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章 夜行商客 信件北傳

黃石一行人在告別楊博聞,連著走了十來天,才按照他的吩咐,將相應的信件交到了甘肅總兵蕭漢的手中。

而收到信件的蕭漢在思考了一日,最終還是同意了楊博聞信上的那個說法,決定再幫黃石最后一回。

他們原本從利用月黑風高的夜晚,放他們從關口沖出去的方法,太過冒險,萬一被張鎬發現,那就是大禍臨頭,自然不能夠再使用。

不過,蕭、張兩人在仇鸞走了之后,也曾在一起商量過這個問題,在日后再面對想要偷運的那一批商賈之時,達成了兩個共識:

第一,現在風險增高,要添些銀子。第二,為了安全起見,路不可能再走之前的路。

讓他們趁著夜色,沿著張掖河北上,繞遠一些,從紅沙窩墩出境,那處的參將是蕭漢一起提拔起來的,事情做起來比較保險。

只不過,現在這兩個共識,原本應該在楊博聞被罷官之后,就應該作廢了的。

楊博聞這個時候舊事重提,信件上的原因也寫得很清楚,這是幫他們的最后一回,也是為了避免讓他們去找新任的巡撫大人告發,另外,楊博聞還在信件中提到一點。

他告知蕭漢,日后若是想要和信任的巡撫搞好關系,黃掌柜他們家族是一個不錯的財主。

都已經離任了,還這般為自己著想,蕭漢原本還擔心“好兄弟”會拉自己的下水的想法,頓時大大被削弱。

加上現在蕭漢心中最想的,也并非是“生意”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新的系統中,該站在何種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能夠暫時穩住黃石等人的心情,再花費一段時間,好好揣摩一下張鎬的秉性,正是他現在的想法。

在這種利益的度量中,黃石所率領的商隊作為利益的中心,自然就能夠找到過關的方法。

黃石等人在出關之后,又連著趕了兩天的路,這才開始正式進入韃靼汗國阿拉善右旗的地界。

由于這次他們沒有辦法再去走之前的路線,自然也就不能夠再在上一次的地方進行交易。

再加上,在之前那種緊張的情緒下,他們已經一連趕了好幾天的路,這廂放松下來,便有了不想再走的想法。

黃石只好讓派人策馬前去,通知下家其新的交易地點,好讓他們趕過來。

約莫是過了半天的時間,黃石過了關外的大盤道口,尋了一處村莊停駐了下來,正與同伴在商議日后的生意該怎么做,忽有手下進來匯報:“小掌柜,石掌柜來了。”

黃石匆匆出門去迎接,卻見一個身著淺黃棉布衣袍的胖子,正在門前幾匹馬旁邊的空地上來回踱步,看背影就知道是他們的老伙伴石元魁。

“大人,黃掌柜來了。”帶路的老漢喊了一聲。

待得胖子轉過身來,才看清楚,叫道:“好你個黃......”

黃石咳了一聲打斷胖子的話,說道:“老表啊,我這行過來,正好遇上了邊關戒嚴,這些帶過來給你們的東西,差點就送不過來啦。”

雖然是做生意,但黃石也不想透露真實身份讓太多的人知道,避免惹禍上身。

“好,好。”石元魁應聲說道,“我就知道是這么回事,所以一聽到消息,即刻就馬不停蹄的趕過來了。”說罷,將屋子里的人都叫了出去。

其實黃石并不認得什么蒙古的人的官員,因為歷來跟他們做交易的,都是漢人。

這些漢人大多是被掠過來的,或是在關內找不到活路的。

以往蒙古的多次南侵搶掠物資的時候,人口也是他們所掠奪物資的一部分,在關內犯了事的,蒙古部落也是他們一個去處。

同時這些明朝漢人手中掌握的種植、手工、匠工等技術,更是支持他們生產的關鍵。

當然在這里面也不會缺乏,曾經就是生在的長城的另外一邊的軍戶,所以對于邊境以及防務的情況也可能十分熟悉。

諸多因素綜合起來,雙方更像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鄰居。

現在曾銑在邊的名氣很大,聽說治邊很嚴,蒙古方面都對他有所忌憚,所以石元魁也是一度以為黃石難以通關過來。

兩人進入屋子中,石元魁稱贊道:“這一下任他曾銑有六只耳朵,也定想不到你黃石老弟還有如此神通啊!”

“這個事情就不去說了,這次真只能算得上是巧合。”黃石壓低聲音說道,“我奉楊大人的命過來,要給你們的大人送一封信,所以不得不謹慎一些。”

看著黃石這謹慎的狀態,相較以往,都越發顯得明顯,石元魁也是感覺有些奇怪。現在看他的有意開始談說此事,便急切的問道:“楊大人?!哪個楊大人?”

黃石皺了皺眉,說道:“難道甘肅換巡之事,石老哥也完全沒有風聲?”

“這個老哥還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弟可否詳細說來聽聽?”石元魁脫口而出。

黃石遂也將楊博聞的遭遇大體說了一遍。

“竟然還有這種回事?石某還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石元魁聽罷一臉不可思議,“按你這么說,這封信就是那楊巡撫讓你帶過來,給蒙古人的軍官的?”

