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詩出神廟神龜動,言出法隨劍驚人
- 洪荒玄龜:我不是大盜
- 紅塵歷
- 2316字
- 2024-07-03 20:18:17
三月后。
詩仙雅會。
雅會的內容分為作詩和評詩兩個部分組成,爭奪詩魁之位,便能獲得盛唐年輕一代,第一詩人的稱謂,還能得到神龜賜福傳道。
類似的詩會,以往同樣也有出現過,不過大多是大唐皇朝所召開的文人大會,沒有神龜賜福。
雖然同樣會有一些人族修行的典籍,天材地寶的獎勵,但卻遠遠趕不上這次豐厚。
李白便是在百年前參加了一次詩會奪魁,這才正式獲得的詩仙稱謂。
詩仙雅會評委只有三人,但卻都是以往歷屆詩會的冠軍,并且在文人詩壇有著莫大的名望。
詩仙李白,詩狂賀知章,還有修道歸隱鹿門山的詩隱孟浩然。
孟浩然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若是能接受這些人的香火,周玄很可能在頃刻間便能突破極品先天跟腳。
不過周玄最終還是選擇了杜甫這位有著詩圣命格的人供奉。
一是覺得杜甫年齡小,在后世影響更大更加出名,一旦改變了他的命數獲得香火,提升的品質會變得更高。
二則是覺得像孟浩然,賀知章這種早已成名的詩人問題太多,畢竟見識的太多,能活到現在大多都是背后有著師門背景,他也不好忽悠,虔誠度難以保障。
而且,他也不敢肯定這些人的背后,會不會有天庭或者佛門的背景。
本來和李白同齡的詩佛王維也是李白邀請的評委之一,不過卻被周玄直接給否決了。
因為單單從稱號名字來看,他也能看出來王維是信奉佛教之人。
作為一只討厭佛門的龜,他是不會讓自己和佛門有所牽扯的。
雖然即便接受了香火之力的供奉,他也不會有什么隱患,更不會和供奉之人結下因果,但畢竟是份善果。
善果不還,他心里終歸會有一份疙瘩。
而且一旦離開這個時空,這份善果就很可能轉架到西方教上,這對他的修心來說,無疑是不利的。
他雖然偷了扶桑樹枝,但絕對不是那種毫無底線的大盜,小偷。
若不是見識過十金烏引出十日浩劫,他絕不可能盜走全部的太陽精華還有扶桑樹枝。
還有一點就是一旦間接的和佛門天庭扯上關系,無疑會對他接下來的謀劃十分不利,一個不甚便有可能會被算計。
若是像那些官二代,大唐皇朝文臣武將,香火品質提升不過百還好,他隨便指點指點,幫幫忙也就算償還了善果。
一旦香火提升的品質擴大,超過了一百引起質變,也就等于是將這份善果無限擴大,以他的本心來看,即便是離開都是會還上的。
雖然收徒改變命數,償還善果是最好的辦法,但若是將這些人才一網打盡,不說唐皇愿不愿意,單是對后世人族的影響變化,也不是周玄樂意看到的。
至于香火之力,為何只有官場之外的名人提升品質最大,周玄估摸著是因為有勢力背景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信仰,故而才不會提供太多的香火之力。
……
時間一到,文人墨客也都一一落坐,齊聚一堂,李白作為東道主坐于高臺首位之上。
隨著詩仙雅會開始,唐皇也來到了雅會,坐于高臺之上,與李白并列首位。
下首則是前來給他捧場的親朋好友,有酒店老板娘,也有釀酒老頭,不過更多的還是文人墨客。
每人一桌案,案上還有著筆墨紙硯,顯然是比賽之用。
“這次詩仙雅會以戰場詩為主評選詩魁,奪得詩魁便能獲得神龜賜福,成仙問道,入朝為官,皆都不是問題。”
李白身穿一身白色文人袍,意氣風發的站在高臺之上,看著臺下的眾多文人說道。
聲音不大,但卻是傳遍了在場的每一個角落,李白此話一出,頓時在場之人全都興奮了起來,紛紛起身鼓掌。
哪怕是唐皇,也都十分給面子的起身鼓掌,由此可見,成為周玄記名弟子之后,李白身份地位的提升之大。
周玄雖然沒有出現,暗中卻在一直關注著這場詩會,最關注的目標自然還是未來的詩圣杜甫,不過他也同樣注意到了面相奇特的詩鬼李賀。
“有意思,竟然連這位大唐皇族的詩鬼也來了,就是不知道他們誰才能奪得詩魁之位。”
周玄見狀,心中不由生出了一絲興趣。
因為人道皇朝出現的原因,歷史有了一絲改變,這些名人的出生時間,也都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詩鬼李賀也提前出生了不少年月,只比此時的杜甫小了三歲。
歷史上的杜甫,雖然比李賀更加出名,但那是因為李賀英年早逝的原因,而且杜甫又有些大器晚成的意思。
所以年輕的杜甫遇到年輕的李賀,誰輸誰贏,就連周玄也有些期待起來。
沒有任何意外,李賀和杜甫二人同時脫穎而出。
杜甫一首前出塞,率先脫穎而出,文壓群英。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詩中先是贊揚了武力用途,保家衛國,然后便是勸導武人應少動干戈,武力應用在正途,反應了以戰去戰,以強兵治侵略,不能以默武為能事的思想。
本以為杜甫會一詩奪魁,不料詩鬼李賀雁門太守行一出,即便是杜甫的這句詩也開始黯然失色。
詩出法隨,隨著李白念出,天地都黯然失色。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天邊出現黑云,給人一種城墻仿佛都要倒塌之感。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
響亮的軍號仿佛回蕩在在場眾人的耳朵邊上,半空之中凝聚出黑夜,將士鮮血凝成暗紫。
半卷……,霜重……。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隨著最后一句出現,唐皇頓時面色通紅,激動站起,大吼一聲:
“好!此詩當為戰場詩之首!”
不過這時的李白,卻是突然喝了一口酒,正雙眼微瞇,仿佛是領悟到了什么。
突然,一股強風皺起,他身上的氣勢為之一變,本就仙氣十足的氣質,變得更加縹緲。
“劍,來!”
李白話音落下,頓時整個長安城無數人的配劍紛紛不受控制的凌空飛起,萬劍齊立虛空。
“言出法隨!怎么可能,莫非這句詩中蘊含了規則之力?李白小子借此領悟了言出法隨神通?”
周玄見狀頓時激動了起來,伸手一召,紙張頓時飛向神廟。
“好,接下來評詩便不必了,此詩奪魁,諸位應該都沒有意見吧?”
李白只是看了一眼紙張,隨即便無奈的搖了搖頭,看向在場的眾人說道。
“咳咳,太白,你還是先把空中的這些劍收了,再宣布吧。”
賀知章看了一眼唐皇,隨即連忙尷尬的咳嗽一聲,提醒道。
“回鞘。”
李白聞言不由老臉一紅,連忙讓這些劍回鞘,他發誓,自己絕對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