為準確,全世界范圍內,改年齡的都不少。
基本上打到專業(yè)一線隊的球員百分之九十都會改年齡,但姚明怎么改,他完全沒法改啊!
也有教練想給姚明改年紀,可就是改不了,因為在姚明出生那天他就上了報紙。
【1980年9月12日,姚志源幫助上海男籃奪得九城冠軍,當晚他的妻子方鳳娣產下一子。】
這一子就是姚明,兩人也沒有別的孩子,這就等于直接告訴所有人,姚明是1980年出生的。
而在姚明4歲的時候,報社記者還專門采訪了這位天賦異稟的小家伙,這就更加確定了他的年齡,根本就沒法改。
“也是,你倆的年紀確實沒法改,我聽說你們出生在同一家醫(yī)院,還是同一天生的。”
李章明帶著兩人將自行車鎖好,隨后便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說來也巧,這不,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李章明從談話中一直在觀察兩孩子的秉性,雖說8歲看不出門道,但基本的性格也是能知道的七七八八。
姚明不愛說話,總是悶聲站在蘇然身后,老實巴交,但能認真聽他倆的交談,也不著急,完全沒有8歲小孩子待不住的壞毛病。
至于蘇然,李章明覺得這孩子很會說話,不卑不亢,跟大人交談好似沒有障礙,一板一眼,說什么都能答得上來,還很有自己的見解,難怪說高安路出了個小天才,真是名不虛傳。
“蘇然,你覺得打籃球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章明來了興趣,準備聽聽這孩子對他們即將開始的籃球訓練有什么看法。
“李教練,我覺得打籃球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力。”
蘇然聲音不大,卻鏗鏘有力。
“創(chuàng)造力?”李章明頭倒是頭一回聽說。
“是的教練,打籃球就是要天馬行空,不該拘泥于一板一眼的招式、戰(zhàn)術。”蘇然繼續(xù)說道。
李章明也不知道蘇然是從哪兒學來的知識,成語運用的倒是相當合理。
“那你給我說說,到底該怎么天馬行空。”
蘇然正了正神,緩緩開口:“球員去做他喜歡的內容,而不僅是機械的重復,要發(fā)揮球員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對于小孩兒,枯燥乏味的內容很容易讓他們失去興趣,失去創(chuàng)造力,應該要更加鼓勵,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球場上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
蘇然的話讓李章明心頭大震。
這真是8歲孩子能領悟出的見解?
他眼眸深邃,望向蘇然的表情都有所不同。
這個小子,實在是太不簡單了!
稚嫩的面龐下卻隱藏著一顆遠超同齡人的心臟,他不該來少體校接觸籃球,這樣的人才,應該送去邊疆,為祖國開疆拓土。
“當然,基本的招式還是要牢固的,那些玩意兒沒辦法,只能日復一日的訓練,要在枯燥中找些樂子,才能激發(fā)小孩兒們的最大潛能。”
蘇然一口一個小孩兒,他說的有些忘乎所以,完全忘記自己也只是個8歲的孩子了。
姚明已經在一旁停止了思考,他聽不懂蘇然在說些什么,但蘇然哥說的話一定有其道理,我挺蘇然哥。
說了半天,蘇然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過了。
訕訕的瞅了眼李章明,蘇然驚訝發(fā)現(xiàn),30歲的他好像已經在懷疑人生。
沒錯。
李章明覺得,自己這30年,可能活在了狗身上。
一個8歲小孩的見解都比自己高深,他還有什么臉面當少體校的教練,帶領這幫孩子在籃球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也許,我該接觸些新鮮事物,來提升自己的認知了。”
甭管怎樣,李章明覺得自己被蘇然上了一課。
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確存在,如何在無趣的訓練里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孩子們的潛能,這才是教練們最應該去思考的事情。
在此之后,蘇然和姚明每天都會來少體校訓練,訓練內容如預想般的無趣,上來第一堂課就是蛙跳,姚明屁股很大,每次蛙跳的時候都覺得有什么東西擋著自己,幾圈下來就累得不行,坐在地上起不來了。
倒是蘇然,體能相當好,每次都能完成李章明布置的體能訓練,甚至還能超額完成,惹得李章明連連夸贊,說蘇然日后必成大器。
后來開始有球訓練,不分位置,就是跑步、運球、投籃、傳球,周而復始,很機械化。
這樣的模式讓姚明非常的不喜歡,甚至有些排斥籃球,排斥訓練。
好在蘇然的堅持讓姚明沒有放棄,在李章明的指導下,本就有些籃球基礎的兩人進步迅速,遠超同齡人,在少體校內也變得小有名氣。
為了調動積極性,李章明每次在訓練完成后都會組織些籃球小活動,比如單挑斗牛,隨便你用怎樣的手段,不再拘泥于課本上教的知識,只要你能把球打進,就是好的方法。
