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皇帝催更(求收藏 推薦)
書名: 穿越大月從正陽胡同開始作者名: 茁牛本章字數: 4272字更新時間: 2024-06-17 11:30:00
如果說洪興的巨額投入于道家建筑的修建是罪孽深重,那么明成祖朱棣的所作所為,無疑便是罪無可赦的滔天大罪。
劉澤此刻端坐于北京城的官府之中,而非南京的茶樓之內,這其中的轉變,無疑是朱棣一手造就的。
他提出了“天子守國門”的口號,為了踐行這一口號,竟不惜在這荒蕪的邊陲之地再建一座都城。
再建一座都城,且是天下第一城,這其中的艱辛與浩大,實非言語所能形容。
為了這座北京城,大月從全國各地征集木材,每年動用的勞工數以百萬計,耗費了整整十八年的光陰。
好在,這一切并未引發民變,否則朱棣的下場,恐怕會比秦二世更為悲慘,甚至比那酒池肉林的商紂王還要聲名狼藉。
然而,單從這一點來看,朝廷初立之時的生命力,確實要比后期旺盛得多。
若是如今的洪興朝再跑到西邊去修建一座西京城,那無疑是自取滅亡。
大月立國至今已近二百年,財富逐漸向著官紳階層聚攏,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財富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劉謹當年清查軍囤,本是救國之舉,可惜官紳階層的勢力太過強大,他們容得下貪婪的劉謹,卻容不下一心為國的劉謹。
劉澤有個習慣,那便是看書時喜歡做筆記。
然而,有些體悟卻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他只能將它們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讀史、吃飯、作詩,這已經成為了許多翰林官的日常,也是劉澤此刻的生活寫照。
然而,在午飯時分,宇文琨急匆匆地跑來,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大月文學雜志》可能出不了第二期了。
“為何?”金達急聲問道。
劉澤停下筷子,心中一陣緊張,但他努力保持鎮定,抬頭望向宇文琨,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
其實,他心中早已有所預感。
當初代江平就曾希望停止銷售雜志,雖然現在《大月文學雜志》銷售火爆,但獲益最多的卻是他們這些翰林院的上層,他們并沒有得到太多的實惠。
他最擔心的,便是《大月文學雜志》的撰編權被奪走。
他甚至已經做好了只謀取一個副主編位置的打算,然而,他卻沒有想到,結果竟然會是如此殘酷——停刊《大月文學雜志》。
宇文琨故意頓了頓,然后神秘地說道:“婁學士說《大月文學雜志》有失翰林院體面,直接向掌院提出了停刊的意見。”
“婁學士不是快要升遷了嗎?他為何還要摻和進這件事來?”金達脫口而出,但話一出口,他便捂住了嘴巴,意識到自己的失言。
劉澤看著金達的反應,心中不禁感嘆。
利益,果然是最好的凝合劑。
即便是平時極懂得明哲保身的金達,在自身利益受損時,也忍不住跳了出來。
“若真是如此,掌院怕是會給婁學士這個面子,停刊的可能性確實很大。”徐渭嘆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悲觀。
劉澤看著大家沮喪的神情,不由得打氣道:“諸位不必過于擔心,事情還沒有最終敲定。而且,出版第二期對翰林院來說更為有利。我相信掌院會懂得權衡利弊的。”
米錦榮等人聞言,臉色稍微好轉了一些,微微點了點頭。
停刊確實不符合翰林院的整體利益,尤其是現在外界對雜志的反響如此良好。
然而,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洛書寧人未到聲先到,他冷冷地說道:“誰說還沒有敲定的?你們幾個還在做夢吧?我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們,掌院已經同意了婁學士的意見。你們休想再刊印第二期了。”
大家扭頭望去,只見身穿六品官袍的洛書寧走了進來。
他那張刻薄的臉和狹長的眼角給人一種陰柔的感覺。
“就算掌院同意了婁學士的建議,我們也可以向他據理力爭。我相信掌院大人會聽取我們的意見!”米錦榮不甘示弱地說道。
“你們還有理了?整天搗騰些正經文章也就罷了,卻弄些不著調的民間秩事來敗壞翰林院的名聲。你們讓翰林院的臉往哪擱?”洛書寧走進來后,冷笑著對劉澤等人說道。
劉澤看著他那張洋洋得意的臉,卻懶得跟他爭辯。
他深知,華夏從來不缺這種好事做不成一件、卻擅長拖后腿的人。
