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4章 孔明躬耕于南陽

諸葛亮的家,位于南陽郡鄧縣的隆中。

說是在南陽郡,其實距離襄陽不過二十里,比后世很多人上下班的通勤距離還要近。

不過這對諸葛亮來說沒什么意義,因為他不需要打卡,而是真心實意的要當個家里蹲。

在襄陽科技學院的日子里,他學到了五花八門的無數知識,很需要用一段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收獲。

于是諸葛亮便真的過上了隱士般的生活,每日深居簡出,一心鉆研學問。

當然,也不能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

人總歸是要恰飯的嘛。

自從叔父諸葛玄死后,諸葛亮諸葛均兩兄弟就得靠自己養活自己了。

幸運的是,諸葛玄此前在隆中置辦了不少田產,憑借這些收入,兄弟二人至少不用擔心溫飽問題。

但是,對現在的諸葛亮來說,每年的這點產出有些不太夠。

他在家中后院搭建了一個實驗室,經常有些奇思妙想需要測試,各種原材料成本加起來,還是頗有花銷的。

諸葛亮喚來諸葛均商量:“別種水稻了,咱們換點能掙錢的經濟作物吧。”

荊襄一帶的土地很肥沃,農林產業十分發達,帶來的后果則是大家的利潤率普遍較低,一年辛苦下來掙不著幾個錢。

諸葛玄當年在這里采買田產時,完全是相中了此處距離襄陽不遠,根本沒把心思放在這些土地上,因此諸葛家也隨大流種些水稻小麥之類的糧食作物,賺點官府的種糧補貼。

諸葛亮看著自家的幾百畝田地,覺得就這么浪費著有點可惜,便想變通一下,增加點收益。

諸葛均懵懵懂懂的問道:“那種什么呢?”

諸葛亮想了想,給出一個計劃:“改稻為桑吧。”

趁現在時間還早,趕插桑苗,置辦蠶場,順利的話今年就能見效。

諸葛均能有個什么主意,自然是安靜如雞的聽自家兄長的指示。

而諸葛亮卻又順著這個思路發散了一下。

自家一共就這么幾百畝地,受限于規模,就算掙錢也掙不到多少。

既如此,何不擴大一下產業,拉著全村一塊干,這樣大大降低了整體的邊際成本,所有人都能多掙點。

問題是村里的其他人可沒那么好說服,這些人大部分都種了一輩子水稻,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本不愿意嘗試新東西。

村民甲:“諸葛家的那個小子,是不是也勸你改種桑苗來著?”

村民乙:“對,有這事。你說他一個城里回來的學生,居然還教上我怎么種地了!”

村民甲:“可說呢。我這人是沒什么文化,可論起伺候土地,我不比他懂?”

村民乙:“哎,年輕人想法多是好事,但咱得指著這點地吃飯呢,別跟著瞎摻和。”

多次碰壁后,諸葛亮有點郁悶。

改稻為桑明明是大好事,上利集體,下利個人,怎么就推行不下去呢?

不久后,諸葛亮在和黃月英日常聊天時,隨口抱怨了兩句此事。

黃月英卻將這件事記在了心里,去找無所不能的李軍師請教了一下。

很快,李軍師給了答復:“百姓們所慮者,無非是水稻能吃,桑葉不能吃。這件事辦成了還好,辦不成說不定要家破人亡,自然不愿。”

諸葛亮恍然大悟。

諸葛氏的名頭擺在這里,諸葛亮自己又天資絕倫,從來沒有擔心活不下去的時候,確實有點考慮不周。

重新規劃了一下,諸葛亮換了個方式,表示他愿意雇傭全村所有人給他種桑養蠶,大伙旱澇保收,自己承擔風險。

這下村民們的確心動了,大家又不傻,諸葛亮開的價比他們一年的種地收入高出不少,這個帳可太好算了。

就這樣,隆中村的數千畝土地就都改為了桑田。

然而事情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

諸葛亮本來就不是什么種地好手,空有一些理論知識而已,如今又是全村頭一次種桑,都沒什么經驗,犯了不少錯誤。

好在這是個科技發達的賽博世界,諸葛亮現學現賣,理論迅速聯系實踐,總算熬到了桑苗成熟的時候。

但接下來,問題更多了。

不知為何,全村突然就養不出蠶了,不是特別小就是養一半全死了,情況極其嚴重。

眼看著要血本無歸,諸葛亮虛心向村里的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求教,最后猜測可能是因為種桑時噴灑農藥,導致沾染到了桑葉上。

諸葛亮趕緊做了個試驗,把采回來的桑葉先用水洗一遍,弄干凈后再喂給蠶吃。

結果還是沒用。

這下所有人都絕望了。

村民們很緊張,生怕諸葛兄弟見勢不妙就跑路走人,到時候他們捧著一堆沒用的桑葉找誰哭去。

但諸葛亮沒有放棄,他遍查文獻,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經過三天三夜的反復測試,終于發現了原因所在。

是調節劑。

隆中村此前一直種水稻,會用些促進植物生長的調節劑。

如今改種桑苗后也沒有更換,導致長出來的桑葉十分強健,纖維更粗,而蠶蟲消化不了這種桑葉。

發現端倪后,諸葛亮立刻補救,一方面在灌溉澆水前泡發,增加水體氧化量,分解殘余調節劑,另一方面人工減產,用脫落酸破壞桑葉的纖維強度。

經過這么一番折騰,盡管稍有縮水,但隆中村的改稻為桑計劃總算保住了。

事后計算,由于今年的種種幺蛾子,諸葛家的收益比往年只提高了兩成,但預計明年能有大幅增長。

諸葛均一臉星星眼的望著諸葛亮:“二哥你真厲害!”

諸葛亮也頗為自得,不過他表面上沒有顯現出來,矜持道:“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改日,諸葛亮將這件事告訴給了黃月英,重點描繪了自己臨危不亂力挽狂瀾的高大形象。

不料黃月英卻道:“你沒看新野發行的《農業作物種植技術手冊》嗎?”

孔明同學:“啊?”

黃月英:“我記得里邊提過這個事,說乙烯利和萘乙酸會影響桑業。”

孔明同學:“這個手冊是哪位大才寫的?”

黃月英:“不是誰寫的。年初的時候,李軍師召集了數十位經驗豐富的農人,一起開會總結的。而且這個會每半年召開一次,如今都更新到第二版了。”

孔明同學:“……”

孔明同學:“三個稼穡漢,頂個諸葛亮。”

這件事之后,諸葛亮將隆中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給了諸葛均,然后開始收拾行李。

諸葛均:“二哥,你是要去新野了嗎?”

諸葛亮:“我會去的,但不是現在。”

諸葛均:“那你要去哪?”

諸葛亮:“新野的李先生曾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諸葛亮:“我想到處去看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花莲市| 北京市| 囊谦县| 桂林市| 大邑县| 广丰县| 广州市| 句容市| 三台县| 西藏| 灵武市| 诸城市| 红河县| 临泉县| 日喀则市| 镇赉县| 兴海县| 洪洞县| 宁武县| 桂东县| 龙山县| 东兴市| 重庆市| 甘洛县| 平定县| 休宁县| 石家庄市| 永川市| 长丰县| 商洛市| 获嘉县| 普兰县| 长治市| 阳高县| 邵东县| 望城县| 邢台市| 都江堰市| 滦平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