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
秦帝身披玄青色長袍,邁著大步而來,氣勢威嚴沉穩。
候公公邁著小碎步跟在后面。
“拜見陛下!*2”
“拜見父皇!”
三兄弟齊齊向秦帝躬身拱手行禮。
秦帝瞥了一眼三兄弟,走到在桌案前坐下,候公公則將今天秦帝要看的奏折攤開在桌案上。
秦帝一邊拿筆批注,一邊隨口說道:“今天是你們課業考核的日子,你們兄弟各以‘治國’為題,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李承辰拱手問道:“父皇,孩兒今年才剛滿十歲,什么都不懂,也要參加這次的考核嗎?”
太子和二皇子聞言,也有些好奇的看著秦帝。
秦帝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盯著李承辰,看的李承辰心里有點發毛。
“什么都不懂?”
“現在整個京都,誰人不識你的詩仙之名!?”
“你不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嘛,朕今天就給你這個機會,讓你試試鋒芒!”
秦帝說完最后一句的時候,整個大殿的溫度都下降了幾分!
太子默默無言的站在一旁,眼中也閃過一絲好奇。
自己這個弟弟是不是寫詩寓志,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老實。
二皇子看著秦帝,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同情地看了一眼李承辰。
聽完秦帝的話,李承辰心里一陣咯噔,但是依舊面色不變,他來之前就已經猜到秦帝會發難問他了。
“回父皇,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我們秦國,則是日益強大,國力鼎盛!遠非北濟、北蠻等國可比擬的!”
“兒雖然愚鈍,但是不忘父皇訓誡兒臣的話,要為朝廷建功立業!”
“所以兒臣盼望有一天,能戎馬生涯,為秦國開疆擴土!立不世之功勛!”
李承辰的話讓秦帝聽得一陣心花怒放,哈哈大笑。
太子和二皇子一臉震驚的看向李承辰。
之前怎么沒有發現,這小子藏的這么深呢?
“哈哈哈,好,你的抱負倒是比你的這兩位哥哥大。”
秦帝的話,讓太子和二皇子微微有些尷尬。
“不過,大話誰都會說。”
“既然你有這么雄偉的目標,那等會就說說看,你的治國理念如何了。”
聽完秦帝的話,李承辰在心里不斷吐槽,這個便宜老爹一直在給自己挖坑。
什么治國理念?
我剛剛說的意思是去邊境守軍,遠離朝堂!
好家伙,你居然偷換成治國理念!
直接挑起我和太子、二皇子之間的矛盾。
果然,太子聽得秦帝的話后,看向李承辰的目光有些不善,但是很快又隱藏了起來。
秦帝不再說話,拿起繼續批注起奏折。
而三兄弟也沒有說話,各自思索等會該怎么回答好治國理念問題。
半晌后。
秦帝終于批注完了奏折,抬頭看了兄弟三人。
“都想好了嗎?誰先來?”
太子見狀,跨出一步,拱手道:“兒臣先來吧。”
“說說看吧!”秦帝擺了擺手,拿起桌上的茶杯緩緩喝了一口茶。
“兒臣以為,治國當重在于民,民富則國強......”
太子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自己的治國理念......
無外乎就是,只有人民便富有了,變強了,國家也就能變強了。
但是關于如何落實,如何去做的細節卻只字不提!
典型的照本宣科,空大話......
不止李承辰聽出來了,秦帝也冷著臉呵斥。
“治國要是真像你說的那么簡單,那北蘶為何會分崩離析!”
“身為儲君,卻沒有自己的思考!見識如此的淺薄!”
太子臉色蒼白,嘴上哆嗦著,卻反駁不出一個字來。
昔日的北蘶何其強大。
民富國強,戰力強大。
但國家最后卻分崩離析!分解成北濟和西胡的諸國小國家......
秦帝的話,讓太子反駁不出一句話。
二皇子李成擇見到太子吃癟,樂出了聲。
太子惱羞地轉頭看向二皇子李成擇:“哦,不知道二哥有何高見?”
秦帝也一臉好奇期待的看著李成擇。
二皇子甩了甩自己的羊駝劉海,自信地走出一步,向秦帝拱手道。
“兒臣以為,治國當重在軍隊......”
李成擇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自己的治國理念。
認為國家的富強發展在于軍隊,自然只有兵強馬壯,自然天下無人不服......
秦帝聽完冷笑一聲。
“按你這么說,那這龐大的軍費從哪里來?”
李成擇昂首挺胸說道:“軍費可以從我們內庫中撥款而出,將每年收入的一半投入到軍隊中,打造一支強軍之兵,必可強兵興國!”
李承辰聽完他的話,不由得噗嗤一笑。
二皇子李成擇不爽的看向李承辰:“四弟,你在笑什么?”
李承辰擺了擺手:“不好意思,我一般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主要是想起院子里的小公雞下蛋了,所以有點開心,嘻嘻!”
李成擇臉色一黑。
公雞下蛋?
你嘲笑我能不能找個好的理由!?
秦帝也看向李承辰,說道:“說說你的看法吧,要是你們今天兄弟三人都是這種水平,都給回去抄史書一百遍!”
太子和二皇子身體一陣顫抖。
那史書可是足足有兩百多頁,那么厚厚的一本!
真要抄,那得要抄到猴年馬月啊!
兩人眼神復雜地看向最后準備回答的李承辰。
李承辰大大咧咧的上去一步,拱手道:“兒臣的想法,和兩位哥哥的想法不謀而合!”
秦帝:???
太子:???
李成擇:無恥!世界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李成擇臉都被氣紅了,合著你最后來一句總結是吧!?
秦帝也被李承辰的操作震驚到,剛想開口斥責他,李承辰便開口道。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