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為改善
- 崇禎第一帝國
- 九言子
- 2354字
- 2024-08-12 20:15:43
鞏永固站在錦衣衛的指揮所內,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面前的一排排卷宗。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行動敲響戰鼓。
“駱養性,你準備得如何了?”鞏永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駱養性站在一旁,身著錦衣衛的官服,腰間佩劍,神情嚴肅。他微微一躬身,答道:“鞏大人,一切準備就緒。第一份名單上的重點抓捕對象波皮和官史,都已經鎖定位置,只等大人一聲令下。”
鞏永固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好,今晚行動,務必一網打盡,不留后患。”
夜幕降臨,京城的街道上,行人漸稀。錦衣衛的隊伍悄無聲息地穿梭在黑暗中,如同夜色中的幽靈。鞏永固和駱養性并肩而行,他們的目標是一處位于城東的賭坊,那里是波皮混混的聚集地。
“大人,前方就是目標地點。”駱養性低聲說道。
鞏永固抬手示意隊伍停下,他瞇起眼睛,打量著前方的賭坊。“記住,行動要快,要狠,不要給他們任何反抗的機會。”
“是,大人。”駱養性應聲道,隨即轉身向隊伍下達命令。
錦衣衛的隊伍如同猛虎下山,瞬間沖入賭坊。一時間,賭坊內尖叫聲、怒罵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混亂的畫面。鞏永固手持長劍,身形如風,所到之處,波皮混混紛紛倒地。
“鞏永固,你這是要趕盡殺絕嗎?”一個身材魁梧的混混頭目揮舞著大刀,怒吼道。
鞏永固冷笑一聲,劍尖指向對方。“你們這些社會的渣滓,早該清理干凈了。”
混混頭目怒吼一聲,揮刀沖向鞏永固。兩人瞬間交手,劍光刀影,激烈異常。然而,不過幾個回合,混混頭目便被鞏永固一劍刺中,倒地不起。
與此同時,駱養性帶領的隊伍也迅速控制了賭坊內的其他混混。不到半個時辰,賭坊內的波皮混混便被盡數擒獲。
“大人,賭坊內的混混已經全部拿下。”駱養性走到鞏永固身邊,報告道。
鞏永固點了點頭,目光轉向賭坊外。“繼續行動。”
夜色更深,錦衣衛的隊伍再次行動,目標轉向城中的幾處官邸。這些官史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壓百姓,如今卻成了錦衣衛的獵物。
在一處官邸外,鞏永固和駱養性帶領的隊伍悄無聲息地包圍了府邸。鞏永固揮手示意,隊伍迅速沖入府邸,將正在飲酒作樂的官史們一一擒獲。
“鞏永固,我乃朝廷命官你這是要造反嗎?”一個肥胖的官史被押到鞏永固面前,怒吼道。
鞏永固冷冷地看著他,說道:“造反?你們這些貪官污吏,才是真正的禍國殃民。”
官史還想爭辯,卻被駱養性一掌擊暈,拖了下去。
一夜之間,錦衣衛在鞏永固和駱養性的帶領下,抓捕了一千多個波皮混混和五十多個官史。京城的街頭巷尾,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然而,這只是開始。鞏永固知道,更大的風暴還在后頭。他站在錦衣衛的指揮所內,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
“駱養性,你覺得我們下一步該怎么做?”鞏永固問道。
駱養性沉思片刻,答道:“大人,我覺得我們應該繼續深挖,將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一一揪出。”
鞏永固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不錯,那就讓我們繼續錦衣夜行,將那些黑暗中的毒瘤一一清除,不負陛下期望。”
,,,
京城的秋風帶著一絲涼意,吹散了夏日殘留的燥熱。街道兩旁的商鋪依舊繁忙,但與往日不同,商人們的臉上多了幾分輕松和笑容。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皇帝李杰的一次整頓。
在皇宮內,李杰皇帝正與幾位重臣商議國事。他的目光銳利,語氣堅定:“整頓營商環境的成效已經顯現,商人們的負擔減輕了,對征收商稅的支持也增加了。但這只是開始,我們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這一政策。”
大臣們紛紛點頭,劉宇亮開口道:“陛下英明,此舉確實讓商人們感受到了朝廷的誠意。但全國推廣,還需謹慎行事,畢竟各地情況不同。”
李杰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朕自然明白,所以這次我們要分步驟,分區域,逐步推進。首先,從江南開始,那里商業繁榮,商稅收入必定可觀。”
與此同時,在京城的一家茶館里,幾位商人正圍坐一桌,談論著最近的變故。
“老李,你聽說了嗎?朝廷這次是真的動真格了,抓了無數貪官和混混,我們不必要的開支都沒了,咱們這些小商小販的日子好過多了。”一個中年商人興奮地說。
被稱作老李的商人點了點頭,臉上帶著一絲疑惑:“是啊,確實輕松了不少。但我總覺得這事兒沒那么簡單,朝廷突然這么下狠手,是不是有什么別的打算?”
另一位商人插話道:“管他呢,反正對我們有利就行。再說了,朝廷征收商稅也比以前合理多了,咱們也沒什么好抱怨的。”
就在他們討論得熱火朝天時,一個年輕的書生走了過來,他是錦衣衛的密探。他微笑著加入他們的談話:“各位掌柜,你們對朝廷打擊貪官惡霸,維護商人經商怎么看?”
老李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朝廷的做法自然是好的,但我們也得看看后續的發展。朝廷的政策,有時候變起來比翻書還快。”
書生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確實,朝廷的變化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不過,我相信朝廷這次是真心想要改善營商環境,畢竟朝廷需要商人的支持。”
商人們聽了,紛紛點頭稱是。書生見狀,便趁機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你們覺得,朝廷接下來會怎么做?”
老李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我猜,朝廷可能會先在江南試點,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決定是否在全國推廣。”
書生微微一笑,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是心中暗自記下了這些商人的看法。他知道,這些信息對于朝廷的決策至關重要。
而在皇宮內,李杰皇帝正與幾位重臣繼續商議。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江南試點是第一步,我們要確保那里的商人能夠有生存環境。同時,我們也要密切關注其他地區的商人反應,及時調整應對手段。”
大臣們紛紛點頭,大臣鄭三俊提議道:“陛下,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監督和調整各地的營商環境,確保征收商稅的政策順利實施。”
李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好,這個提議不錯。我們就成立一個‘商稅監察司’,先由你來負責。”
鄭三俊立刻躬身領命。
而在京城的茶館里,商人們的話題已經轉向了其他方面。他們談論著生意,談論著生活,仿佛新政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