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先試點
- 崇禎第一帝國
- 九言子
- 2069字
- 2024-09-08 18:49:58
第71章先試點
李杰的旨意一出,朝野震動。百官紛紛上書,反對開放海禁。一時間,奏折如雪片般飛入皇宮,堆積如山。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鄭三俊跪在御書房外,聲淚俱下,“海禁乃祖宗之法,豈能輕易更改?”
“陛下,開放海禁,恐招致外敵入侵,邊疆不穩啊!”另一位大臣也跪地懇求。
李杰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目光冷峻。他心中明白,這些反對的聲音并非無的放矢,但他的決心已定,不容動搖。
“朕意已決,不必多言。”李杰冷冷地說道,“誰若再敢上書反對,一律嚴懲不貸!”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百官面面相覷,心中雖有不甘,卻也不敢再言。
李杰的強勢態度讓百官無可奈何,但他們并未就此罷休。私下里,他們開始串聯,試圖通過其他途徑阻止皇帝的決定。
“陛下此舉,實在太過冒險。”鄭三俊在府中與幾位心腹密談,“我們必須想辦法阻止。”
“可是,陛下態度堅決,我們又能如何?”一位官員嘆道。
“或許,我們可以從皇后那邊入手。”另一位官員提議,“皇后素來賢良,或許能勸動陛下。”
鄭三俊眼前一亮,點頭道:“此計可行。”
于是,他們派人前往皇宮,向皇后陳情。皇后聽聞此事,心中也頗為憂慮,決定親自勸說李杰。
“陛下,臣妾聽聞您欲開放海禁,心中甚是擔憂。”皇后周氏柔聲說道,“此舉恐招致天下非議,還請陛下三思。”
李杰看著皇后,目光柔和了幾分,但語氣依舊堅定:“皇后,朕心意已決。此舉雖有風險,但若成功,必能振興大明,此舉意義非凡,歷史將會記住我的決定,也一定會做出公正的評價。”
皇后周氏見李杰態度堅決,也不再多言,只是心中暗自憂慮,擔心會不會因此讓沿海再次陷入海賊海盜猖獗的時代。
,,,
松江府,上海縣,此地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但因為海禁的原因,經濟落后,基本可說是小漁村。
此時,上海縣的百姓們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這一切的源頭,來自于皇帝李杰的一道圣旨。
皇帝勵精圖治,意圖振興大明江山。他深知海禁政策對國家經濟的束縛,決心開放海禁,而上海縣,便是他選中的第一個試點地區。
“聽說了嗎?皇上要把咱們上海縣設為開放海禁的地區!”街角的老茶館里,一位中年男子壓低聲音對同伴說道。
“哎呀,這可不得了!”旁邊的老者皺著眉頭,“海禁一開,那些海盜和匪賊還不都涌進來?咱們這小縣城,哪能擋得住?”
“可不是嘛!”另一人插嘴道,“我爹昨天還跟我說,他聽說海盜們個個兇神惡煞,殺人如麻,萬一把他們引進來了,咱們這日子可怎么過啊!”
茶館里的氣氛頓時變得沉重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有人擔心海盜的侵擾,有人憂慮商賈的涌入會抬高物價,還有人擔心朝廷的商稅會轉嫁到百姓頭上,加重百姓的負擔。
與此同時,在紫禁城的御書房內,皇帝李杰正與幾位重臣商議此事。
“諸位愛卿,朕意已決,上海縣必須開放海禁。”李杰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海禁政策已施行多年,國家經濟日漸衰退,百姓生活困苦。唯有開放海禁,才能振興經濟,富國強兵。”
“陛下,臣等明白您的苦心,但上海縣地處江南,一旦開放海禁,恐怕會引來大批海盜和匪賊,屆時百姓的安危如何保障?”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朕已考慮周全。”李杰微微一笑,“朕會派遣精兵強將駐守上海縣,同時加強海防,打造海上巡邏隊,確保百姓的安全。此外,朕還會頒布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商賈前去投資,促進那里的經濟發展。”
幾位大臣面面相覷,雖然仍有疑慮,但見皇帝態度堅決,也不敢再多言。
圣旨傳到上海縣,縣令張淼立刻召集縣衙的官員們商議對策。
“諸位,皇上要將上海縣設為開放海禁的地區,此事非同小可,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張淼神色凝重地說道。
“大人,小的以為,我們應當加強城防,招募民兵,以防海盜來襲。”一位年輕書吏提議道。
“不錯,但光是防守還不夠。”另一位老成持重的書吏說道,“我們還需安撫民心,讓百姓們明白開放海禁的好處,否則一旦人心惶惶,恐怕會生出亂子。”
張淼點了點頭,“兩位說得都有道理。這樣吧,我們先加強城防,同時派人去安撫百姓,告訴他們朝廷會保障他們的安全。另外,我們還要盡快制定出一套應對海盜的方案,以防萬一。”
然而,盡管縣衙的官員們盡力安撫,百姓們的疑慮卻并未因此減少。
“張大人說朝廷會保障我們的安全,可誰知道那些海盜什么時候會來?”一位老婦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是啊,大家都說海盜們個個兇神惡煞,殺人如麻,咱們這小縣城,哪能擋得住?”另一位中年婦女附和道。
“我看,咱們還是趕緊收拾東西,搬到鄉下去避一避吧。”有人提議道。
一時間,縣城里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逃離上海縣。
上海縣的街頭巷尾,彌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氛。百姓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即將到來的變革。縣衙的官員們雖然盡力安撫,但效果甚微。
“張大人,百姓們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了。”縣衙的書吏匆匆走進縣令張淼的辦公室,神色焦急。
張淼放下手中的文書,眉頭緊鎖,“我知道,但這是皇上的旨意,我們必須執行。你有什么建議?”
書吏沉思片刻,說道:“大人,或許我們可以請一位德高望重的鄉紳來安撫民心。百姓們對朝廷的信任有限,但對本地鄉紳的話還是聽得進去的。”
張淼點了點頭,“好主意,你去請王老先生來一趟。不,還是本官親自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