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殺了司馬懿,會如何】
書名: 曹老板,別逼我造反!作者名: 三窖酒流本章字數: 3309字更新時間: 2024-08-13 18:58:00
“姐,姐!姐夫回許都了!”
曹莞手忙腳亂收起針線女紅,端坐書桌后,持筆,板起臉看向門口,眼神凜凜,令人生畏。
曹丕前腳踏入門檻又收腿,敲了敲原本就是敞開的門。
打弟弟要趁早,曹莞深有體會,威嚴已成。
“進來,什么事,咋咋呼呼的?”
“典滿回許都了。”
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曹丕果斷換了稱呼,不管同父異母的姐姐是真羞怒,還是假作惱,沒必要惹來一頓訓斥。
“嗯,知道了。”在11歲的小屁孩面前,15歲的小姑娘很是矜持。
“姐姐,還有個事兒。”
“說。”
曹丕靠近曹莞,神色、語氣帶著幾分不自覺的討好:“宮廷玉液酒的店鋪,設了雅舍,聽說雅舍里有一首長詩,乃是典滿所作。”
“嗯,又如何?”曹莞只覺心口一陣猛跳。
“我使人抄錄了。”
“拿來!”曹莞攤手伸向曹丕。曹丕從懷中掏出一張帛,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
將進酒。
有一厚顏無恥之徒拗不過衛家執事,也是為了詩書酒社能夠迅速發展起來,果斷抄襲后世名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甘興霸,衛公振,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昔時曹公宴襄邑,斗酒百千恣歡謔!”
這一句句的,狂,狂到沒邊兒了!
如果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作改變的話,等曹丕再年長二十歲,有資格評點了,一定會說:
“典侯之《將進酒》開詩賦豪放之風氣,可比屈子之《離騷》!就連我家老子的《觀滄海》、《短歌行》,在豪放一路上,也只能望塵莫及!”
不過,此時的曹丕在吟誦之后,只剩下一臉崇拜,還有幾分希冀。
姐夫,牛逼!如今的許都城內,典滿之才名,已然甚囂塵上。
萬人驚奇,眼珠子瞪落一地,粗鄙武夫之家,竟然能生出如此驚才絕艷之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牛逼吧?狂妄吧?此話,也只有當世霍嫖姚才敢說出口!
各人回頭看看,左右打量。所謂的世家大族,家學淵源,飽讀詩書之士,怎就沒能作出如此、如此、如此狂傲、豪放的,堪稱當世名篇佳作的詩來?
哼哼,都是一些欺世盜名、互相吹捧的臭狗屁!
“姐,我要拜姐夫為師。”
“噗嗤!”幸好曹莞嘴里沒有含著茶水,否則,絕壁能噴曹丕一臉。
姐,姐夫,拜師……這話好沒道理!
“嗯,知道了,我想想。”
說著,曹莞揮揮手,示意小丕子退下,還要乖覺的拉上房門。
只有那位提戟縱馬,率眾擊破陷陣營,斬將奪旗,先登彭城的英雄少年郎,才能如此意氣飛揚啊!
如此人物,敢問,誰個少女不傾心?
身在武平侯府,徐州的戰報隔三岔五送到霸府,自然有人會往侯府送消息,有時候荀令君還會上門說道幾句。
典滿又立大功了,就要封亭侯了,鐘大人答允授典滿經學了……等等,等等。
想想典滿,看看別人,別人?
如那手無縛雞之力的表兄丁儀,如那出身將門卻膽小如鼠的夏侯楙,與典滿相比?也配?!
再問世間,萬千少年,蕓蕓大觀,若論及,上馬建功立業,一戰封侯;下馬提筆作詩,佳作天成。誰能比得了典郎?
統統的,提鞋都不配。
曹莞手捧帛書放在心上,恍惚間,腦海里浮現出頭戴樊噲冠,身披兩當甲,縱馬疾馳,雄姿風發的英武少年,一時間竟然……癡了!
此時,典滿就在侯府,隔壁的霸府。
昨天的執戟郎,今日的關內侯。
戰功就不提了,宮廷玉液酒、典侯紙,皆……特么妖孽啊!
想起四月時,就在這間辦事房里,那個垂手肅立,誠惶誠恐的典滿,再看眼前端坐品茶的典侯,荀彧也是非常無語,之至。
生子當如此!
改天,得空,一定拉上好友朱建平,去襄邑看看典韋的墳,冒青煙否?嗯,再給典滿相面。
此子,眼神內斂深邃,思之年齡,分外詭異!
“昨日廷議,鐘元常怒急攻心,今日告病在家調養,拜師之事,稍緩幾日。”
典滿面有愧色:“不曾想,為了戰功封侯一事,竟然把鐘夫子也牽扯進來,典滿羞愧。”
“不然。”
荀彧擺手示意他不必多想,說道:“封賞、犒軍誠然重要,還不能與確立戰略大局相比。楊丑難以穩定河內局面,大軍還需盡快北渡為好。鐘元常正是憂心此事,方才與人爭論。”
“令君,河內郡情況很復雜?”
“世族分裂為兩派,軍隊分為三股,彼此交錯,復雜啊!”
