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8.偏門題目,優勢在我!
- 輪回成真:神話竟是我自己
- 彩色星夢
- 2390字
- 2024-07-12 21:12:05
秀才科舉更加嚴格,也更加苛刻,考試所在的隔間格外狹小。
隔間就跟農村的茅坑一樣,長一米,寬度一米,轉個身都難。
隔間里面有一塊木板,考生走進去之后,把木板橫放在身前,卡在隔間的墻壁上,就可以開始考試做題了。
一間間隔間挨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一排排茅坑。
考試時候,考生想要上廁所,也不能離開隔間,在座位的底下有一個桶,專門用來排泄。
“好嚴苛的條件。”
周玄走入他的隔間,坐在位置上,把考試用的板子卡在身前,就此狹窄的地方再也沒有半點挪動的余地。
隔間太小了。
也沒有個門。
如果出大太陽的天氣,太陽直射臉頰,你還得防止汗水滴落在卷子上。
如果是下雨的天氣,你還得一邊考試,一邊保護卷子,防止卷子被雨水淋濕。
在隔間的對面不遠處,有一個三層高的閣樓。
這間隔間被稱之為明遠樓,監考老師坐在上面,可以把整個考場一覽無余,誰搞小動作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周圍還會有小吏來回巡邏,這種情況下想要作弊,無異于癡人說夢。
“分發考卷,開始考試!”
伴隨著一聲敲鑼聲,考試正式開始。
周玄拿到考卷,第一時間檢查考卷有沒有破損或者漏題,確認沒有問題后這才開始考試。
第一部分,四書五經。
考試的內容多半都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都是儒家圣人還有半圣的作品。
一般來說,把四書五經背完就問題不大。
周玄有些詫異的看著題目:
“這次的題目有點意思。”
“最主要的四書五經的內容并不多,題目大部分都是那些偏門大儒的著作內容,這些著作屬于儒家經典,但是不被列在四書五經之內。”
“都是偏門題目啊,背會四書五經也多半答不出題目,考生需要對整個儒家書籍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寫出這些偏門題目,讀書要多,涉及要廣,才能獲得一個好的分數。”
“這才是秀才考試而已,出題竟然這么刁鉆,這一屆考試怕是比之前的難度高了好幾倍!”
周玄已經已經有些幸災樂禍了。
四書五經的內容就特別多了,算下來有幾十本的書籍要背誦,而且內容復雜難以理解,很多人怕是連這些最重要的四書五經都背不出來,談何去讀其他大儒的書籍著作?談何去背四書五經之外的其他儒家書籍?
四書五經是正書,其他儒家經典就是課外書,正書都背不完,何況是課外書呢?
可以想象,很多考生看見第一部分的題目就可以罵娘了。
太難了啊!
有些心態差的考生,說不定心態崩掉也說不定!
“我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些日子早就把儒家各種書籍背得滾瓜爛熟,四書五經背完了,還有其余各種大儒的書也都看了個遍……”
“所謂偏門題目對于我來說,輕輕松松,簡簡單單!”
“題目越難越好,其他人答不出來,我可以答出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偏門題目,優勢在我!”
周玄露出笑容,奮筆疾書。
他輕輕松松就能解答出題目。
對于別人來說,絞盡腦汁,費勁千辛萬苦也寫不出來的偏門題目,對于周玄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答題速度很快很快。
如果讓別人知道周玄心里一直在吐槽“簡單,太簡單了。”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郁悶的吐血!
第一部分第一小節,多半都是詞句填空。
這部分輕松答完!
接下來是第一部分,第二節閱讀理解。
這部分題目需要考生引經據典來解答。
比如這一題:如何做善事?如何做惡事?
你以為是讓你回答怎么做善事怎么做惡事?
錯了!
這是要讓你利用儒家四書五經的內容,引用里面某位圣人或者半圣的話語,或者是引用先賢大儒的話語來回答!
每一題的回答都必須引經據典!
【如何做善事,如何做惡事】
“丘圣人答曰:盡做善事,勿做惡事。”
“孟半圣答曰:善事做盡,殺死惡事。”
然后還沒完,接下來還要對丘圣人還有孟半圣的這些話語進行閱讀理解還有各種分析,還原他們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的場景以及情緒,旁邊有什么人在,包括這句話是對誰說的,表達出了圣人什么情緒想法,以及他所教導的那人的情緒還有想法,對于其他人造成了什么影響,還有其他儒家大儒對于圣人說的這句話的解答分析。
這需要你對于歷史也有很深刻的了解,否則你根本不知道圣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來的這句話!
可以說,普通人看見“如何做善事,如何做惡事”這道簡單的題目,沒有看過四書五經還有儒家各種經典,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答題,無從下手!
看似簡單的題目,你所需要的解答答案,有時候卻要寫滿整整一張紙!
“太簡單了!”
這種題目,對于周玄來說自然不成問題。
讀書讀多了,引經據典,輕輕松松。
他擁有過目不忘,卻還要天天努力讀書,為的不就是能夠輕松寫出這種引經據典的題目嗎!
甚至來說,這種題目對于他來說,優勢很大。
引經據典結束之后,這道題目算是寫完了,他還有充足的時間,還可以再利用自己的話語對這道題目進行自我解答。
一般考生不敢這樣子做,時間不夠,水平不夠,這些考生寫不出好的理解!
如何做善事?如何做惡事?
呵呵,華夏歷史五千年,先輩們對于這句話早就有了更好的解釋。
周玄水平也不夠,但是華夏先輩水平夠了啊!
寫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對于善事惡事,劉備說出的這句話,一直都是最優解,流傳深遠。
華夏歷史上,這句話流傳千古!
周玄把前世學習過的寫題方式運用到這里,特地寫道:
“學生本來不懂這道題目的解答,但是通過圣人還有各種大儒的解答教誨,學生茅塞頓開,對于這個問題突然有了一點唐突的想法,這才有了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感悟,學生智慧低下,不知道這個感悟對不對,十分惶恐,只能寫下來讓各位大人考官查看,希望不要怪罪學生的突兀,我這種愚笨之人,還需要繼續學習教化……”
答題十分謙虛。
而且明確的寫出正是從圣人先賢們的話語中得出的感悟,贊同圣人的話語,在答案正確的情況下得出來屬于自己的感悟,這種答題方式,一般都會正確!
你說答案錯誤,豈不是說圣人們錯了?
所以多半會給高分!
主世界,周玄的政治成績很好,思想品德成績,閱讀理解成績都很好,靠的就是這種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也是一種藝術啊!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很快過去一天的時間。
到了晚上,周玄便在板子上睡覺,第二天繼續答題。
直到第二天下午,他才寫完第一部分題目!
題目太多了,十分耗費時間!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題目,考驗考生的創作能力,以及靈感能力。
作詩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