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結黨
- 大宋舉重冠軍
- 被核桃夾過的門
- 2403字
- 2024-06-24 12:00:00
五月二十四日,延壽宮建址。
“陳宮使,都準備好了。”
李工在一旁恭敬地說道。
陳昭看著眼前巨大的洗煤池和煉煤窯,這都是自己打下來的基業啊!
大手一揮:“開始!”
原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燃料,但它的許多缺點,如:煙氣大、含雜質、硬度小、易破碎等。
曾經的人們有木炭可燒,因此對有毒的原煤敬而遠之。
但森林資源是有限的,隨著木炭價格的上漲,人們開始嘗試利用煤炭。
終于,靠著長期的用煤實踐和對燒制木炭方法的借鑒,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在北宋中期左右摸索出“煤炭煉焦”的方法。
自此,當了許多年“牛夫人”的煤炭又成了人們心中的“小甜甜”。
陳昭依托系統之便,提前幾十年將這項技術帶到人間。
在陳昭的指揮下,工人們先將大塊的原煤敲碎,分成均勻的小塊,
然后將采集的原煤先置于細密的竹篩中,再放入洗煤池里清洗,煉焦要用的煤需要純潔,絕不能存在任何混合雜質。
如常反復幾遍,將洗凈的優質煤炭撈出來送入烘干機中烘干,將沉在池子里的煤泥取出放入另一烘干機中烘干。
待“烘干”步驟完成后,工人將處理好的煤炭以逐層堆積的方式送入煉焦窯中,借助窯爐邊上的點火孔人工點火。
不一會兒,滾滾白煙便順著煙囪流出,狀若巨龍。
陳昭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唉~”
大量的煤裂解產物就這么白白浪費,還順帶污染了環境。
若不是系統商店里的實物賣的死貴,陳昭非得弄出一座現代成熟的化工廠出來,跑步進入工業時代!
但現實是殘酷的,現在只能先苦一苦環境了!
優質的煤炭在煉焦窯中燒著,剩下的煤泥也不能浪費。
陳昭叫工人拿來黃泥和水,按煤泥:黃泥=8:2的比例混合,摻些生石灰進去,再加水攪拌均勻,直到能夠捏成團的狀態,用煤球機按實取出,放在通風有太陽的地方晾干。
陳昭看著工人們將一個個蜂窩煤按出,也來了興趣,親身上去體驗一番。
沒按幾個就已氣喘吁吁。
陳昭擦了一把汗,心想:“好累啊,等過兩天,點數夠了,得到系統商店換幾部武學功法練練,肉身成圣!”
對身旁的李工囑咐道:“用煤球機制蜂窩煤的效率還是太慢了,李工,你研究一下用水力代替人工的方法,能不能做到?”
什么煤球機啊,蜂窩煤啊,這些新鮮的名詞,李工一個都聽不懂,但他可是研究水錘鍛造的行家!
給煤球機來次“升級”,對李工來說,灑灑水啦!
“陳宮使,您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陳昭點了點頭,現在只待那一窯焦煤煉好了。
......
八日后。
“開窯!”
陳昭一聲令下,工人們馬上照著陳宮使的吩咐從人工點火孔注水洗焦,冷爐,扒焦。
“這就是陳宮使您說的焦炭?”
王卓用一根棍子扒拉著眼前一塊塊的黑色物質。
陳昭拿起一塊已經冷卻了的焦炭在手上把玩。
銀灰色、有金屬光澤、質地堅硬,還有許多小孔在上面,品質不錯!
陳昭把焦炭遞給王卓,并指了指放在旁邊的蜂窩煤:
“小王,你去房間里燒一下,看有沒有毒。”
王卓一臉不可置信,“我?試毒?”
“陳宮使,這......”
陳昭打消了這份顧慮:
“放心吧,本官一向寬厚待人,若是你出了什么意外,撫恤金起碼千貫起步,你的妻兒本官也會一并照顧好的。”
感受著周圍人熾熱的目光,王卓也不再廢話,提著燃料和蜂窩煤取暖爐去為科學獻身了。
陳昭扭頭對旁邊的李工說道:
“李工,這窯是您親手搭起來的,論對它的了解沒人比得上你。”
“這次是我們第一次煉焦,其中肯定存在許多不足,某對這些工匠之事又算不上有多了解。”
“您這些天多研究下煉焦之法,看能不能找出煤炭變成焦炭的原因和改進之法,寫份文書交給我。”
李工有些糾結:“陳宮使,草民不識字啊!”
陳昭一拍腦門,這可是飯都不一定吃得飽的古代,匠人們工藝傳承用得都是“口口相傳”的法子,讓一個匠人寫文書,這不是為難人嗎?
“這是我考慮不周了,我會安排一個人幫你寫文書的,你只要口述就行了,對了,李工,你一個月的月錢有多少?”陳昭問道。
李工回答道:“陳宮使,要是有大戶雇傭草民,那我一月能拿六貫月錢。”
兩百文一天,要是月月拿得到,那也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
“某一個月給你二十貫,但要求你認字,認字所需的一切費用都由我來出。”
“等你認得字后,工錢再至少翻一倍,干不干?”
“干,我干!”
李工直接給陳昭跪下了!
也不問陳昭這話真的假的,這么多人看著呢,陳宮使那么大的一個官哪會騙人!
陳昭眼疾手快,扶住李工,今兒若是讓李工跪下去了,被不知情的人知道,他可是會被戳脊梁骨的。
“很好,那就這么說定了!”陳昭笑著說道。
有人可能會問:
“陳昭既然有系統在身,為什么不把所用的技術直接拿出來,讓那些工匠照著葫蘆畫瓢?”
“又是寫文書,又是學識字的,為什么搞得這么麻煩?”
很簡單,因為系統商店的那些技術都太貴了!直接買的話,陳昭沒那個實力。
但更重要的是陳昭獲取點數的方法——結黨!
陳昭獲取點數基本上就三個方法:結黨、批擊大臣、建設國家。
想獲取大量點數,走批擊大臣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朝中做官,想有所作為,得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敵人弄得少少的。
若只為了些許點數就今天攻擊這個高官,明天批擊那個大臣,很容易把自己搞得孤立無援。
幾十年后的慶歷君子們就是對和自己政見不同的大臣全采取敵對態度,逼得那些中立的大臣們不得不偏向保守黨,
導致豬隊友歐陽修的一篇《朋黨論》成為攻擊慶歷新政的借口時,朝中沒一個人愿意站出來為他們說話。
血淋淋的教訓啊!
陳昭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至于建設國家,陳昭官微言輕,短時間內也難有所作為。
只剩下結黨一條路了。
可皇帝這種生物對“結黨”這種行為有著先天的厭惡,怎么辦?
投其所好!
大中祥符年間的趙恒喜歡干什么?
不過是東封西祀,興修宮殿罷了。
這都需要錢啊!
陳昭費這么大勁煉焦不就是為了給趙恒修宮殿弄錢嗎?
待產業做起來,錢多了,宮殿也用上了新技術,趙恒還有什么理由阻止陳昭“結黨”?
大力支持!
而且陳昭結的黨中都是哪些人?
一些干實事或做理論的工匠罷了,也不會觸動朝中相公們的敏感神經。
猥瑣發育,徐徐圖之......
等到大宋換了主人,那才是陳昭“登頂”的時候!
......
“陳宮使,沒毒,那煤炭沒毒啦!”
王卓整個人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語氣虛弱,但難掩興奮。
“好!明天咱就給開封城一個小小的煤炭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