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上下一片慌亂的時候,一向沒個正形的朱厚照,現在卻突然嚴肅了起來。
此刻他正坐在慶陽府衙門的后堂之中,刷刷地手寫著一道道軍令。
“令!征西軍總兵張守岳,領一萬兵馬,即刻啟程,前往駐守寧夏鎮,不得出城作戰!違令者重罰!”
“令!征西軍副總兵嚴匡,領一萬兵法,即刻啟程,前往駐守榆林鎮,不得出城作戰!違令者重罰!”
“令!西寧衛游擊將軍王春、蘭州游擊將軍錢欒,各領本部兵馬,即刻啟程,前往靖虜衛馳援!”
“令!山西鎮副總兵曹芳、大同鎮參將馬國成,各領騎兵一千,三日后尾隨韃子部隊,不得出擊!”
“令!平涼府,鳳翔府,臨珧府……火速馳援慶陽!不得有誤!”
“令!慶陽府周遭及沿途各城鎮,堅壁清野,收攏百姓進城,不得有誤!”
…………
隨著朱厚照以征西將軍的名義將一道道命令發出。
邊鎮周圍的部隊全都開始調動了起來。
太子都已經下了明確的軍令,這下可不是猶豫的時候了。
朱厚照下完軍令之后,正拿著一份地圖仔細地觀看,王守仁卻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殿下!殿下!為何要將京營的部隊調往邊鎮?還帶走了所有的新式武器?”
朱厚照淡定地說道:“王監軍,本帥用兵自然有本帥的道理,你負責好慶陽府的后勤就行了。”
這話沒有安撫住王守仁,他反而更加焦急了。
“可殿……將軍。你把京營的精銳和新式武器全都調走了,如何保證您和慶陽府的安全啊?”
朱厚照神秘地一笑:“你不懂,我知道王監軍在軍事上也頗有研究,可是這種大兵團作戰,你現在還不明白。”
“不調走京營的精銳,這場仗是打不贏的。”
王守仁更疑惑了,精銳都沒了,還怎么打贏?
他還想繼續問,朱厚照已經沒耐心了,低頭繼續看起了地圖,朝門外揮了揮手。
“趕緊去忙你的事情去,現在是戰時,不可再隨意離開崗位。”
王守仁無奈,帶著一肚子的疑問走了。
……
幾日之后,蒙古人的部隊已經集結完畢,實際上有戰兵四萬多人,號稱鐵騎六萬,開始朝慶陽府攻來!
要不說還是蒙古人實在呢,四萬只詐稱六萬,要擱三國里,這怎么不得號稱個十萬大軍的。
慶陽府收到消息之后,整個城市全都驚慌了起來。
六萬韃子兵,那是多可怕的一股勢力。
他們的戰法不是像常規的那樣,攻城略地,步步為營。
這根本就是一群有軍制的強盜,走到哪兒就搶到哪兒。
四處亂竄之下,不知道會糟蹋多少地方!
而蒙古人收到寧夏鎮叛亂,還有大明太子在慶陽府的消息之后,士氣高昂,喊著活捉大明太子,得封萬戶的口號,個個如同瘋狗一般,朝邊境撲來。
首先,他們到達的地方,就是最邊上的寧夏鎮。
由于朱厚照提前部署的一萬精銳已經提前到達,城中的防備力量大大加強。
蒙古人一陣又一陣的試探性進攻之后,發現寧夏鎮叛亂之后,好像比過去還要難打。
于是再次掉轉了槍頭,去進攻榆林鎮。
最后發現榆林鎮也撼動不了一點。
此次蒙古部隊的領導者,鄂爾多斯部的首領,巴特爾·阿魯臺,也開始懵逼了,難道自己收到了錯誤的消息?
既然寧夏不像有叛亂的樣子,那大明的太子也未必會在慶陽府吧?那自己這一趟不是白來了?
可是現在好幾個部落的幾萬大軍都已經集結了,這么大的陣仗,難道要無功而返嗎?
那自己不是得被天下人笑話死,以后在蒙古部落里哪還有立足之地呢?
正當阿魯臺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的時候,就聽到手下前來報告,說大明的太子正在慶陽城頭激勵士氣,他們派出的好幾個探子都親眼看到了。
這下阿魯臺放心了,別管什么寧夏還是榆林了,只要自己打下了慶陽,那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于是他當即下令。
“全軍聽令!前往慶陽!”
阿魯臺部隊行動的時候,朱厚照也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
他是非常看重戰場情報的,因此都專門下令讓幾只部隊分別在不同的方向尾隨蒙古大軍,就是擔心他們從其他什么地方饒后。
于是他又再一次下令,命令手下的各路參將,領著慶陽府周圍已經從其他地方集結的兩萬士兵,前往迎敵!剩余的幾千人繼續守城。
這種操作可把王守仁和知府都嚇壞了。
慶陽知府雖然不是特別懂兵,可他也知道,拿兩萬拼湊起來的部隊,出城迎戰蒙古人集結的幾萬大軍。
那不是鐵輸的嗎?
“將軍!萬萬使不得啊!這兩萬部隊是我們現在僅有的部隊了,不能拿出去冒險啊!”
“這……這……萬一要是全都潰散了,慶陽府不就完了嗎?”
王守仁也在一旁勸道
“是啊!殿下!以弱對強,我們應當據城而守,等待支援才對啊!”
“這是在我大明境內,蒙古人又是勞師遠征,您又早就下令堅壁清野。我們只要據城而守,蒙古人肯定是耗不起的!”
無論他們說什么,朱厚照都只有一句話。
“執行命令吧!”
朱厚照也明白,軍隊的戰斗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體,從來不能簡單地看紙面。
不是說你有2萬部隊,就有2萬的戰斗力。
很多地方都會影響部隊的戰斗力,比如餉銀,比如武器盔甲,比如主帥,比如軍法,比如監軍,比如在哪作戰。
甚至可能連天氣陰了一點,導致士兵的心情不好,都有可能會影響戰斗力。
而現在這個時候緊急集結的部隊,朱厚照也沒法使用特別精細的練兵之法,來提升戰斗力。
他只能給出兩個最直接的辦法。
第一就是當場發錢。
還好之前抄了林家的家產,不然他還拿不出這么多現銀。
空口白話的承諾,和看得見摸得著的銀子,對士兵的激勵那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就是明正典刑,特別說明了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起碼你得讓士兵們認為努力打仗有好處,他們才肯盡力。
當然,他也不認為這樣的2萬部隊,就可以打敗蒙古人。
果不其然,軍隊派出去之后,從前方傳來了戰報。
這兩萬部隊對上蒙古騎兵的先頭部隊,不出意外地被打敗了。
好消息是知道太子在身后,再加上出征前都發了銀子,士氣還不算低落。
因此失敗之后大部隊并沒有徹底潰散,正在朝后方有序地撤退。
王守仁和知府知道這個消息之后全都急得團團轉,恨不得提著朱厚照的耳朵大聲說。
“我早就說過了吧!你這樣是不行的!”
可朱厚照非但沒有悔改之意,反而將馳援來的三千部隊,再次派了出去。
添兵戰法,對戰強大的敵人,那可是兵家大忌!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種戰斗方式,那就是葫蘆娃救爺爺,一個接一個地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