洛書寧如此清楚事情的進展,想必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在里面。
沒準就是他慫恿婁士賢提出這個意見的。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翰林院,當劉澤等人回到修檢廳時,大家都知道了《大月文學雜志》即將停刊的消息。
有人投來同情的目光,也有人幸災樂禍地看著他們。
劉澤回到公座前坐下,卻顯得異常淡定。
他喝了一口參茶,然后繼續翻閱著手中的史料。
他知道,無論外界如何紛擾,他都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定。
在后世的歷史記載中,秦宮毀于項羽之手,漢宮被董卓所毀,唐宮則毀于尚溫之亂,宋宮則淪陷于女真鐵蹄之下。
然而,對于元宮的毀滅卻存在著諸多爭議,無人知曉其究竟毀于何時何人之手。
然而,劉澤卻在這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找到了答案。
由于蒙古是游牧民族的關系,元宮的規模遠遜于中原的皇宮。
在元朝滅亡后,元宮先是被改為燕王府,后來燕王府又擴建成了白帝城。
正當劉澤沉浸在書海中收集素材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
他抬起頭望去,只見代江平和婁時卿一起走進了修檢廳。
他們的臉色凝重而沉郁,顯然也是聽說了《大月文學雜志》即將停刊的消息。
大家看著兩位學士的出現,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緒。
他們知道,這次的事情恐怕真的無法挽回了。
然而,劉澤卻并沒有放棄的打算。
他深知,文學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傳遞人類的智慧和情感。
都紛紛自座位上站起,向這兩位上司行禮。
代江平手中握著他們的考評大權,眾人自然不敢有絲毫的失禮。
然而,這兩位上司的到來,卻在眾人心中激起了不同的波瀾。
米錦榮等人想起洛書寧方才的話,臉上不禁露出了沮喪之色。
他們似乎已經猜到了代江平和婁時卿的來意,心中不禁感到一陣凄涼。
劉澤則深深地嘆了口氣,他知道該來的終究會來。
這《大月文學雜志》恐怕真的要面臨停刊的命運了。
他心中雖然有些不甘,但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
洛書寧則帶著一絲得意地瞟了劉澤一眼。
他雖然撈不著什么好處,但卻很喜歡看到別人痛苦的樣子。
他期待著看到劉澤等人失望、沮喪的表情,以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代江平的身上,期待著他能帶來一些好消息。
然而,代江平卻輕咳一聲,目光復雜地望了劉澤一眼,然后緩緩地說道:“方才我接到一道圣旨,但其實是傳給你們修檢廳的。”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
圣旨?
傳給我們修檢廳?
眾人紛紛露出驚訝之色,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
他們這幫人一直在這里修史,何時接到過皇上的圣旨?
如今聽到圣旨竟然與自己有關,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激動和緊張。
洛書寧臉上的笑容也瞬間僵住了。
他原本準備嘲笑劉澤等人,嘲笑他們的《大月文學雜志》即將停刊。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事情竟然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圣旨下達修檢廳?
一個極為不好的念頭閃過他的腦海,但卻又被他迅速否決。
他內心不得不承認,這道圣旨必定是好事情。
若真是什么壞事,皇上何必動用圣旨,單是支會代江平一聲即可。
然而,這會是什么樣的好事呢?
眾人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期待。
代江平迎著大家充滿意外和好奇的目光,心中也感到十分復雜。
剛才在院子中接到這道圣旨時,他也感到十分意外和驚喜。
“代部堂!”旁邊的婁時卿好意地提醒道。
代江平這才回過神來,微微地點了點頭,舉起手上的圣旨鄭重地說道:“皇上對你們修檢廳撰編的《大月文學雜志》很滿意,說這有宣教之功!”
什么?
眾人聽到這句話后,大腦頓時一片嗡嗡作響。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月文學雜志》竟然得到了皇上的嘉獎?