大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各種方式齊齊上陣,一些搞笑的進攻手段讓人啼笑皆非,但就是這樣,卻成了所有人每天都期待的事情。
轉眼間,八十年代過去,到了1990年。
進入90年代,時代發(fā)生了巨變。
中國在首都舉辦了第十一屆亞運會,在這屆亞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收獲了183塊金牌,可以說是金牌拿到手軟。
也正是從這屆亞運會開始,獲得獎牌的中國運動員開始得到了可觀的獎金。
同時,因為亞運會大獲成功,中國開始掀起體育熱潮,體育運動更加受到社會的關注,特別是幾大球,譬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熱度開始飆升。
1990年,蘇然和姚明第一次去現(xiàn)場看了場正式的籃球比賽。
球票是姚明老媽弄來的,比賽是美國哈林籃球隊的表演。
這場比賽可是將兩小只看的熱血沸騰,哈林籃球隊其實就是把籃球變成表演和雜耍,怎么好看怎么來。
姚明萬萬沒能想到,原來籃球比賽還可以打的這么有意思。
基本上沒什么防守,在空中飛來飛去,各種花里胡哨的傳球、扣籃、運球過人,反正什么動作都有,有一些姚明還在蘇然身上見過,當時他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學習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身體協(xié)調性實在不行,也就放棄了那些華麗的籃球動作。
這場哈林籃球隊的表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姚明對籃球的熱情,當天晚上就拉著蘇然去少體校練習,他以后也要這樣,打精彩的籃球,讓所有人看見自己的表現(xiàn)。
蘇然自然樂意,跟姚明繼續(xù)斗牛,兩人也在互相消磨間,不斷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藝。
一年后,也就是1991年的春天,蘇然與姚明坐在黑白大屁股的電視機前,興致勃勃的看著一場熱血沸騰的NBA比賽錄像。
現(xiàn)如今,NBA比賽還沒能在中國實時轉播,1990年開始,NBA把每一場比賽壓縮成一個小時的錄像帶,在配上音樂,免費寄給中央頻道,中央頻道再以這樣的形式進行播放。
有些麻煩,不,應該說是相當麻煩,但即便如此,也是蘇然能接觸到NBA比賽的唯一方式。
姚明家沒有電視,每次只能來蘇然家,漂亮老媽會買上汽水,搞點冰棍兒,兩小只就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說是兩小只,恐怕有些不準確了。
11歲的姚明已經長大了1米88,跟他媽一樣高了,坐在那就跟個小大人似的。
蘇然沒有姚明那么恐怖,但也長到了1米75,比許多成年男性都要高了,也是在逐步成長,沒有落下。
“蘇然哥,今天播的是NBA總決賽,公牛和湖人的最后一場比賽嗎?”
姚明喝著汽水,小眼神里滿是期待。
“沒錯,今天這場就是鹵蛋大戰(zhàn)紫金軍團的最后一場,4:1,邁克爾·喬丹已經拿下第一座總冠軍獎杯了!”
蘇然也很興奮,公牛與湖人的對決,新興豪門與傳統(tǒng)豪門的較量,也是“籃球之神”邁向巔峰的起始點,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熱血沸騰嗎?
電視里,畫面在緩緩播放。
有些模糊,但絲毫不影響兩人心中的激動。
戰(zhàn)至第四節(jié),喬丹最忠實的小弟皮蓬殺入內線,頂著AC·格林完成暴扣,時間還剩下一分鐘,公牛在領先5分的情況下,已經勝券在握。
總冠軍獎杯咫尺之遙,邁克爾·喬丹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哨聲響起的那一刻,公牛全隊陷入了瘋狂,“眼鏡繩”格蘭特一把將皮蓬和喬丹摟入懷中,今晚,砍下20分的小后衛(wèi)約翰-帕克森也是激動落淚,全場陷入瘋狂,偉大的九十年代,偉大的公牛王朝,將在此刻,正式起航!
與之對應的,則是落寞的紫金軍團,在盛世下的敗北,這支傳統(tǒng)豪門,盡管他們擁有當世最強后衛(wèi),人稱“魔術師”的埃爾文·約翰遜,但依舊阻擋不了新時代滾滾而來的步伐。
今晚,魔術師狂砍20助攻,卻依舊阻止不了洛杉磯湖人的潰敗。
改朝換代已經來臨,舊時代的輪船注定要為新時代的公牛讓道,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嶄新的傳奇,將在所有人的見證下,登頂巔峰!
“蘇然哥,我想成為邁克爾·喬丹,我想帶領自己的球隊,成為像芝加哥公牛這樣的,能站在NBA最頂點的隊伍!”
姚明早就被電視機上的畫面吸引了全部注意。
他認真的,堅定的朝著身旁的蘇然說道。
在這一刻,勝利的種子在心中萌芽,兒時的約定在1991年的春天締結,蘇然哂然一笑,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未來的希望,這就是勝利之道,最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