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工業設想 各方疑惑
- 大明首輔從庶吉士開始
- 坐小孩那桌兒
- 2996字
- 2024-07-01 00:01:00
過了盛暑時節的京城。
雖然溫度沒有明顯的下降,但恰逢遇上幾場大雨,暑氣散去了不少。
鄰近中秋的京城中,眾人對徐正卿改造庭院的訝異,也逐漸被喜慶的氛圍沖淡下去。
在現在這種充滿不穩定因素的政治環境中,徐正卿又已經被劃分在嚴嵩的陣營中,這個時候自然就不適合去隨意拜訪別人。
翰林院中的工作也已經干得非常熟練,每天準時過去,準時回來,剩下晚間的時間,就完全由他自己使用。
一下子,似乎有一種提前當上了知縣老爺的感覺。
今日晚間,用過晚膳之后,徐正卿又帶著隨從來到,位于西城琉璃廠旁側的官營鐵匠鋪,敲打起鐵器來。
“大人金貴之身,怎么對俺們這些粗活如此有興趣?”健碩的工匠在一旁給徐正卿推拉風箱,忍不住問道。
“哪有什么金貴之身,徐某亦是出身于和呂老板一樣的家庭,若沒有家中種田兄父的鼎力支持,也沒有徐某今天......來來來,受不了了。”
紅亮的鐵塊,放在鐵砧上,舉起七八斤的錘子,才敲了近一刻鐘的時間,徐正卿便感到十分吃力。
“哈哈哈,俺就說你干不了俺們這個粗活。”拉風箱的壯漢爽朗笑了幾聲,站起身來,接過大錘“鐺鐺鐺”的接著敲打起來。
徐正卿讓開位置,示意了一眼跟來的隨從,后者表情雖不情不愿,但最終還是接上了拉風箱的工作。
這些天徐正卿經過鍛煉,雖然身上長了不少的肌肉,身板也壯實了不少,自認為力氣是不差的。
來到這里,幾錘子下去,才知道自己這一身的肌肉,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面對鐵錘敲擊鐵片產生的強大沖擊力,他只感覺虎口、手掌、手臂、胸口、腰桿無處不酸痛。
這種錘子的沖擊鐵塊的力量,比之《三國演義》《水滸傳》中,那些拿著大劍、長矛在馬背上的搏殺個百十回合的猛漢,應該不逞多讓。
徐正卿也因此將認為自己有能力,在馬背上端槍射箭如履平地興奮心情按下去幾分。
來此參與打鐵的工作,自然也不只是為了提前感受兵器交擊產生的劇烈震動,他還有別的想法。
當初在壽光縣中找到的鐵匠鋪,終究只是小作坊,沒有太多的技術可言。
但京城中的官營鐵匠鋪又有所不同,從這些人的口中,可了解到更多當代的冶鐵技術。
其實明朝的煉鐵和煉鋼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的領先水平。
其中,又以遵化的冶鐵廠開出的大鑒爐、沿用到近代的白作爐,以及一直到近代開國之后才停止使用的甑爐,煉鋼也有雙聯法這種成熟的工藝。
根據徐正卿這些天在翰林院中,查閱的資料來看,光是前些年,從廣東鐵課收納的稅收數目,就可以推算出來,當地的年鐵產量在兩千七百萬多萬斤。
這種產量對比十七世紀的歐洲最高產量的國家,都要還高上不少。
但由于缺乏對于鐵器的使用研究,以及相關的科學積累,再加上到了清朝的時候,這些技術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和進步性的發展,這才導致了先進的冶鐵技術沒有能夠為助推工業革命的資本。
沒有工業革命去解放生產力,社會的發展光靠江南孕育出來的些許資本主義萌芽,想要改變社會形態也是空中樓閣。
徐正卿這些天閑暇下來,想了這個方面的問題。
關于鐵器的使用方面倒還好,找個機會說出來,外界多少是能夠接受一點的。
關于科學積累的方面,則是困難重重。
而且如何令得自己儲備的科學知識,作為正統的教育,系統性的傳授到當代民眾的知識架構中,這是最為困難的。
但若是沒能夠將這些東西普及化,光靠他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空談什么工業革命也難以成事。
畢竟科學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英雄主義,而是集眾家之長的集體智慧。
就好似一臺復雜的機器,將其成品拿出來售賣的,只不過是最終的收益者,兒組成這臺機器的每一個零件,則都蘊含著一個人,甚至是多個人的智慧。
不過關于這個方面的事情,現在想得太深也沒有什么作用,畢竟自己手上的權力有限,想要改變教育結構簡直就是天荒夜談。
現在的他,腦海之中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聯合城中的鐵匠鋪,看看能否將模具設計精細化,造一臺簡易且高效的蒸汽機出來。
說白了,就是瓦特改良版的蒸汽機,但不一定能夠成功。
畢竟一臺完整的蒸汽機,光是鐵器組成的輪廓還不行,其中那些較為精細的閥門和其重要作用的活塞等物也尤為關鍵。
這種東西制作出來,在這個時代環境中,很可能也根本就發揮不出什么作用,但等到相關的知識體系完善以后,它會為好學之人,提供一個研究的方向。
當然啦,這也是趁著現在有空閑的時間,作為打發時間之舉。
具體的模具該要怎么設計,就是徐正卿這些天和工匠在探討和研究的事情。
這些事情,在擁有超前視覺的現代人看來,大概可以明白其中原理,甚至還想要嘴他幾句,可處在當時那個朝代的人,則是完全未知的領域。
當這些消息匯報到了嚴世蕃的耳中,更是令得他一頭霧水:“你是說他這些天又去和鐵匠鋪的鐵匠攪和在一起了?”
