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姚終于把孫貴妃的病因病機搞清楚了,他在處方箋上寫下辯證:
『脾約;該患因前診過用汗法,大傷陰液,加之妊娠,胎兒奪母之血。陰液不足則腸燥津虧,發為本病,當以滋陰為主,通降為輔。
參考處方【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麻子仁丸】
因患處妊娠,仲景云: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
再云:妊娠勿傷氣動血,麻子仁丸原方之大黃,既有傷氣,又兼動血,故更為【清寧片】。
兩方合用,并加味如下:
麻子仁一兩;芍藥半兩;麩炒枳實二錢
清寧片一片;姜厚樸二錢;苦杏仁二錢;
當歸二錢;黃芩三錢;川芎三錢;
上諸位。共納煎之,去渣頓服,下利即止,務要慎記?!?
——————
在皇帝的敦促下,醫學科舉在二月初二這天正式開始,由于明代的『戶籍』規定,不得跨行。
為了讓于冕追隨蕭姚學醫,于謙便鼓動他的兒子參加這醫學科考。
當然了,這話不能由于謙自己說,董氏和他心意相通,這忽小孩的工作就交給她了。
“冕兒,你今年已經五歲了,你父親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能和私塾先生辯論了。
依我之見,你跟隨蕭先生學三年,待你八歲的時候,就去參加這醫考吧!”
于冕博聞強記,自然不在話下,對其母的要求自然應是。
然而,蕭姚的另一位徒弟,浪蕩王爺朱有爝就不是這么回事了。
由于他就在京城,醫考的地點自然直接定在了太醫院專門劃出的一個科考場地。
這會我們的爝王爺正對著面前的試卷發愁。
蕭姚接了圣旨,已經去了江南,為了防止這幫江湖郎中作弊,他干脆請于謙當這監考官。
————
只見朱有爝面前的卷子上,密密麻麻的幾十道題目,由于是第一年開這醫科考試,不知有多少人參加,所以這卷子印的份數不多。
后來卻發現,參加考試的人比預計的多了好幾倍。
吳訥聯合翰林院的人干脆長了個辦法,給考生單獨再發一張空白紙,當做答題紙,這試卷考試結束直接上交。
這樣就可以反復使用。
這要是在二十一世紀,吳老爺子可以評個低碳小標兵……老標兵。
這試卷上的第一道題,就把朱有爝難住了
『請選出名方【逍遙散】中所用的【姜】是哪種:
甲:炮姜
乙:干姜
丙:鮮姜
丁:煨生姜』
可惜了,這個題若是讓蘇七葉來選,她一下子就能選出來,因為她就給蕭姚炮制過這玩意兒!
可是咱們的爝王爺沒干過這事兒啊,他雖說一心想跟著蕭姚學醫,但是畢竟沒有基礎。
還背方子?要是背八魁樓的姑娘姓名,那他絕對倒背如流!
他這道題不會,尋思下一題總會吧,只見下一題寫道:
『請論述,【逍遙散】里為何用這種【姜】
甲:溫中散寒
乙:溫中止嘔
丙:調中解郁
丁:溫經止血』
朱有爝一看,不會,再看下一道!
『第一題中提到的這種【姜】的炮制方法為?
甲:鮮品切片
乙:鮮品切片曬干
丙:鮮品切片曬干炒碳
丁:鮮品面皮包裹碳炙』
尼瑪!朱有爝人要暈了,這么缺德的題是誰出的??!
這不就等于,只要第一題不會,后面全是零蛋!
在場的諸多考生,也是第一次見這種新奇的考試方法,朱有爝尋思瞧一瞧旁邊人的考卷,結果他驚奇的發現。
對方的第一題居然跟自己的,
不!一!樣!
他想了想,這么缺德的注意,只有自己師父蕭姚才能想得出來!
這題八成就是出自蕭姚之手!
蕭姚要是在這知道他這個好徒兒這么想的??隙ㄐ牡?
不是八成,十成十都是你師父我出的!
后面一大堆的選擇題,都是這種套題的模式,只要第一題答不上來,后面就只能靠蒙。
算了,朱有爝心道,還是看看遠方的論述題吧。
他萬萬沒想到啊,這后面的論述題也分三個小題。
第一道論述題:
『請默寫炙甘草湯的原方,要求包含條文、配伍。』
這他朱有爝哪知道啊,趕緊看下一題,只見下一題寫道:
『請寫出炙甘草湯的君藥』
朱有爝心道炙甘草湯?那君藥肯定是炙甘草??!這還用問嗎!
他毫不遲疑的在卷子上寫下了第一個答案!
炙甘草!
好!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了!下一題!
『請寫出炙甘草湯中用量最大的藥,并寫出該藥與阿膠的比例?!?
朱有爝心道,這還用說?都叫炙甘草湯了,用量最大的肯定是炙甘草啊!這不是送分題?
至于比例,這個他還真不知道,寫個炙甘草??偟媒o他一半的分兒吧!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論述題一共寫了倆答案,全是零分。
前面的選擇題連蒙帶猜,對了七八個。
最后放榜,滿分一百分的卷子,我們的爝王爺就得了二十幾分。
蕭姚看見能氣死!
——————
至于我們的主人公蕭姚。這會正和蘇七葉,御藥房首席藥工老彭,錦衣衛特派旗總旗石亨一塊走在前往江南的路上。
什么,你們問于謙為啥沒按照原計劃去?
于謙說等監考完了就去!
————
京城的劇情告一段落,接下來會開始一個叫《鈴醫游方記》的劇情。
里面以蕭姚的故事劇情,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零散的記錄了我這些年在多個城市坐堂行醫的經歷。
有不少讀者反應我寫的朝堂斗爭比較兒戲,在這里向各位讀者道歉。
本筆力有限,寫文主要是為了科普,希望大家能獲取一些中醫知識,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以后我可能盡量減少對朝堂的描寫。揚長避短嘛。
在這里問一問各位讀者,你們喜不喜歡看那種云游四海,到處行醫的劇情,如果喜歡的話,就從這個角度入手去寫吧!
朝堂斗爭確實非我所長,所謂獻丑不如藏拙,勞煩諸位給點建議!
覺得學到點東西的朋友,我厚著臉皮求點票票吧,哈哈!
群里經常會講些中醫知識,喜歡的朋友可以進來聊天,目前大概有十幾個人。
群號在簡介和聲明里都有
71833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