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到家,往沙發上一攤,然后悠閑地打開手機刷短視頻。
直到母親在廚房忙碌的差不多,喊父親吃飯,父親才慢慢悠悠起身走進廚房。
飯畢,母親收拾碗筷,我搶著洗碗刷鍋。父親又躺著床上刷短視頻。
等我洗完碗,見母親已經在拖地了,我急忙奪過拖把,一邊拖地一邊問母親:“早上起床我隱約聽到你在拖地了,怎么晚上還拖?”
“這一整天人走來走去,窗子也開著,有灰塵進來,到晚上地又臟了。”
“父親怎么不打掃?”
母親嘆口氣:“男人都懶,不干活!”
晚上,我同母親睡覺,母親講起了她年輕時的故事。
母親家境不好,中學沒畢業就因為交不起學費輟學了,之后到處打工,經人介紹認識了父親。
父親家境一般,自幼不愛學習,家里靠賣糧油生存。
母親因父親能給她提供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而與父親結婚。
剛結婚時,父親確實對母親不錯。家務活兒主動包攬,力氣活兒舍不得母親做。
轉折點是姑姑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她看到父親居然在親手洗衣,特意提高嗓門兒:“男人的手是用來賺錢的,怎么能洗衣服!一個大男人干女人的活兒是怎么回事?!”
父親好面子,之后在家務方面就不怎么勤快了。
爺爺來我家看見父親干活兒,也把父親數落了一頓,聲稱干家務是女人的事,男人怎么能做家務。
從此,父親再也沒干過活兒,母親怎么說都沒用。
就連剁肉或刮魚鱗這種體力活兒,父親也不碰,他只負責把肉或魚肉買回來。如果母親沒有剁好肉或刮好魚鱗,父親就開始指責、破口大罵。
爺爺一家人都認為媳婦是外人,父親也順從自己家人,把母親排外。
不僅如此,重男輕女的思想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姑姑為了生男孩,一連生了三胎,都是女孩,姑姑就將最小的女孩直接從高山上扔下去,摔死了。
后來她抱養了一個男孩,每天像寶貝疙瘩一樣捧著,自己的兩個親生女兒卻饑一頓飽一頓。
在我三歲時,父母工作繁忙,將我丟給爺爺照看,母親擔心我不吃飯餓著,特意買了幾大袋零食,但這些零食都被爺爺藏起來了,他說,女娃不配吃這么好的東西。
我因為吃了不好的東西引發了高燒,躺著爬不起來,爺爺卻笑著說:“這娃好帶,不吵不鬧,自己安靜的睡覺。”
等父母發現我是高燒不退時,我已經暈厥了。
此后,我討厭爺爺一家人。既然爺爺這么喜歡男的,他為什么娶女的?姑姑自己就是女的,還厭女,那她怎么不討厭自己?
母親每次跟我抱怨父親、抱怨爺爺一家人的時候,我都很直白的告訴她,不如離婚吧。
母親卻搖搖頭,她已經在一起大半輩子了,撐一撐就過去了。
而我卻知道,母親是因為離開父親,自己沒有收入來源也沒有掙錢養活自己的能力了。
年輕時,父親確實給母親提供了一個好工作,可是隨著時代快速發展,那個單位沒幾年就破產了。
表姐小學都沒念完,找不到工作,父親四處奔波,用盡人脈,請人吃飯,并且自掏五千塊給某小學,才讓表姐當了小學音樂老師,工作穩定。
可母親當時只需要三千塊就能調到更好的崗位上去,而且不用面臨下崗失業的風險。
母親的下崗工資也被父親奪走。父親認為當初是他給母親找的工作,他理應得到這筆錢。而母親沒有深究,她相信父親,認為一家人不該算的那么清楚。
直到父親在母親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家里的錢四處借給別人,并且允許別人可以想還就還,不還就不還時,她才真正認識到了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心里到底有沒有這個家!
但,一切都晚了。
母親說,如果人生能重來,她一定不會嫁給父親。
我想,如果能選擇,我也不想出生。