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剩余三種仙途。
人仙,歸于金屬,修人仙者,乃求金性不朽,九轉還丹,是為金丹大道,卻亦有其弊病所在。
古之練氣士認為,大道久遠,唯有金性永恒不朽,自有天工巧琢,在金石精英上留下大道痕跡,是為天書道文。
除此之外還有種種機緣之下誕生的異寶,是為天地靈物,珍奇少見。
修人仙法,須先服食丹元大藥以煉其身,再以藥石之性,借天地靈物為凝丹之物,匯聚成丹,借外物修真,乃求丹道。
一轉一變,金丹九轉,丹紋九轉,亦是天書道文,可賦予修者神通。
此法采金石精英之炁,煉自身神異,只可惜丹汞有毒也!
丹砂之毒,稍不注意變會入體而亡,危險甚大,但相較于天仙、地仙二道,入門門檻已經算是極為容易了。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修煉人仙之道,也是當今主流。
而且天地靈物想要遇到也是不易,不過既有需求,也便會有買賣。
最出名的,莫過于金華府道源寶閣,選擇和各方合作,在各大地域成立坊市,互通有無。
與道有源,與道有緣,與道有元!
號稱只要有足夠的金元靈寶,便是補天神石這類天地異寶,也是能夠賣得!
而金元靈寶,便是修仙之士所流通的道錢,品階各有不同,其下還有銀元靈寶,銅元靈寶,以及散元靈錢這些不成器物的東西。
乃是天地靈機分別混雜真金、煉銀、赤銅、脈石等物,鑄造而成,算是硬通貨幣,道錢不僅可以直接拿來煉器煉丹,更是可以在修煉時,吸取其中精粹的天地靈機。
道錢價值越大,其中蘊藏的天地靈機就越發精純。
這道源寶閣其手下還經營著道源石坊,上古之時萬族混戰,留下不少古戰場,這些仙人遺寶有不少遺落在戰場險域。
滄海桑田,不知多少年變幻,這些遺寶掩藏地下,或是風化消蝕,或是在其本身道則的影響下,神物自晦,凝聚周邊泥土砂石,化為道源石。
這道源石坊便專門在各處險地發掘,專營賭石之事,不少天地靈物都是在這道源石之中解出。
傳說妖族之中,便有一位猿猴妖圣,在道源石中開出過補天神石,七竅八孔,按布周天,從中悟得補天之術,補后天殘缺,育化先天祖炁,返祖歸源,突破桎梏!
接下來便是神仙,歸于火屬。
修煉神仙之道,須聚集眾生香火愿力,點燃神道之火,亦稱祭道之火。
但神道亦不是那么好走的,香火愿力之中有香火之毒,愿力駁雜,稍不注意過多吸收,便有化道之危,被信仰沖擊成為木偶泥塑般的傀儡之險。
神道之中,亦有流通的一套貨幣,香火元寶,香火天銀,香火銅錢,這些貨幣凝聚出來,對神位敕封有所要求。
其中香火元寶非金敕大神不可凝聚,香火天銀需達到赤敕小神階位才能凝聚,那些白敕毛神,也就只能凝聚出一些香火銅錢了。
和道錢一樣,香火錢越是高等,蘊含的香火愿力越是精純。
神仙大致上分兩種,生前成仙和死后修仙,其分別是有無肉身。
不少鬼魂在死后,因其生前功德,而被大乾朝廷借助國朝龍運,敕封為陰兵鬼卒、城隍土地、山神河神的。
當今大乾皇朝也有陰間龍庭庇佑,那陰間龍庭之中,也不知有多少位皇帝宗祖。
這也是不少仙道勢力,對其顧忌一二的原因。
當然也有活人成神的,只不過此類少有,除非是一開始就修神仙之道的,修在世功德,秉呈天地,得天地認可,以成神仙之道。
最后便是鬼仙,歸于水屬,天無常勢,水無常形,鬼魂可以說是萬物生靈死后所化,不拘生前是什么種族。
但真正踏入鬼仙之路,則需要采煉太陰月華以及地脈幽煞之炁,凝靈自身魂液,淬煉陰神,最后剝盡群陰,經歷雷劫之后,復歸純陽。
只是萬劫陰靈難入圣!
鬼魂自誕生初始,便是靈臺蒙昧之物,有心懷迷惘之執,不掀起動亂便是好事,更不用說修煉得道了。
份屬下乘仙途,非逼不得已,不欲取也!
只不過,天地五仙,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修行到最后,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的高下之分。
修仙五道之中,大乾朝廷親近人神二道,對天地鬼三道敬而遠之,態度極為模糊,但好歹要比妖魔鬼三派的的態度要強。
五種仙途,對比陸純現世之中所描述的五仙,實乃異類詭仙也!
仙者,逆也!
世人都道修仙好。
卻不知天降三災九劫二十七難,七十二般苦楚,層層考驗,猶如天壑,其中利害,合計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之數。
度過者一步登天,度不過身死道消,有時候三災九劫并不可怕,反而是倒在小小的苦楚之上,心性不夠,妄自嗟嘆。
常人多見歡喜顏,修仙路上妄自嗟。
一旦邁出去,就如逆水行舟,再也不能退了。
運氣差的,墮落成魔,異化為妖,兵解為鬼。
有所成就者,無一不是大毅力,大機緣,大氣運之輩。
說道此處時,鐘離章亦是感嘆:“天地自衡,有所得必有所失,這仙修得真是辛苦也!”
“倒還真不如一武道匹夫,來得自然痛快,雖說壽元短些,但好歹不同承受那么多的天災地劫人禍之苦。”
陸純聽完,亦是眉頭大皺。
他也是屬實沒有想到,大乾世界的仙途,竟然會這么坎坷。
就在這時,陸純的魚竿動了!
重量極為輕巧,陸純輕輕一拉,便有一條奇形怪狀的魚上鉤,看其形狀,陸純并不識得。
鐘離章扭過頭看,欣喜道:“這是四腮鱸魚啊!”
松江四鰓鱸魚據《山海卷·奇珍志異》記載:東海之濱,往北而尋,江至灌松,乃有一鱸。四鰓四翼,肚大。喜食金丹之毒汞,肉不可食,其椎固根增靈,抵三十甲子。
隨即,鐘離章便湊過來,好奇的問道:“這四腮鱸魚極為難釣,對餌料最為挑剔,道友你用的的何種餌料?可否讓我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