這簡直是太出人意料了!
特別是那些參與撰編《大月文學雜志》的人,他們更是感到興奮不已。
他們一直默默地在背后付出努力,如今終于得到了皇上的認可和嘉獎。
這簡直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榮耀!
雖然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宣教之功”,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是千金不換。
他們的名字就刊登在《大月文學雜志》上,皇上既然嘉獎了他們,那必然是看過《大月文學雜志》,也看到了他們的名字。
一念至此,他們都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他們的名字竟然呈到了皇上面前,而且還得到了嘉獎。
有人已經興奮得手舞足蹈了。
而洛書寧則仿佛被抽了一記耳光一般,整個人都懵了。
他原本還期待著看到《大月文學雜志》停刊后劉澤等人的痛苦表情,但如今卻得到了皇上的嘉獎。
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大家靜一靜!”婁時卿看著場面有些失控,便端出了侍讀學士的架子說道。
宇文琨等人的臉色潮紅,眼睛綻放著光芒。
他們壓抑著心頭的興奮,抬頭望向代江平。但他們的心跳還是“撲通撲通”地響個不停。
有人抬頭望向站在前面的劉澤,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感激之情。
而讓他們更興奮的還在后頭。
代江平接下來說道:“皇上希望你們莫要懈怠,讓你們修檢廳盡快撰編《大月文學雜志》第二期。”
這……催更啊!
宇文琨等人的眼睛瞪得溜圓,一股更強烈的興奮感涌上心頭。
他們仿佛突然飄到了天堂一般,整個人都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而洛書寧則仿佛被人連抽了兩記耳光一般,整個人都愣住了。
皇上不僅嘉獎了劉澤等人,竟然還直接下達了撰編第二期的旨意。
他先前慫恿婁時卿要求停刊的行為徹底淪為了笑話。
這道圣旨下達后,別說是婁時卿了,哪怕是代江平都不敢再提停刊的事情。
劉澤也感到有些愕然。
他原本還在想著晚上到代府一趟,向代江平闡釋《大月文學雜志》的好處,并愿意讓他來擔任總編。
但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下達了這個旨意,幫他化解了所有的阻礙。
“臣定不負皇上所托!”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了起來。
眾人先是一愣,然后紛紛望去。說話的竟然是洛書寧!
眾人不由得感到一陣好笑。
洛書寧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過《大月文學雜志》的撰編工作,甚至還一度阻撓其發行。
如今竟然厚著臉皮站出來領功,想要負責撰編第二期的《大月文學雜志》。
這件事也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官場中人的臉皮遠比一般人要厚得多。
“你有什么資格領旨?這《大月文學雜志》與你何干?”徐渭當即站出來,沉聲指責道。
“方才還幸災樂禍地期待停刊,現在卻想領編?我米錦榮第一個不同意!”米錦榮也站出來,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宇文琨等人則是相視一笑,金達等人亦紛紛站出來,聲音洪亮地表達著他們的不滿,他們反對那個無恥之徒摘取勝利的果實。
不僅僅是參與《大月文學雜志》編撰的史官們,就連那些未曾涉足此事的史官也忍不住站了出來。
他們早已看出,這個位置非劉澤莫屬,于是紛紛想要借此機會向劉澤示好。
按常理來說,洛書寧的資歷堪稱深厚,他完全有資格代表修檢廳。
然而,在編撰《大月文學雜志》這件事上,他的行為實在令人心寒。
他不僅沒有贏得人心,更無資格取代與他同品階的劉澤,除非劉澤主動讓賢。
洛書寧在站出來的時候,心中早已有所準備,他知道會遭到一些人的指責。
但與那些指責相比,他所能獲得的利益實在是太過誘人。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整個修檢廳的史官們幾乎一致地抵制他。
“安靜!”婁時卿的聲音在廳內回蕩,她不愿看到洛書寧陷入太過尷尬的境地。
但這次,史官們并未像先前那樣輕易收聲。
他們紛紛發表著意見,眼神中流露出明確的不滿,顯然不同意由洛書寧負責編撰《大月文學雜志》。
代江平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最終定格在劉澤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