典滿默然,他對河內了解不多,還是昨日聽衛臻說了一些,此次拜見荀令君,一是確定拜師之事,二是打探河內局面和朝廷對策。
領軍者,需知己知彼,不可不問策。
“張揚舊部親軍,由張武、張進統之,占據野王及以西七縣,正在招兵買馬,欲要討伐楊丑,為張揚報仇。”
“楊丑所部親善朝廷,其本人與新任河南尹董昭有舊,占據懷縣、平皋數城,實力有限,拉攏眭固才能控制河內中部、東部。”
“眭固兵力最多,楊丑不得不拉攏之。其人本是黑山賊,素有野心,必不肯久居楊丑之下。”
“如今,就看河內郡中司馬、薛、于、趙、劉等大族如何動作了。”
控制一郡之地,單憑軍力只能逞強一時,沒有掌握在世族手中的人口、錢糧,難以長久。張揚之死,楊丑之出手,背后就是世族。
典滿問:“河內司馬?”
“你不知。”荀彧很高興把這三個字說出口,送給典滿。“司馬家乃是河內郡溫縣大族,當代家主司馬防曾任司隸校尉,還是主公的恩主。”
恩主!特么的,就是舉薦青年曹老板當官的那位!
曹家與司馬家,關系竟然這么鐵?
如果老子進軍河內、攻打溫縣,一不小心把司馬懿殺了,曹老板會作何反應?
曹老板為了保住本就不咋地的名聲,恐怕要揮淚斬……不敢想!
“典滿,你也無需多想,大軍北進乃霸府既定策略。朝廷久議不決也屬正常,還能讓袁紹看到,朝廷本就沒有進軍冀州之心,所以才詔令他與公孫瓚罷戰。再有幾日,袁紹必有回應。”
既然出兵河內,之前穩住、麻痹袁紹,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荀令君趁勢利用朝廷的反對意見,這一手玩得順溜!
哎喲!令君啊,你玩手段,恐怕連親近如鐘繇、衛臻都不知情,只能在不知不覺間當個配角。
算計人心,曹老板、荀令君都不是善茬!二人聯手,當真是天下無敵。
“典滿,拜師之后,你當盡快向曹府提親,晚了,可就趕不上北征河內了。”
“喏。”
“你啊,這幾天哪兒都別去,就在許都,多去曹府轉一轉,等候詔令。如果沒有其他……”
怎能沒事?
典滿忙道:“令君,典滿建議設立造紙、印書、發行邸報之官府機構,同時編纂字典,校準發音。如此,今后軍中將領也無需擔心士卒來自各地,軍令、交流不暢了。”
荀令君霍然起身,快步走到窗口,推開木窗。
一股徹骨寒風侵入,他不由得哆嗦幾下,掩上窗戶,走到典滿身側,低頭問:“你怎么能想到這些的?”
怎么能?
呵呵,有點世族士人對武夫居高臨下的意味,又有陡然聽聞,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意,還有,如此建議竟出自十八歲少年之口,疑惑?或者說匪夷所思?
“令君想聽實話?”
“當然。”
“實話就是,突然就想到了。”
荀彧當真想給這小子一個大比斗,正色道:“公房之內所言皆公事,不可玩笑!”
典滿故作無奈之色,說道:“造紙、印書本就一體,天下書籍何其多矣,如滿天星辰,要把古今典籍全數轉印于書冊,得有原本。”
“典滿家里藏書卻僅有半部《論語》,所以,此事還要官方來做。”
荀彧頷首,目光從驚駭轉為柔和。
這就說得通了嘛!
天才,可以有!妖孽,太特么驚悚!
“邸報又是何物?”
“收錄朝廷政令、士人時評、名家篇章、商賈信息,印在一張大紙上,隔三岔五印制數千、成萬張,利用朝廷驛路郵傳發至各地,官員、士人都能花錢購買閱讀之。”
“嘶!”荀令君失態,倒吸一口涼氣。全因在一瞬間,他想到了邸報這東西還有太多用處!
當世人都接受邸報傳遞信息之后,可否利用邸報發送假消息,用以誤導敵人?也能發送暗語,指揮各地密探;還能誘導、操縱輿論;還……
特么的,如此建議,當立行啊!
荀彧能想到的,典滿更是心知肚明。
建議?我有那么好心,只出建議不求回報?呵呵,之后就是掌控!
官府出面來辦,人力、物力、財力和官府獨家經營之利,皆不缺!
“典滿啊,你看……”
荀令君有話,卻覺難以啟齒。
“請令君示下。”
“要不,你也別領兵打仗了,掛個侍中職位,來霸府領一曹事務,比如,新設一個造印書令?不,造印書曹!”
掾、曹、令、史,令,級別太低!造紙、印書、發邸報、編字典,皆大事!
典滿頓時苦了臉,拱手求告:“令君,小侄還是領兵打仗去吧,就怕留在霸府,成日與公文、掾吏打交道,哪天狗脾氣發作……”
我就是紅果果的威脅!咋滴?
“噢,噢!”荀彧擺手,差點忘了,這終究還是武夫之子啊!
萬一在霸府里鬧出事來,他是曹家準女婿,馬上要封亭侯,只要不謀反,在許都可以橫著走。荀彧拿了,怎么辦?
人才是人才,倘若放在身邊,無疑是手攥炭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