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式造紙術
- 功德成圣,我在高武建設現代化!
- 在早上說晚安
- 2122字
- 2024-05-10 18:31:48
正午,將盧姓的歷史脈絡講的差不多,雖然村民們都還有些不太明白,但卻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們“盧”姓追溯到幾千年前,可是非常厲害的。
一種不明覺厲的自豪感在他們心中產生。
此刻,所有人都沒有離席。
“信,仁義禮智信,這五種美德說來太過麻煩,因此,我們今天先不說具體含義。”
“單說“信”,除了用來形容人,還是可以說是傳遞訊息的信件。”
“信件,最重要的就是紙。”
“而我手中這本書,記載了一種新的造紙術。”
“咱們村用紙很少,而且都很差。”
“這種新造紙術不僅可以幫我們改善生活,還可以拿出去賣錢。”
“我去北原城紙鋪看過,一張巴掌大的好紙就得兩三枚銅幣。”
“倘若我們能造出更好的紙…”宋無慮掃視周圍,沒有再說話。
“今天課就到這了,如果有興趣,午后到水井邊,我將現場演示造紙。”
“等等…狗娃…等等…你先說清楚…”
“下午再說,散了散了。”擺了擺手,宋無慮邁步離開。
講了一上午課,他早就口干舌燥了。
等回到家,宋無慮沒休息多久,又趕忙到井邊查看制作紙漿。
這紙漿他已經準備了好幾天,從材料采集,但蒸煮,制漿他都擺弄了好幾次。
此刻,盧信,盧義,盧虎,盧雄都在這里忙碌著。
“叔伯,你們先回去歇會兒吧,下午可能就忙了。”
“沒事,狗娃,要真能做成你那個“造紙廠”,咱們大盧鄉可真發財了。”
“發財倒不至于。”宋無慮搖了搖頭。
“咱們保不住造紙的工藝,用不了半年,咱們村的造紙術就會被普及。”
“啊?”幾人有些驚訝。
“那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白了眾人一眼,宋無慮沒好氣道:“他們造紙,咱們就織布,步步領先其他地方,不就有錢了。”
“奧。”四人點了點頭。
他們根本沒聽明白。
而宋無慮早就想好大盧鄉的發展之路。
首先,大盧鄉必須是財富與道德水平齊頭并進,否則很可能惹到不該惹的人,導致全村人遭殃。
也因此,宋無慮才會先造紙。
有了紙,才能傳播文明,獲得更多知識,讓村民從根子上發生改變。
其次,便是不斷開設“工廠”,并將技術傳播到其他地方。
只要大盧鄉一直是最“先進”的,并慷慨的向外分享技術,那這個大盧鄉就沒幾個人敢動。
愿意分享賺錢技術的大盧鄉,就像是一個樂善好施的老員外。
誰來了都能拿到“錢(技術)”,這么一個大善人,誰會去招惹呢?
當然,這“大善人”也是好欺負的,因此,大盧鄉發展的同時必須與其他勢力打好關系。
由此產生巨大的“人脈”,使的大盧鄉達到“刺猬”的境界。
即,沒什么“肉”(利益),肚子軟(內部沒有戰斗力),但一身刺(外部有人脈)。
要想在古代活的長,并治好眼睛,宋無慮現在只能走發展這條路。
而當前他深思熟慮選擇的發展之路,絕對是最安全的。
之后,在這短暫的農閑時刻,大盧鄉的村民們都很是忙碌。
為了賺錢,他們都很積極。
而宋無慮上午依舊會“授課”半個時辰,潛移默化地改變眾人的價值觀。
只不過現在授課的地點改在了新建的“造紙廠”門口。
此后,這種“企業文化”便一直延續了下去。
半月時間一晃而過,造紙廠的運營漸漸步入正軌,并積壓了上千張紙。
“狗娃,咱們村就你聰明,這進城賣紙…你看…”
傍晚,自家門口處,宋無慮站在門外,看到老族長猶豫的模樣,一臉無奈地嘆了口氣。
“明天,我明天去看看,行了吧。”
“好好,狗娃,我保證不讓你白干,等到年底,我就推舉你做新族長。”
“啥?!”宋無慮有些驚詫,而后趕忙拒絕。
“不行不行,我是外姓人,而且我也不打算做族長。”
“為啥?”老族長眉頭微皺,眼神疑惑地望著宋無慮。
“不為啥,你看我忙的,哪有空招呼村里人?”
“忙?”瞟了眼屋內掃地的盧小花,老族長一臉茫然。
“你哪兒忙了?家里有媳婦照顧著,地里農活也有人幫忙。”
“嗯…編寫教材很費事的。”宋無慮一臉認真道。
“是嗎?”
“是。”
“那好吧,這事以后再說。”
等老族長走后,宋無慮猛地舒了一口氣。
現在家里有盧小花照顧著,他平時想躺平就躺平,想上網沖浪就上網沖浪,別提多舒服了,干嘛還要做族長?
經過這些天的了解,他發現方舟的搜索功能里不僅有各類知識,還有藍星的“歷史遺留”。
譬如影視劇,歷史文獻之類的東西,隨手都可以查詢到。
這接近兩千年的“歷史遺留”,足夠宋無慮刷一輩子不帶重樣的了。
至于所謂的“教案”,現在村民的文化素養提高了一些,可以直接搜索教案模板,根本不用再一點一點摘抄。
進了屋,宋無慮攬住盧小花的細腰,在她微紅的羞澀表情中,詢問道:“明天想不想進城?”
“我可以去嗎?”盧小花眼神驚喜。
“辦個事而已,用不了多久,不過咱們沒什么錢…”
“我要去,嘿嘿…”盧小花傻笑著。
經過這么多天的接觸,宋無慮發現,他跟需要一個老婆。
而盧小花正好適合。
她賢惠,老實,相貌也是上佳,并且“宅”,身家清白。
這些優點正好都是宋無慮需要的。
“明天我穿新衣服去吧?”一想到進城,她就想到了她的那件新衣服。
“好,不過咱們今晚得跟大娘說一聲。”
兩人收拾一下,迎著夕陽,沿著田埂走向村莊。
路兩旁,剛從“造紙廠”出來的村民們正說說笑笑著,看到他們二人,都湊過去調侃起來。
“狗娃,你倆啥時候準備要孩子啊?”
“你亂說什么呢,他們得先成婚,辦個大大的婚宴才行,人生三大喜,洞房花燭夜可不能少。”
“對,這禮節可不能少。”
這幾個人在這炫耀“學習成果”的同時,盧小花的臉色一下子紅透了。
而宋無慮則在思索,是否真要按照“禮”來置辦婚禮。
他所教授的“禮”,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這個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