“是。”
被嚴嵩派過去給徐正卿當隨從的仆人,回到家中,幾乎渾身上下無處不被汗水浸濕,依然堅持第一時間來給嚴世蕃匯報。
“馬大夫可知道他想要干什么?”正巧今晚馬湘蘭在嚴府為女侍看診,嚴世蕃皺著眉頭問道。
由于這些天,從馬湘蘭那處得到的消息,和自家仆人得到的消息,能夠十分吻合,所以嚴世蕃對她的信任也多了幾分。
“徐大人想法實在太多,就連在床上的姿勢都能回回不重樣,而且他的想法都好似不需要什么依據,一下子就從腦子里蹦出來了,湘蘭也完全想不明白。”
馬湘蘭松開一個女侍的脈搏,苦笑搖頭后,便拿起筆來書寫藥方。
嚴世蕃聽了眉頭皺得越發厲害,先前徐正卿那個院子的設計就已經讓人足夠的頭痛的了。
根據仆人回來的述說,讓人仿照著在自家的別院制作了一套,效果卻是差得很。
這次又整天和鐵匠鋪的人混在一起,想做些什么?難道又在搞什么新東西?
他旁側的案桌上,還放著一張宣紙,上面寫滿一些嚴世蕃看都看不懂的符號,實在難以理解,這種東西竟然還能算數......
那日在妙音樓中,雖然聽到他“想要進步”的話術,可這段時間看他在京城的所作為所,似乎不太像是對權柄有大興趣的。
那他主動趨附自己,就是為了日后能得在大樹下乘涼,從而更好的去鼓搗那些新鮮玩意?
想了一陣,嚴世蕃發覺自己完全想不明白徐正卿腦子中在想些什么,索性也不再去想了,轉為吩咐仆人這段時間,不用再往徐正卿那邊去,才揮手讓千恩萬謝的仆人退了下去后。
得知嚴府的仆人不再過來,徐正卿自然是高興的,正好他可以為自己找個一個隨從。
如此一來,嚴嵩那邊若是想再派人過來,他這個小院子便顯得有些擁擠了,他也有人可以幫著做事,可以找到理由拒絕。
不過,找仆人的這件事情,他不打算親自出面,而是找來了周進,讓他幫忙。
當天周進的到來,也給徐正卿帶來了一些宮中的消息:
“兩位宮中的貴人似乎都對夏閣老的舉動頗有微詞,所以不打算讓太子再與他見面了。”
“這個倒是在預料之中。”徐正卿點了點頭,但他多少有些放心不下,多交代了一句。
“我知道你想要立功,但這兩年宮中的事情我們還是以多看,多收集消息為主,先把宮中各個人是姓什么的、是什么立場弄清楚,至于如果遇上了什么事情,盡量不去插手。”
畢竟包括先前發生的宮女弒皇,和即將發生的宮中大火、兩年之后的莊敬太子離奇死亡、緊接著王貴妃也相繼去世,這種大事件本來發生的幾率就很小,聯合起來的機率自然就更小了。
小到很難讓人相信,這些事情都是自然發生的。
紫禁城看著像是一潭死水,但其復雜和殘酷程度,根本就不亞于大老爺們設計的戰場。
在歲月更替的春花秋月中,該有多少的紅粉佳人,變成永不能瞑目的香煙冤魂?
周進雖有些疑惑,但還是忍住了沒有問,恭敬應了一聲是。
徐正卿想了想,繼續向他吩咐道:“你這些天,如果有空閑的時間,幫著我去東直門外的那群搬運的漕夫中,選一個能做事的隨從回來。日后我與你和嚴府那邊聯系也方便一些。”
周進應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