這個時候,黃石選擇了不說話,只和石元魁相互對視了一眼,大概兩人心中對于這信封中的內容都有一個猜測。

“那先不說這個了,我們先看看商貨吧,你們這次運了多少過來?”石元魁心中也拿不定這種主意,索性先行轉移一些話題。

“出于邊境的復雜情況,我們怕是很長時間都沒有辦法再運貨物進來了,所以這次運進來的東西有點多,攏共有五十匹馬車,你看看能要多少吧,實在要不了的,我到時候就運回甘州賣了。”

“這個自然是越多越好,價格還是按上次的那個價格?”

“上次的那個價格,這次恐怕不行了,我們一路上打點都額外花了不少的銀子,價格方面,你們至少得給我們提個兩成吧?”

“還要提升兩成?”石元魁面露難色。

掀開院子中馬車上蓋著的布娟、箱蓋,可以見到,這次運送過來的商貨,一個鐵鍋、一罐鹽、一匹松江出產的標布和一包藥材。

這幾樣東西都只是樣本,他們不會一次過將所有的東西交出來,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他們通常會選擇距離關口近一些的位置進行交易。

一來方便自己領了銀子后撤退,二來也是不讓他們帶太多的人過來,出現搶掠的情況。

鐵器這些東西,倒也不是說蒙古人完全沒有冶煉的能力、沒有足夠的鐵礦,想要造出大量的鐵器,不光是有資源就能行的,還需要大量的燃料和懂得相關技術的工匠、成熟的生產作坊。

再加上,他們因為常年要經歷戰事,所以會將更多的重心還是放在軍備的制作上,生活上的開支用度,不會去那么的側重。

食鹽、藥材、綢緞這些東西他們就的確是沒有任何的辦法了,總不能夠還像祖宗那樣,裹著獸皮就出去戰斗的。

只能靠買。

可似黃石這種走私貨的商人,北運貨物進入蒙古,路途遙遠不止,還需要經歷重重苦難,甚至需要面對生命的危險,價格自然不可能是中原售賣貨物的價格的。

他們通常會將運送過來的東西,以中原同類物品價格的數倍以及近十倍進行售賣,現在又聽得他說還要提升兩成,石元魁等人自然是十分為難。

“怎么,石老哥嫌貴么?”

黃石看著石元魁面露難色,笑問了一句。

“這倒不是,花多少銀子跟老哥也無甚關系,就是這個事情老哥一個人也拿不定主意,得需要跟當地達魯花赤大人商量一下。”

......

這幢生意最終還是確認了下來。

蒙古人用來交易的銀子,基本上都是明朝的官銀,從百姓、官邸身上擄掠而來,在幾經流轉之后,最終還是流入到了商賈階層的手中。

鄂爾多斯部落中。

吉能在看到這封書信之后,當即召集了手下的人過來商議。

“這可算得上是甘肅鎮的布防圖?”吉能向在旁側陪看的漢人翻譯詢問道。

嘉靖二十一年,吉能繼承了父親吉囊的濟農之位,后來因為叔叔俺答的崛起,逐漸只能駐牧于黃河河套西部,聽命于叔叔俺答汗。

近些年來,吉能常年侵擾的就是甘肅鎮地區,但他看到這張圖紙之時,心中有些搖擺不定。

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叔叔俺答身邊當初跟了多年,還受到諸多封賞的馬芳,漢人生性狡猾,他擔心這是陷阱。

但他手下的蒙古謀士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我聽那些漢人說,很多東西在他們的集市中,平常也就十幾文錢的價格就能買到,他們賣到我們這里來,卻要賣一百多文錢,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說得沒錯,殺我土默特部落使臣,多次拒絕俺答汗提出的通貢請求,分明就是不把我們放在眼里。”

“我們要不能將他們打怕了,他們怕是永遠不會同意和我們互市的,那我們就遠遠都要賣那些商人私運過來的高價商品。”

“你們就不覺得這是一個陷阱?”吉能仍有些顧慮。

“什么陷阱?”

“北邊現在的情況,你們也不是不知道,俺答汗正和達賚遜發起戰爭,我們若這個時候出兵,便是一心兩用,要是能成自然好,可要是陷阱,那損失可就太大了,還給明軍一個可乘之機。”

“北邊達賚遜有甚可怕的,可汗只要決心揮兵北上,定可大破敵營,濟農只需要專心對付明朝的邊軍,好好出一口上次被打敗的惡氣。”

由于剛在曾銑的手中吃過一次虧,身邊幾個人都想要找回面子。

但吉能這些年從父親和叔叔俺答那里學到,越是這個時候,越要保持清醒。

旁側的人繼續說道:“聽聞那甘肅鎮的總兵,都是貪財之人,想來他們府上的藏銀應該不少。

我們現在正與作戰,糧草和戰備都非常貧乏,若是能得大明邊鎮的物資作為補充,想來即便是想要發動第二次南侵,備戰時間也能夠大大縮短。”

“是真是假,是虛是實,我們派探馬過去探過不就知道了嗎?”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东至县| 苍南县| 上虞市| 鄯善县| 白山市| 三原县| 连城县| 南京市| 雷山县| 乌拉特前旗| 大方县| 武乡县| 武鸣县| 苏尼特右旗| 鹰潭市| 许昌市| 谷城县| 阳西县| 桃园县| 宁津县| 宜黄县| 灌南县| 新建县| 南召县| 陵川县| 基隆市| 北碚区| 沁源县| 灵武市| 安多县| 长武县| 界首市| 南皮县| 昌都县| 富平县| 仙游县| 马龙县| 龙海市| 游戏|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