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徐福?徐庶!
書名: 東漢末年?不,是蒸汽元年!作者名: 少放點糖本章字數: 2110字更新時間: 2024-05-24 23:47:44
劉辯即已道歉,宋茗也不再糾結,三人當即去尋那被救之人。
“多謝小姐相救,但不知小姐名姓,日后若有機會,在下定當回報!”
說話之人雙手抱拳,面色稍黑,眉清目秀,看著倒的確不像是壞人。
“在下宋茗,自那日后還未曾與大哥交談,還不知大哥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劉辯一笑,宋茗確有個性,像個江湖兒女,自稱之時并不稱妾身。
“在下徐福,潁川人士。”
“我觀徐大哥不像是兇惡之徒,何以被官兵追逐?”
那喚作徐福的少年皺眉,神色猶豫。
“徐大哥可是有難言之隱?”
那少年想了片刻,而后正色道:“倒不是我特意要瞞小姐,實在是我確實有案在身,怕是到時會給小姐添麻煩。”
“徐大哥不妨說來聽聽,我看徐大哥也不像是壞人。當今天子無道,那狗皇帝不知做些什么,把這天下治成如此模樣,未必是你徐大哥的錯。”
宋茗年歲不大,平日里又多愛習武,也沒人和她說什么朝局形勢,故此評價此事之時如孩童一般頗為幼稚。
劉辯在旁無辜躺槍,那劉協剛當皇帝不久,宋茗都未必知道皇帝換人,此時她所罵之皇帝多半還是自己這個少帝。
這么個富家小姐哪知朝政詭譎,他穿越以來可謂是費勁心思,如今也就是勉強活下來而已,倘若還是之前那個少帝估計命都沒了。
權臣在朝,新帝哪有施展拳腳之處。
不過這些自是不必說與宋茗聽,劉辯只是在旁一笑。
那老仆在一旁緊張至極,此時也顧不得上下尊卑,搖頭探視左右,而后急忙喝道,“小姐慎言!”
“既然宋小姐想知道,那我便不瞞了,在下本就是戴罪之身,若不是小姐仗義相助,只怕是要死在城外了。”
既是下定決心,那徐福便一五一十的說明了原委,“在下有一至交好友,為人良善,平素靠販履為生,上月閉市回家之時竟為賊人所害。為替我那兄弟報仇,我手刃了五個賊人,故此被官兵盯上!”
宋茗不解,“殺賊人,殺的好,徐大哥殺賊人,那便是好人,為何好人殺賊還要被官兵盯上?”
“此事我已也探聽了一二,那賊人有本城楊氏扶持,而那楊氏一族有數人在郡中皆有官身。我殺了他們的人,自然便是與官兵結了仇。”徐福頗有些無奈。
宋茗狠狠地剜了一眼劉辯,仿佛在說這便是你認為的“良善”官兵。
劉辯不理會宋茗的小表情,心想不會那么巧吧,對那徐福發問,“那楊氏是做什么的?”
宋茗畢竟是本地人,不待徐福說話,她便搶先回答,“那楊氏乃是本地大族,光族人便有四五百,家中有人經商,有人做官,本縣約二成的地都歸楊家。”
“這么多?”劉辯皺眉。
“宋小姐所說情況與在下了解相差不多,那楊家不能說在本城只手遮天,但也能遮小半邊天了。”
劉辯暗叫苦,不愧是王朝末期,此時土地兼并幾乎達到極致,自己若是敢動土地,那幾乎便是等同于與天下所有的“楊家”為敵。
只一個楊家便占了此縣二成土地,本縣其他家族又占了幾何?剩到小門小戶手上的還能有多少?
“那楊氏一族經商不會是做的鹽鐵生意吧?”
宋茗瞪大眼睛,“你怎會知道?你不是外地來的嗎?”
“我猜的。”劉辯神秘一笑,宋茗撇嘴。
“我再猜,今日劫殺我們的人多半和這位徐兄弟的仇人是同一伙賊人。”
“不會這么巧吧。”宋茗明顯不信。
“徐兄弟,你若是沒有別的去處,暫時也不用走了,正好你得罪的人也和宋家不對付。”
宋茗不愿意了,“怎么說話?我宋家本分做生意,怎么會得罪楊家和山賊。”
“近一二日便出結果了,等著便是。”劉辯也不分辯,畢竟辯了也潘扯不清,不如坐等宋清調查結果。
“那在下便再叨擾兩日,等出了結果便走。在下還需為好友報仇。”
劉辯掃了一眼這徐福,此人重情重義,決心幫他一把。
“徐福之名已被通緝,兄臺連殺五名賊人多半也被對方防備,不如改換姓名和面貌,屆時也好方便行事。”
徐福笑道,“小兄弟,言之有理,我本庶民,少時求學也曾立下宏愿,愿為千萬庶民而學,今日改名,我便取一個庶字吧。”
劉辯被其志所驚,為萬千生民而學,志向高遠,不禁嘆道,“兄臺好志向,庶,徐庶,徐庶,你竟是徐庶!”
念至后半句,喃喃重復兩遍,劉辯終于回過味來,當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自己正愁無處去尋此人,結果竟是在宋家與其相遇。
“哈哈哈,當真是因緣際會,緣分一詞,當真是妙。”
徐庶被劉辯反應一驚,“徐庶這名字怎么了?小兄弟是否覺得不妥?”
“妥,非常妥!我早已聽聞徐元直有才名,乃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前一直想尋卻未曾得見,今日與君相見,實在相見恨晚!”
劉辯并未表明身份,此前剛被宋茗莫名其妙罵了一句狗皇帝。若是此時再表明身份,那可太尷尬了,何況此處還有個外人老仆。
徐庶倒也豁達,“這位兄弟繆贊,我看小兄弟也絕非凡人,我二人既已相熟,那便不必互謙。”
劉辯忽的想起,這徐庶似乎與自己印象中不同,竟能一己之力擊殺五人。
“兄臺,少時學的是文還是武?”
徐庶一笑,“年少無知,好游俠,學的是劍。只可惜,學劍只是一人之勇,不能改變這天下現狀。待此間事了,日后當棄武從文。”
“兄臺極具天分,想必日后從文亦能成就不小。”
徐庶雖然現在并未顯名于當世,但早已名揚于他所在的后世。
“謝小兄弟吉言,只可惜我那幾位至交為救我而死,此番為其報仇,還不知是否能全身而退。”
“小弟不才,愿助兄臺一臂之力。”劉辯直接表態。
徐庶此人重情重義,若是在此事幫了徐庶,日后自己再亮明身份,以前天子身份收服徐庶指日可待。
何況還可順便交好宋家,再得了宋茗,此謂一石三鳥、一鍋三出之計!
此次荊州之行多半是可以收獲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